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MoO_3在SiO_2和γ-Al_2O_3表面分散特征的量子化学研究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应用PS-HONDO方法研究了MoO_3在SiO_2及γ-Al_2O_3表面分散特征的差别,从其原子簇模型的势能曲线、成键键能、电荷分布、键级和轨道组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表面四面体配位的钼模型而言,MoO_3可在γ-Al_2O_3表面呈单分子层分散,与γ-Al_2O_3表面有较强的成键作用;而在SiO_2表面则不能分散,几乎不与SiO_2表面成键。从而较好地从理论上解释了部分实验现象,为应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一种氧化物在另一种氧化物上的分散行为的微观机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和有益的启示.
- 赵丰刚段玉华李俊清伏义路
- 关键词:MOO3SIO2Γ-AL2O3
- CO和NO在铜氧化物表面上吸附赝势从头算被引量:4
- 1994年
- 采用赝势从头算方法(PS-HONDO) 分别计算了CO和NO以C(或N) 和O端吸附在Cu^(2+)和Cu^+上的基态势能曲线,其计算结果表明NO是以N端吸附在Cu^(2+)或Cu^+上,CO以C端吸附在Cu^+,可能以O端吸附在Cu^(2+)上.CO(或NO)吸附在Cu^(2+)或Cu^+上时,吸附势阱深度的顺序为:Cu^+-CO>Cu^(2+)-NO>Cu^(2+)-OC>Cu^+-NO.CO(或NO)在Cu^+上吸附时,电子由衬底向CO(或NO)反馈,CO(或NO)吸附在Cu^(2+)时.电子由CO(或NO)向Cu^(2+)传递.这些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十分吻合.合理解释了CO(或NO)在Cu^(2+)和Cu^+上的吸附强度的差别以及当CO和NO共存时,CO选择吸附在Cu^+上,NO选择吸附在Cu^(2+)上的实险事实.
- 田扬超段玉华李俊清伏义路
- 关键词:一氧化碳一氧化氮铜氧化物
- 化学吸附的量子化学研究
- 段玉华
- H_2分子在金属镍及其合金(111)表面上解离吸附的研究
- 1991年
- 本文采用EHMO方法计算了Ni_7,Ni_6Cu,Ni_6Mn,Ni_4Mn_3,Ni_4Cu_3原子簇和H_2分子所构成的解离吸附体系,计算结果表明:杂原子(Cu,Mn)处于Ni(111)面3CN的顶位,对H_2分子在Ni表面的解离吸附起相互协同加强的作用;处于侧位,则起相消的作用;随掺杂的原子的不同而又有所不同:杂原子Cu明显强于杂原子Mn的作用,随金属对H_2分子吸附能力的增强(R_e缩小,E_a增大),电子向H_2的反键轨道上转移,使H-H间键削弱,直至解离,关于这些现象本文从其电子结构以及成键方式等方面做了解释.
- 段玉华李俊清刘凡镇
- 关键词:镍镍合金解离
- 某些双原子分子在金属镍及其合金(111)表面解离吸附研究
- 1990年
- 采用EHMO计算了Ni_8,Ni_3Mn_5,Ni_3Cu_5原子簇对第二周期元素双原子分子(Li_2,B_2,C_2,N_2,CO,NO,O_2,F_2)吸附离解体系,其结果表明:从Li_2>F_2吸附性能减弱,这三种催化剂对C_2,N_2,CO,NO的解离比较合适;Ni中掺Cu和Mn后,对这些双原子分子吸附性能减弱。关于这些现象本文从其电子结构以及成键方式等方面做了解释。
- 段玉华王其武黄明宝刘凡镇
- 关键词:镍镍合金解离双原子分子
- ESR中g因子的EHMO计算
- 1991年
- 本文在EHMO方法计算出顺磁分子的波函数和能级的基础上,忽略不同原子间AO重迭,并假定配对电子所占据的MO对G-张量无贡献,编制了计算顺磁分子g因子程序块,计算了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顺磁离子及不同分子筛中形成的过渡金属络合物的g值,其计算结果能与实验数据较好地吻合,为从理论上计算g值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 段玉华黄敏明王其武
- 关键词:ESRG因子
- Cr(V)与H_2络合物的EPR信号
- 1990年
- Cr交换丝光沸石在氢气氛中强烈还原并冷却后,出现了一个各向同性的EPR信号,g值2.003,△Hpp 13.4 gauss.采用EHMO方法计算了各种可能模型化合物的g值,结果建议这一信号对应Cr(V)与H_2分子形成的络合物。
- 黄敏明段玉华王其武
- 关键词:铬络合物
- 铝双晶晶粒间界弛豫及其结构模型研究
- 段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