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春

作品数:8 被引量:45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诗歌
  • 5篇唐诗
  • 4篇道教
  • 4篇儒家
  • 3篇佛教
  • 3篇初唐
  • 3篇初唐诗
  • 3篇初唐诗歌
  • 2篇私人领域
  • 2篇公共
  • 2篇公共领域
  • 1篇大众
  • 1篇大众文化
  • 1篇当代审美
  • 1篇道家
  • 1篇信仰
  • 1篇艺术
  • 1篇意识形态
  • 1篇审美
  • 1篇审美话语

机构

  • 7篇山东大学

作者

  • 7篇李红春
  • 3篇陈炎

传媒

  • 1篇求是学刊
  • 1篇北方论丛
  • 1篇齐鲁学刊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儒、释、道对中唐诗歌的影响被引量:2
2002年
在儒、释、道三教发生裂变的中唐时代 ,中唐诗歌在美学面貌上表现得异常丰富、复杂。此时的诗人在较为自觉的审美理想的指导下 ,逐渐形成了相对明晰的美学流派。在众多的流派之中 ,择其大端可分为以元稹和白居易为代表的“浅切派”、以韩愈和孟郊为代表的“险怪派”、以刘长卿和韦应物为代表的“隐逸派”等三支。从文化资源上看 ,这三种美学倾向显然分别与儒、释。
李红春陈炎
关键词:儒家道教佛教中唐诗歌美学倾向
儒、释、道对晚唐诗歌的影响被引量:2
2003年
 在儒、释、道三家彼此渗透、重新整合的晚唐时代,一种长于抒情、偏于写意、善于表现、贵于朦胧的新的审美理想———优美在此时形成。这一新的审美理想在诗歌创作中通过"不光是咏史的怀古诗"、"不仅是言志的无题诗"和"不限于男女的爱情诗"等大量的作品得以具体展现。正是从晚唐开始,诗歌艺术由壮美、崇高的外在开拓,重新回到了优美、和谐的内心志趣,并开始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审美之旅。
李红春陈炎
关键词:儒家道教佛教晚唐诗歌
自由空间与审美话语——私人领域视角下的当代审美文化研究
该文以'私人领域'为理论视角来反思当代审美文化(从1949年至今),力图在新的维度上揭示当代审美文化的现实根源、发展源流、本质属性、价值功能及其与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复杂关系.私人领域是一个与公共领域尤其是与国家权力相对应...
李红春
关键词:审美文化私人领域公共领域
文献传递
初唐诗人的宗教信仰及其诗歌艺术
2003年
诗人宗教信仰的自由状况对艺术创造的审美价值有十分直接的影响。就初唐诗人来看,他们在宗教信仰方式上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由受家族文化传统影响为主,到受政治利益引导为主;由封闭的、不自由的被动接受为主,到自由的、开放的主动追求为主这样一个历史性转变。其间,士、庶力量的对比转换构成了这一转变的内在动因。随之而来的则是主体人格的觉醒,并因此促成宗教哲学观念的内在化、心灵化,为诗歌艺术在初唐的全面更新奠定了健康的精神内蕴。
李红春
关键词:初唐诗歌宗教信仰家族文化道教
儒、释、道影响下的初唐诗歌
该文力图从诗人所的信奉的宗教哲学理念与其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入手,对初唐诗坛在百年间的变革做出新的阐释.首先,文章从外部环境入手揭示了儒、释、道三家在初唐时期既矛盾冲突又独立发展的两大特色,及其对初唐诗风的深刻影响.其次,...
李红春
关键词:初唐诗歌儒家道教佛教
文献传递
当代中国私人领域的拓展与大众文化的崛起被引量:35
2002年
私人领域是与公共领域尤其是与国家权力机关相对应的一个范畴 ,其本质特征在于私人活动的独立性、自由性与自律性 ,处于国家行政权力的控制之外。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经济的确立与社会结构的转型 ,为私人领域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私人领域的不断扩大必然吁求特定的文化表现形式 ,以填补这一空白地带 ,这就使得大众文化迅速崛起 ,并成为私人领域准意识形态的代言人。
李红春
关键词:私人领域公共领域大众文化市场经济
儒、释、道对初唐诗歌的影响被引量:2
2001年
在儒、释、道三教并行发展,并逐渐形成鼎足之势的初唐时代,道家的自然旨趣通过王绩而实现着“从脂粉绮罗走向荆钗布裙”的努力,佛教的民间传播通过王梵志等人实现着“从帝王将相走向凡夫俗子”的发展,儒家的社会理想通过“四杰”和陈子昂等人实现着“从宫廷台阁走向江山朔漠”的开拓。所有这一切,都使得初唐诗歌渐渐摆脱了六朝宫体的遗风余绪,而开启了万象更新的唐诗气象。
陈炎李红春
关键词:儒家道家佛家初唐诗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