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立
- 作品数:56 被引量:16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先天性血管环的外科诊断与治疗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总结先天性血管环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5年10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5例先天性血管环患儿临床资料,34例合并不同程度气管狭窄,临床表现为反复肺炎、慢性咳嗽、喘鸣、呼吸窘迫、吞咽困难和反复呕吐。22例肺动脉吊带、6例双主动脉弓和1例右位主动脉弓伴左侧动脉导管患儿采用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6例肺动脉吊带患儿采用在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所有患儿气管狭窄术中均未处理。术后观察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生长发育情况和气管狭窄的变化。结果 35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为(47.80±133.19)h,监护室时间为(116.42±190.02)h,住院时间为(19.22±13.07)d;6例患儿体外循环时间为(125.16±29.99)min;3例患儿主动脉阻断时间为(70.00±13.00)min。1例患儿术后并发气管内肉芽生成造成气道狭窄加重,脱离呼吸机困难,术后10 d行气管内支架置入手术,术后顺利脱离呼吸机。2例患儿拔出气管插管后呼吸困难,再次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经积极处理后顺利撤离呼吸机。1例患儿术后42 d仍不能脱离呼吸机,最终家长放弃治疗。全组34例患儿顺利出院,1例术后放弃治疗。术后随访1个月~4年,患儿术后呼吸道症状完全消失17例,喉喘鸣症状明显好转14例,反复呕吐消失2例。患儿生长发育改善,气管狭窄随访中。结论先天性血管环患儿易出现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临床上出现反复肺炎、呼吸困难、喘鸣、吞咽困难和反复呕吐症状的患儿应怀疑血管环的可能,心脏超声和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可确诊,早发现、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合并心内畸形和局限性的气管狭窄并不需要同时纠治。
- 李小兵王蓓妮沈立谢业伟张儒舫
- 关键词:先天性血管环双主动脉弓肺动脉吊带
- 非体外循环手术治疗肺动脉吊带合并气管狭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回顾分析总结非体外循环手术治疗肺动脉吊带合并气管狭窄的诊治经验。方法2012年11月至2015年9月,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肺动脉吊带合并气管狭窄患儿22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4个月至11岁,平均(20.33±27.64)个月,体质量5.5±32.0(10.25±5.80)kg。患儿均因“呼吸急促伴喉喘鸣”在外院就诊,心脏超声和心血管CT诊断为肺动脉吊带合并气管狭窄转入我院。单纯肺动脉吊带8例,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11例,合并非心血管畸形3例。22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气管狭窄。结果22例患儿均在非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吊带矫治手术,成功21例,失败1例。7例同期矫治了合并的其他心血管畸形(房间隔缺损封堵术1例、动脉导管离断术6例);1例同期纠治膈膨升。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2~28(5.35±5.57)h,监护室逗留时间16.5±288.0(61.25±65.00)h。术后发生乳糜胸1例,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患儿术后并发气管内肉芽生成造成气道狭窄加重,脱离呼吸机困难,术后10d行气管内支架置入手术,术后顺利脱离呼吸机,痊愈出院;1例患儿在手术失败后12d再次体外循环下手术,术后42d仍不能脱离呼吸机。最终家长放弃治疗。全组患儿无手术死亡,21例顺利出院。术后患儿随访时间1-33个月,12例患儿术后呼吸道症状完全消失,9例患儿喉喘鸣症状明显好转,生长发育改善,气管狭窄随访中。结论肺动脉吊带患儿一经诊断即有手术指征。采用经左侧开胸非体外循环下手术矫治方法简单,术后呼吸机撤离快,住院时间短,近期效果良好。
- 张儒舫沈立李小兵谢业伟龚瑾耿琳李红云万全超
- 关键词:肺动脉吊带气管狭窄
- 婴儿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策略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总结婴儿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方案,探讨该类疾病的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5年5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收治并手术治疗的4例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2例;年龄2—5个月;体质量4.2~8.5kg。临床症状为气促、咳嗽和喘息。3例择期手术,1例急诊手术。手术方法为分期完成肺叶切除术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结果全组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术后1例患儿早期出现气胸和胸腔积液,经积极处理后痊愈。术后随访4—60个月。4例均得到随访,术后均无临床症状。结论婴儿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是少见的先天性疾病,心脏超声和胸部CT可明确诊断,应积极早期手术治疗,进行分期手术是较好的治疗选择。
- 李小兵沈立谢业伟龚瑾张儒舫王蓓妮
- 关键词: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
- 肺动脉闭锁的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8年
- 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是导致患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肺动脉闭锁(pulmonary atresia, PA)是其中较为罕见的类型,并发症多,治愈率低,预后差。须从发病原因、手术治疗、术后护理、疾病预后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与基因突变、环境恶化等众多不利因素密切相关,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将从PA的病因入手,针对其遗传学方面的可能病因进行阐述。
- 齐木羽沈立兰小平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闭锁拷贝数变异基因突变
