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淑燕

作品数:84 被引量:611H指数:15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天文地球
  • 11篇农业科学
  • 10篇医药卫生
  • 6篇历史地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气候
  • 21篇降水
  • 19篇汉江上游
  • 17篇气候变化
  • 16篇灾害
  • 10篇气温
  • 10篇历史时期
  • 10篇降水量
  • 10篇参考值
  • 7篇血液
  • 7篇血液流变
  • 7篇血液流变学
  • 7篇涝灾
  • 7篇洪水
  • 6篇地理因素
  • 5篇地理
  • 5篇极端降水
  • 5篇海拔
  • 5篇海拔高
  • 5篇海拔高度

机构

  • 84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陕西省经济作...
  • 2篇西安文理学院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德州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华阳中学

作者

  • 84篇殷淑燕
  • 18篇黄春长
  • 9篇葛淼
  • 8篇彭维英
  • 8篇任利利
  • 7篇王海燕
  • 7篇鲍小娟
  • 7篇严艳
  • 6篇王德丽
  • 6篇殷方圆
  • 5篇仇立慧
  • 5篇李慧芳
  • 4篇孟婵
  • 4篇延军平
  • 4篇刘静
  • 3篇李美荣
  • 3篇靳秀婵
  • 3篇张钰敏
  • 3篇孟丹丹
  • 3篇王蒙

