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娜
- 作品数:56 被引量:344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胸腺瘤术后调强放射治疗和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剂量学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研究在胸腺瘤术后放射治疗中分别采取调强放射治疗(IMRT)技术和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技术的剂量学特点,并进一步指导胸腺瘤的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10例行放射治疗的胸腺瘤术后的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38-63岁。中位年龄56岁。分别在治疗计划系统(TPS)上勾画大体肿瘤靶区(GTV)、临床肿瘤靶区(CTV)和计划肿瘤靶区(P11V)。术后胸腺瘤放射治疗处方剂量为5000cGy,分别采取IMRT和VMAT技术设计治疗计划,由TPS得到正常组织、危及器官的受累剂量和靶区与处方剂量分布的一致性,并列表比较。结果IMRT的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分别为0.78和1.11,VMAT计划的CI和HI为O.87和1.07。VMAT相比较IMRT在靶区剂量的适形性和不均匀性均稍优于IMRT(P=0.012,P=0.047)。在并型器官如肺组织的低剂量体积(V5、V10)上,VMAT比IMRT对肺组织产生更大的损伤,分别为69.26%和64.68%(P〈0.05)、47.52%和44.93%(P〈0.05)。对于脊髓的最大剂量.VMAT为20.51Gy,IMRT为31.66Gy;心脏的V40和V50,VMAT和IMRT相应的值为10.64%和15.08%、4.39%和8.15%;食管的最大剂量,VMAT和IMRT相应的值为38.67Gv和44-30Gy。可以看出VMAT在保护正常器官方面均优于IMRT。结论对于肿瘤靶区偏中心、体积较小、压迫正常肺组织较小的患者,采取IMRT的治疗方式可以更好地保护正常和危及器官:但是对于肿瘤靶区体积较大、中心型、压迫正常肺组织较大的患者,采取照射范围较大的VMAT更加有优势。
- 刘路杨瑞杰李金娜姜伟娟江萍孟娜王俊杰
- 关键词:胸腺瘤剂量学
- 超声引导^125I粒子治疗前列腺癌引起的直肠并发症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经会阴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的直肠并发症。方法80例前列腺癌患者实施经会阴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其中68例单纯粒子植入治疗,12例行粒子治疗联合外放疗。单纯^125I粒子治疗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为140~160Gy,联合组^125I粒子植入MPD为90~110Gy。联合组外照射剂量为40~50Gy/4~5周,20Gy/次,5次/周,4野照射,粒子植入后4周进行。根据术中计划,利用Mick枪后退式植入粒子,活度为0.35~0.50mCi,中位植入粒子65颗(平均19~100颗)。术后1个月行盆腔CT扫描,进行质量验证。结果68例单纯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后直肠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3%、4.4%、2.9%和1.5%,而12例^125I粒子植入治疗和联合外放疗直肠副反应Ⅰ级和Ⅱ级发生率分别为10%和10%,没有Ⅲ级以上直肠副反应。直肠反应出现中位时间12月(1~16个月)。结论超声引导经会阴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直肠并发症发生率可以接受,需要进一步明确直肠剂量与发生副反应的关系。
- 王俊杰黄毅冉维强李金娜姜伟娟刘江平姜玉良田素青江萍
- 关键词:前列腺癌经直肠超声
- ^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人喉癌细胞系Hep-2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人喉癌细胞Hep-2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X射线单次高剂量率照射组(SDR组)、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组(125I-CLDR组)。克隆形成实验检测Hep-2细胞在两种照射方式下的放射敏感性,并计算125I-CLDR的相对生物学效应。锥虫蓝染色计数两种照射方式下Hep-2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总γ-H2AX的表达水平。结果 Hep-2细胞对125I-CLDR的放射敏感性高于SDR,125I-CLDR相对生物学效应约为1.61,且α/β比值高于SDR。SDR和125I-CLDR均能抑制Hep-2细胞增殖(t=30.9、40.7,P〈0.05),且后者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t=9.8,P〈0.05)。125I-CLDR诱导细胞凋亡和G2/M期细胞阻滞的效应强于SDR(t=5.8、19.8, P〈0.05)。结论 125I-CLDR对Hep-2细胞的抑制作用高于SDR,主要机制是降低Hep-2细胞的DNA损伤修复能力,促进细胞死亡;诱导细胞凋亡和G2/M期阻滞,抑制细胞再增殖。
- 姜玉良刘敬佳李金娜王皓曲昂赵勇王俊杰
- 关键词:DNA损伤修复细胞凋亡G2M期阻滞
-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
- 目的:探讨超声或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技术可行性和近期疗效.
方法:40例头颈部癌和转移癌患者.4例采用全身麻醉,36例采用局部麻醉.4例在CT引导下行125I粒子植入术,36例...