-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对血液成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收输注后对婴幼儿血液成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8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血液回收机,将术中及体外循环机器余血全部回收处理,并于术后6h内回输至患儿体内.对照组不使用血液回收机,术中及体外循环机器余血弃用.收集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前,术后15 min、24 h、第5天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术前,术后15 min、24 h、72 h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术后24 h引流量、围术期异体血使用率、围术期红细胞使用量、术后凝血酶原复合物(PCC)使用率.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术前Hb、Hct、PLT、PT、INR、APTT、FIB、TT、D-D、FDP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术后15 min PT、INR、APTT、TT、D-D、FDP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不同时点PT、INR、APTT、FIB、TT、D-D、FDP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术后15 min的Hb、Hct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24 h、术后第5天的Hb、Hct、PLT与术前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库血使用率与库血使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24 h引流量和PCC使用率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儿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后使用自体血液回收,在不同时点的凝血功能指标与不使用自体血液回收相比较无明显差异.使用自体血液回收可明显减少异体血使用率和使用量,且不增加�
- 李小兵沈立李佳谢业伟龚瑾万全超单兴张儒舫
- 关键词:体外循环自体血回收凝血功能
- 小儿纵隔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总结小儿纵隔肿瘤的临床特征,探讨外科诊治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9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手术治疗及病理诊断的小儿纵隔肿瘤43例,分析其病理学类型、发病部位、诊疗方法、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预后转归情况。结果 43例患儿中恶性肿瘤19例(44.2%),良性肿瘤24例(55.8%)。以节细胞神经肿瘤最多9例(20.9%),其次为成熟畸胎瘤5例(11.6%)和神经母细胞瘤4例(9.3%);以后纵隔为最多15例(34.9%),其次为前纵隔12例(27.9%)和上纵隔11例(25.6%),中纵隔5例(11.5%)最少。完整切除肿瘤22例(51.1%),未完整切除肿瘤20例(46.5%),行活检术1例(2.3%)。临床首发症状为咳嗽8例(18.6%),发热8例(18.6%),胸痛、胸闷8例(18.6%),无临床症状9例(20.9%),外院术后复发2例(4.7%),其他症状8例(18.6%)。胸部X平片可以初步确定肿瘤的部位、形状和大小,胸部CT对本病具有准确的定位和一定的定性作用。术后随访2个月~3.5年,24例良性肿瘤术后恢复较好,1例淋巴管瘤复发。15例恶性肿瘤转入血液科化疗,病情控制较好;1例放弃治疗,出院3个月后死亡;2例放弃化疗后失访。结论小儿纵隔肿瘤临床可无特异性症状,胸部X片及CT检查是诊断的主要依据,确诊依赖病理诊断。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术前应评估患儿临床症状、肿瘤形状、大小、部位及全身情况,制定相应手术方案。
- 李小兵沈立谢业伟龚瑾张儒舫
- 关键词:小儿纵隔肿瘤
- 右腋下垂直切口在儿童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右腋下垂直切口开胸(RVIAT)在儿童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中的安全性及RVIAT最佳手术年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经RVIAT行VSD修补术的4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4组:4个月至1岁组(R1组,n=123)、1~2岁组(R2组,n=106)、2~5岁组(R3组,n=166)和>5岁组(R4组,n=46),比较各组术后效果。结果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各组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外循环(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心胸外科ICU滞留时间方面,R1、R2组较R3、R4组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1组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R3、R4组长,输血量较多(P<0.05)。R4组较R1、R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P<0.05)。结论RVIAT下VSD修补术应用于>2岁患儿可能较应用于4个月至2岁患儿疗效更好,2~5岁可能为RVIAT下VSD修补术疗效最佳的年龄段。
- 任璐璐郝雅静陈小龙谢业伟龚瑾李小兵王蓓旎沈立张儒舫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儿童外科治疗
- 氢分子生物医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氢气在过去一直被作为隋性气体较少应用于临床。近年来较多研究表明,氢气作为一种抗氧化、抗炎、抗凋亡、基因表达和信号转导调控分子能够用于临床多系统、多类疾病的治疗。由此可见,氢气不仅不是生理性惰性气体,而且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性医疗气体。需要进一步阐明并证实氢气发挥作用的确切机制,将其广泛应用到临床医学领域,从而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 李红梅沈立
- 关键词:氢气
- CorMatrix在心脏外科中的应用
- 2020年
- 小肠黏膜下层细胞外基质(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l extracellular matrix,SIS-ECM)作为组织修复支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CorMatrix作为其中一种衍生材料应用于心脏手术。相对其他新型组织替代物,CorMatrix因其易于使用、可重构性、无免疫原性、可吸收性以及促进本体组织生长的潜力,在心血管组织工程中得到了广泛认可。本文就CorMatrix的特性、在心脏外科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该种材料的临床认识。
- 陈峰(综述)沈立
- 关键词:细胞外基质肠黏膜心脏外科
- 一种可防止意外脱落的负压吸盘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防止意外脱落的负压吸盘,包括背带结构和吸盘结构,所述背带结构包括可调节肩带和可调节胸带,所述可调节肩带的一端缝制于可调节胸带带身,所述可调节肩带的另一端和可调节胸带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吸盘...
- 沈立张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