传媒

  • 13篇干旱区资源与...
  • 6篇水土保持通报
  • 6篇干旱区研究
  • 6篇陕西师范大学...
  • 4篇长江流域资源...
  • 4篇中国农业气象
  • 4篇江西农业学报
  • 4篇自然灾害学报
  • 3篇农业现代化研...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山地学报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四川环境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自然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17
  • 10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11篇2012
  • 8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0
  • 4篇1999
  • 5篇1998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土壤分类系统与高校自然地理学和土壤地理学教学被引量:1
2005年
自然地理学和土壤地理学是大学本科地理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材采用的学术观点对培养我国地理学术人才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作者认为,在学术上,发生学土壤分类方法是一种科学的土壤分类方法,而诊断学土壤分类则是一种人为的土壤分类方法,诊断学土壤分类方法不能代表土壤分类的发展方向.在高校本科教学中,自然地理学和土壤地理学的教材和教学,仍适合以发生学土壤分类为主.
殷淑燕
中国男性低切全血比粘度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1999年
葛淼严艳杨青生殷淑燕毛庆路春爱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参考值地理因素
陕西渭北旱塬气候暖干化及干旱灾害趋势判断被引量:6
2012年
基于1961-2009年气象数据,利用区域旱涝指数Xi和Mann-Kendall气候突变检验法对陕西渭北旱塬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气温以0.246℃/10a的速率呈现明显增温,气候呈暖干化趋势,且在1991年和1994年发生了变干旱和增温的突变。近49年来,出现了5年偏旱、3年大旱、2年重旱。干旱存在季节性差异,夏季和冬季干旱趋势减轻,春季和秋季干旱趋势增加。季节性连旱时有发生,冬春季连旱次数最多。夏季大旱和四季连旱是造成渭北旱塬严重干旱年份形成的重要原因。
彭维英殷淑燕鲍小娟
关键词:气候变化干旱指标Z指数渭北旱塬
汉江上游近50年降水序列变化及其干旱预测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本文通过对汉江上游9个主要水文站49年(1961-2009)的月降水资料进行分析,应用非参数检验方法(Mann-kendall法)并结合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对其进行了降水趋势检验,结果表明:汉江上游49年来降水呈明显减少趋势,干旱发生频率有加大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选择40年(1961-2000)的降水数据分别对这9个水文站建立灾变预测模型GM(1,1),对该地区未来一定时期内干旱发生的时间进行预测。通过残差检验,后验差检验,预测模型精度较高,检验结果基本与实际相符。因此,本文对研究区抗旱减灾及其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作用。
孟婵殷淑燕
关键词:降水量干旱预测汉江上游
唐代长安与洛阳都城水旱灾害对比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本文根据翔实的史实资料,对唐代都城长安与陪都洛阳水旱灾害的发生频率进行了统计,并从气候因素、地理位置及地形水系、都城建设等方面对唐代长安与洛阳地区水旱灾害频率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气候方面来看,在唐代,不论是长安,还是洛阳,都表现出水灾发生频率中间多、两头少;旱灾发生频率两头多、中间少的特征。说明唐代中期气候更为湿润,唐前期与后期气候则相对偏干。从地理位置与地形、水系的关系方面来看,正是由于地理位置及地形与水系特点,导致了唐代长安地区的水旱灾害以旱灾为主,而洛阳地区以水灾为主。因此,在气候较为湿润的唐代,洛阳比长安更易受到洪水的侵袭,且水灾危害程度远超过长安地区。此外,都城建设也与水旱灾害的发生频率有一定关系。作为都城或陪都,大量的宫殿建设及人口增长,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使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大。因此,从整个唐代发生的水旱灾害总量来看,长安地区的灾害频率比洛阳地区要高得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唐代都城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殷淑燕黄春长
关键词:唐代水旱灾害
汉江上游与渭河流域特大洪水发生规律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以汉江上游安康水库和渭河流域临潼站1960—2000年发生的特大洪水资料为依据,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汉江上游和渭河流域特大洪水的发生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主要表现在两大流域特大年径流量年份,完全与华西秋雨多雨年份相对应,但特大洪水并不都是发生在华西秋雨异常多雨年份,而是错前错后发生。受到季风活动及地理环境的影响,汉江上游和渭河流域特大洪水的发生又表现出各自的特殊性,汉江上游特大洪水主要发生在初夏和秋季,渭河流域特大洪水主要发生在盛夏和秋季;一年中汉江上游特大洪水发生时间早于渭河流域;渭河流域秋季特大洪水发生时间早于汉江上游特大洪水。
仇立慧黄春长周忠学殷淑燕
关键词:汉江上游渭河流域特大洪水
海河流域不同等级降水强度和雨日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2
2014年
利用1960-2013年海河流域30个气象站点的日降水量资料,采用一元线性趋势、5a滑动趋势、Man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反距离空间插值(IDW)等方法,对海河流域不同等级降水强度和雨日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与东南部地区相比,海河流域西北部地区大雨以上级别雨日少,强度小,而小雨雨日相对更多,强度相对更大,暴雨以上级别雨日表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2)小雨是海河流域主要降水形式,近54a来小雨日数呈极显著减少趋势(P<0.01),小雨强度呈极显著增大趋势(P<0.01),其它量级雨日和强度的线性变化趋势均不显著;不同等级降水强度和雨日的M-K检验结果显示,小雨日数发生减少突变,小雨强度发生由弱向强的转折变化,但未出现突变,其它雨量等级未发生突变。(3)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的变化周期集中在10a、17a左右,各等级降水强度的变化周期均集中在17a左右。
李慧芳殷淑燕
关键词:降水日数降水强度空间插值海河流域
近50年陕北地区的气候变化被引量:19
2011年
通过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法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陕北地区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多尺度和跃变(突变)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陕北地区年平均气温有上升趋势,变化倾向率为0.296℃/10 a,年平均气温在1994-1995年发生了由低温到高温的突变;陕北地区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变化倾向率为-12.455 mm/10 a,年降水量在1974-1975年和2000年都发生了由少到多的突变。Morlet小波分析表明,陕北年平均气温存在25年的强显著周期,此外还有4年、5~10年不等的小尺度周期变化;陕北年降水存在24年、7年、5年和3年的显著周期,且大周期尺度比小周期尺度更为显著。陕北气候暖干化的原因主要是海-气相互作用的大气环流因子,此外,城市化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也应引起重视。
王德丽殷淑燕王海燕孟丹丹
关键词:气候变化降水量气温
汉江上游北宋时期洪水事件的沉积记录和文献记录对比被引量:4
2016年
根据汉江上游洪水事件的地质沉积记录和历史文献记载,统计分析了北宋时期汉江上游地区的洪水发生频率及其影响,并对该历史时期气候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对汉江上游安康东段立石村(LSC)剖面、郧县西段五峰段李家咀(LJZ)剖面、郧县西段尚家河(SJH)剖面的洪水沉积剖面分析,判定在950—1050 A.D.的北宋时期汉江上游地区确有特大古洪水事件的地质沉积记录。根据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说明北宋时期确实为洪水灾害频发时期。对洪水灾害的气候背景分析表明:在950—1050 A.D.间气候发生恶化转折,气候状态不稳定,降水变率增大,导致了汉江上游的特大洪水事件的发生。
靳俊芳殷淑燕王学佳
关键词:洪水事件北宋时期汉江上游
论关中盆地古代城市选址与渭河水文和河道变迁的关系被引量:24
2006年
关中盆地古代城市的选址、建设、迁移与渭河水文和河道变迁密切相关,经历了城市生活用水从依赖渭河水源到改用支流水源,交通以渭河航运为主到依赖漕渠再到缺乏航运条件,城市从渭河北岸迁移到渭河南岸,从靠近渭河到远离渭河的变化过程。城市靠近渭河是为了方便生活用水和航运。城址选在渭河北岸可取山水之阳,但北岸支流少,泥沙多,供水条件不如南岸,且北岸平原面积狭小,渭河的北迁又使北岸侵蚀严重,易于滑塌,地形不稳,使秦后期及其以后的都城城址向渭河南岸发展。严重的河水与地下水污染,使渭河及附近无法供应城市生活用水,所以只能改用渭河南岸支流作为生活水源。而既不能作为生活水源,水量的暴涨暴缩及含沙量越来越大又使渭河难于航运,水患频发,是汉至隋唐及以后的城市选址不断向南发展的主要原因。
殷淑燕黄春长
关键词:关中盆地河道变迁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