- 王俊杰冉维强袁惠书姜玉良刘江平李金娜姜伟娟
- 关键词:头颈部癌粒子植入CT引导淋巴结转移
- 文献传递
- 放射性^(125)I粒子平面永久插植布源剂量分布研究被引量:22
- 2005年
- 目的利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创建125I粒子平面植入条件下剂量分布特征与等剂量分布曲线。方法利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创建125I粒子三角形分布、正方形分布、六边形分布、十二边形分布时剂量特征,求出1 000、3 000、6 000、9 000、12 000、15 000和20 000 cGy剂量分布曲线。计算距离平面插植中心点距离0、0.5、1.0、1.5、2.0、2.5、3.0和4.0cm处剂量分布。结果利用三维粒子治疗计划系统可以模拟出平面插值条件下等剂量曲线分布。在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条件下,粒子距离中心超出2.0 cm、2.5 cm、3.0 cm、4.0 cm时,中心剂量低于10 Gy,需要增加粒子,提高中心剂量。结论利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可以模拟平面条件下不同几何形状125I粒子种植分布的等剂量曲线分布,求出距离中心点不同部位的剂量,对临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 王俊杰田素青李金娜刘江平姜伟娟
- 放射性^(103)Pd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放射性103Pd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副反应。方法超声或CT引导下103Pd粒子植入。3例硬膜外麻醉,17例局部麻醉。中位肿瘤周边剂量为122.84Gy(97.31~182.78Gy)。103Pd粒子活度为1.4~1.8mCi。原发肿瘤边缘植入靶区外放1cm,转移瘤边界以影像学为准。根据治疗计划实施粒子针插植,利用Mick植入器后退式植入粒子。6例术后3~4周加用外放疗,剂量45~50Gy,每次2Gy。术后行CT扫描,进行质量评估。术后24~48h拍X线片,观察是否粒子发生移位。结果20例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5例肿瘤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2例稳定,1例前列腺癌术后PSA明显下降;局部控制率90%(18/20)。20例随访2~25个月,中位时间11个月,2例术后0.5、1年失访,12例死亡,6例生存。结论103Pd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有较高的肿瘤局部控制率以及较高的安全性。
- 姜玉良王俊杰甄鹏田素青刘江平李金娜姜伟娟
- 关键词:粒子植入实体瘤
-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或联合放化疗治疗复发直肠癌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探讨超声或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复发直肠癌的技术可行性、近期疗效和副反应。方法15例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女4例,男11例。硬膜外麻醉,2例经阴道超声引导,13例CT引导,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90~110Gy,每颗粒子活度为0.50~0.70mCi,植入33~70颗。术后24~48h拍胸、盆腔X线片了解粒子是否发生移位。术后6例加三维适形放疗,4~6野/次,200~300cGy/次,5次/周,总剂量为4500~5000cGy,间隔4周。2例粒子治疗后加草酸铂、5-氟尿嘧啶和四氢叶酸化疗1个周期,随访3~15个月,根据CT扫描结果判断肿瘤大小。结果术后平均7天疼痛缓解,其中12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无变化,有效率93%(14/15)。9例肿瘤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4例局部进展,局部控制率73%(11/15)。2例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死于肺转移。1例1颗粒子移位至盆壁,随访12个月无症状。无治疗相关并发症和副作用发生。结论经超声或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直肠癌具有安全、微创、并发症发生率低和疗效肯定等优势,粒子治疗后应配合外放疗和全身化疗,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
- 王俊杰袁惠书刘江平姜伟娟李金娜姜玉良田素青
- 关键词:复发直肠癌
- CT引导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复发直肠癌近期疗效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复发直肠癌的技术可行性、近期疗效和副反应。方法23例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其中3例行2 次粒子植入。20例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3例局部麻醉。2...
- 王俊杰袁惠书刘江平姜伟娟李金娜姜玉良田素青
- 关键词:SEEDRECURRENCERECTUM
- 文献传递
- 西妥昔单抗联合照射对结直肠癌CL187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探讨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西妥昔单抗(C225)联合外照射对结直肠癌CL187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并探讨相关分子机制。方法结直肠癌CL187细胞分单纯照射组和C225处理的联合照射组,受6MVX射线照射0、4和8Gy后24和48h,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吸光度(A)值,比较两组细胞死亡率的差异。利用克隆形成实验比较两组细胞增殖能力的差异。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两组细胞DNA—PKcs、Ku70和Ku80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联合照射组较单纯照射组死亡细胞比例增加(t=-6.14、-6.53,P〈0.05),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下降。C225增强了射线对细胞的杀伤作用,放射增敏比SER为1.38。联合照射组G0/G1期细胞阻滞增加(t=-4.64,P〈0.05),细胞凋亡比例增加(t=-9.16,P〈0.05),DNA修复相关蛋白DNA—PKcs、Ku70和Ku80蛋白表达量减少。结论西妥昔单抗增强照射对结直肠癌CL187细胞的杀伤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DNA损伤修复基因实现的。
- 王皓王俊杰曲昂刘敬佳李金娜
- 关键词:西妥昔单抗结直肠癌DNA损伤
- 乳腺癌保乳术后容积旋转调强和切线野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 目的 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容积旋转调强和切线野调强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择接受放射治疗的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10例,采用Eclipse计划系统分别设计容积旋转调强(2F-RapidArc)与切线野调强(2F-IMRT...
- 孙海涛杨瑞杰江萍姜伟娟李金娜孟娜王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