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海莹
- 作品数:53 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女性民俗:一种文学形象研究的新视角——以现代文学江南作家创作为例被引量:2
- 2013年
-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人"的个体的发现也由此推动了"女性"这一群体的觉醒和复苏,对"女性"的关注成为当时新文学作家创作的一大主要内容。而新文学作家创作的民俗化倾向又使他们把目光集中在了"女性民俗"这一焦点上。纵观20世纪上半叶江南区域内反映乡土女性民俗与都市女性民俗的两类作品,我们发现,它们各自在文学表现空间内所刻画的女性形象并非是个别、特殊的,
- 毛海莹
- 关键词:女性民俗作家创作现代文学新文化运动女性形象
- 穿越时空的“私人化写作”——从苏青热到林白现象的文学反思被引量:1
- 2006年
- 苏青和林白是时隔半个多世纪的女性作家,并且成名时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北京。然而笔者发现,就是这两位不同时空的女性作家在创作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私人化写作”倾向。文章试图以两位作家为基点,论述其不同语境下的独特的“私人化写作”,从而揭示“私人化写作”这一独特的景观对20世纪女性文学创作的深远影响。
- 毛海莹
- 关键词:私人化写作女性
- 从民俗学角度重读柔石《为奴隶的母亲》被引量:4
- 2013年
- 本文借助文艺民俗学学科研究方法,通过对柔石《为奴隶的母亲》的文本细读,在分析"典妻婚"女性民俗心理的基础上透视其背后文艺民俗的审美本质。"典妻婚"中的女性民俗心理是丰富而复杂的,在悲剧的张力建构中,女主人公"意外—反抗—默认"的内在民俗心理过程被生动地揭示出来。而对女性民俗心理的审美本质分析,则可让读者感受到女主人公"善良美—忍受美—圆熟美—母性美—凄凉美"的审美发展轨迹,这对于深入理解作家创作心理原型、进一步挖掘作品人性美的内涵意蕴有着重要的作用。
- 毛海莹
- 关键词:《为奴隶的母亲》民俗心理民俗审美
- 社会新词语的产生及其文化品位探要被引量:6
- 2003年
- 新词语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它既丰富活跃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也给原有的词汇规范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文章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阐述了新词语的产生情况,并对新词语的文化品位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 毛海莹
- 关键词:新词语文化品位
- 试论苏青笔下的母性情结被引量:1
- 2005年
- 与众多现当代女作家不同,苏青的“母性情结”来源于她内心的最深切的体验,而这恰是构成其作品的基点。文章试从母性本体的失落、母性情结的回归、现代母性的期待等三个方面剖析苏青笔下的独特的母性情结,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超前性。
- 毛海莹
- 关键词:母性女作家
- 论苏青边缘写作的文学价值被引量:5
- 2007年
- 上海沦陷区女作家苏青以其独特的创作题材和创作风格书写了沦陷区作家"边缘写作"的新的一页。本文用历史的眼光,从乡土文学、女性文学、通俗文学三种"边缘"文学形态对苏青的边缘写作进行深入地分析和解读,并进而探讨其深远的文学价值。
- 毛海莹
- 关键词:边缘写作文学价值
- 茅盾作品中的民俗因素
- <正>民俗意念是一种潜藏在人们内心的无形的、内在的东西,表现为情感、态度上的一种稳定的倾向。在女性文学形象塑造的过程中,民俗意念能较好地揭示女性的内心,对于女性民俗形象的刻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有学者将民俗意念层次大致分为...
- 毛海莹
- 文献传递
- 书香盈楼藏古今
- 2024年
- 宁波悠久的藏书文化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据《吴越备史》、光绪《余姚县志》记载,南北朝余姚人虞和以及五代慈溪人林鼎都有聚书习惯。据不完全统计,宁波历史上著名藏书家有150余位,著名藏书楼有40余处,有些至今还保存良好。南宋楼玥的东楼和史守之的碧沚被称为南楼北史,元代袁桷建有清容居享誉一方,明代丰坊的万卷楼和范钦的天一阁同样是当时藏书楼的佼佼者。明清以来,甬上较为知名的藏书楼有范大澈的卧云山房、陈朝辅的云在楼、陆宝的南轩、黄宗羲的续钞堂、万斯同的寒松斋、全祖望的双韭山房等。
- 毛海莹王成莉
- 关键词:藏书文化藏书楼万斯同南北朝时期
- 1950年代台湾文学新探——从应文婵文学案谈起被引量:1
- 2010年
- 本文根据新发现的台湾文学史料,试图重新对业已定论的50年代台湾"反共文学"作必要的补充和说明。以应文婵文学案为例探究其背后的深层社会原因,从而反映出时政、人际、文化诸多因素折射下的多棱的50年代台湾文学面貌。
- 毛海莹
- 关键词:台湾文学抗争自由主义
- 海外华文作家文化情结探析——以旅美作家於梨华、应文婵为个案研究
- 2010年
- 近年来,有学者(李志2008)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海外华文文学中华人身份认同问题及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本土文学之关系进行了研究;更有学者(刘艳2009)将海外华人女性所具备的现实与文化身份的'三重性'进行深入论述,认为她们是东方男性世界中的女性、西方男性世界中的中国女性和西方世界中的中国人。笔者认为,上述种种论述主要关注的是海外华文作家文化身份认同的问题。对于海外华文作家来说。
- 毛海莹
- 关键词:华文作家文化情结故土情结海外华文文学民族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