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秀英
- 作品数:272 被引量:517H指数:12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功能及血小板相关抗体联合检测
- 1997年
-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功能及血小板相关抗体联合检测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21002)鹿群先潘秀英万美荣河南省永城县医院(476600)刘翠英鹿照荣我们对102例再障患者进行血小板功能及血小板相关抗体(Ig)(PAIgG、PAIgM、PAIgA、PAC3...
- 鹿群先潘秀英万美荣刘翠英鹿照荣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功能抗体检测
- 昆明山海棠联合环孢素A防治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被引量:4
- 2008年
- 孙海英李振宇徐开林李晟潘秀英鹿群先
- 关键词:昆明山海棠环孢素A移植物抗宿主病
- 氯化铷法制备感受态细胞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 研究氯化铷法制备感受态细胞的转化效率和不同条件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氯化铷法制备感受态细胞 ,用不同的质粒进行转化。分析不同菌种、冻存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并与通常所使用的氯化钙法进行转化效率的比较。结果 氯化铷法制备感受态细胞可用于不同的质粒的转化 ,对于同一种质粒 ,不同的菌种和冻存时间对转化效率无影响 ,其转化效率高于氯化钙法。结论 氯化铷法制备感受态细胞是一种可以长期保存而不影响转化效率的方法。
- 李振宇徐开林潘秀英鹿群先陈香梅何徐彭
- 关键词:氯化铷感受态细胞质粒分子克隆技术分子生物学
- 趋化因子受体7基因修饰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对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作用
-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7基因(CCR7)修饰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s)对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方法:以C57BL/6小鼠(H-2b)为供鼠,BABL/c小鼠(H-2d)为受鼠,建立...
- 李德鹏武家庆黄一虹高彩玲宋立孝谷红红李振宇潘秀英徐开林
- 关键词:未成熟树突状细胞重组慢病毒异基因骨髓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
- HOXB3、B4、B6及MEIS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正>目的:观察同源盒基因中的HOXB3、HOXB4、HOXB6和MEIS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leukemia,AML)中的表达,探讨这四个基因在AML中表达情况、表达的规律、影响基因表达的各种可能因素、...
- 王艳艳徐开林潘秀英李德鹏
- 文献传递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的研究进展
- 2005年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MHC class Ⅱ transactivator,CⅡTA)是 1993年发现的反式转录激活因子,被认为是MHCⅡ类分子表达的主要调控因子。本文就C Ⅱ TA的结构、功能以及对MHC基因调节及其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 宋玉华徐开林潘秀英
- 关键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转录激活因子MHC基因
- 白介素-3受体α亚基(IL-3Rα)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目的:观察IL-3Rα在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中的表达,研究其在急性白血病发病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 宋玉华徐开林潘秀英
- 文献传递
- 调节性T细胞与免疫调控
- 2007年
- 调节性T细胞是目前免疫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对于维持机体免疫耐受和免疫应答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发现的调节性T细胞主要包括CD4+CD25+调节性T细胞、诱导产生的调节性T细胞(主要是Th3和Tr1细胞)、CD8+调节性T细胞、NK T细胞、TCRγδ+T细胞、CD4-CD8-双阴性T细胞。本文主要介绍这些调节性T细胞的表型特征、免疫调节机制以及它们在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
- 李晟徐开林潘秀英
-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免疫调节
- MIC基因及膜型MIC分子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2009年
-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N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B(MICA/B)及膜型MIC分子(mMIC)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半定量RT-PCR检测K562细胞(MICA/B阳性细胞株)、10名健康人、69例AL患者骨髓MNC中MICA/B mRNA的表达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NC膜表面mMIC的表达,分析MIC基因及mMIC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差异,并以染色体核型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间接分析mMIC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健康人骨髓MNC中未检测到MIC基因和mMIC的表达,AL患者中MICA基因阳性率49.28%,MICB基因阳性率42.03%,mMIC阳性率34.78%。AML组MICA基因阳性率60.00%,MICB基因阳性率53.33%,mMIC阳性率44.44%;而ALL组MICA基因阳性率29.17%,MICB基因阳性率20.83%,mMIC阳性率16.67%。AML组MIC基因及mMIC的表达均高于ALL组(P〈0.05)。mMIC(+)和mMIC(-)患者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IC(+)患者预后相对好于mMIC(-)患者。结论MIC基因及mMIC在AL中表达上调和AL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MIC基因及mMIC在AML表达增高,而在ALL表达低下或缺乏,可能是ALL细胞更容易免疫逃避NK和CTL细胞杀伤的一个机制。以染色体核型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mMIC(+)患者预后好于mMIC(-)患者,MIC可作为白血病预后相关指标之一。
- 经小珍徐开林潘秀英何祎杜冰
- 关键词:MMIC肿瘤逃逸
- 急性白血病CD_(34)、P-170表达的临床意义
- 2000年
- 孙海英嵇月红徐开林潘秀英黄健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CD34P-170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