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莹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细胞
  • 3篇树突
  • 3篇树突状
  • 3篇树突状细胞
  • 3篇滤泡树突状细...
  • 3篇HIV
  • 3篇HIV-1
  • 2篇毒性
  • 2篇人类免疫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缺陷病
  • 2篇细胞毒
  • 2篇细胞毒性
  • 2篇免疫缺陷
  • 2篇免疫缺陷病
  • 2篇免疫缺陷病毒
  • 2篇疾病进展

机构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佳木斯市疾病...

作者

  • 6篇潘莹
  • 6篇姜拥军
  • 5篇崔华露
  • 3篇耿文清
  • 3篇包名家
  • 3篇王亚婷
  • 3篇尚红
  • 3篇陈欢
  • 2篇韩晓旭
  • 1篇施万英
  • 1篇年华
  • 1篇张旻
  • 1篇徐东兵
  • 1篇张子宁
  • 1篇王亚男
  • 1篇张晓丽
  • 1篇金鑫

传媒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HIV-1感染疾病缓慢进展者CD8+T淋巴细胞非细胞毒性免疫应答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HIV-1感染疾病缓慢进展者CD8+T淋巴细胞非细胞毒性抗病毒应答功能(CNAR)的变化.方法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免疫磁珠法纯化健康人CD4+T淋巴细胞和HIV感染者CD8+T淋巴细胞,用HIV毒株SF-33感染健康人CD4+T淋巴细胞,并加入不同疾病进程HIV感染者CD8+T淋巴细胞共培养,收集培养上清,应用ELISA方法测定上清中HIV-1 p24含量.结果 我们研究发现缓慢进展组(slow progressors,SP)、HIV典型进展组(typical progressors,TP)、健康对照组及AIDS组中CNAR功能依次下降(89%〉77%〉73%〉61%),各组间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IV感染者中,CNAR功能与CD4+T细胞绝对计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病毒载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CNAR功能对HIV感染疾病不进展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潘莹耿文清崔华露姜拥军尚红
关键词:HIV
滤泡树突状细胞增强HIV感染机制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滤泡树突状细胞(FDC)增强HIV感染的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transwell隔膜、ELISA等方法探讨FDC对淋巴细胞趋化及对HIV结合、进入淋巴细胞的作用。结果:FDC趋化的淋巴细胞(1.95±0.21)×105个高于PRMI1640培养液对照组(0.75±0.2)×105个,P<0.05;FDC对HIV与淋巴细胞的结合无影响,P>0.05;FDC或FDC培养上清使HIV进入淋巴细胞(203.3±31.0pg/ml,111.7±29.4.0pg/ml)的量高于对照组(64.0±1.0pg/ml),P<0.05。结论:FDC可能通过趋化淋巴细胞、促进HIV进入淋巴细胞达到增进HIV在淋巴细胞内的感染。
潘莹陈欢崔华露姜拥军
关键词:滤泡树突状细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淋巴细胞
滤泡树突状细胞在HIV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体外实验探讨滤泡树突状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s,FDC)在HI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提取人扁桃体FDC,用FDC培养上清液或将FDC放入隔膜装置中,与感染了HIV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或扁桃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测定HIV-1 P24抗原及tat mRNA水平。结果加入FDC培养上清组[(33.20±3.2,4)ng/ml]HIV病毒水平高于加入外周血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对照组[(15.89±0.04)ng/ml],P<0.05;FDC与扁桃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上清液组[(82.02±1.64)ng/ml]及FDC单独培养上清液组[(6.54±0.34)ng/ml]HIV病毒水平显著高于扁桃体T淋巴细胞上清液对照组,P<0.01;且FDC与扁桃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上清液组亦高于FDC单独培养上清液组,P<0.01;FDC组tat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FDC不仅可通过直接接触增强HIV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或扁桃体T淋巴细胞中的感染,亦可通过间接接触增强HIV的感染,但间接接触的作用弱于直接接触。
姜拥军陈欢潘莹
关键词:滤泡树突状细胞HIV淋巴细胞
滤泡树突状细胞对T细胞活化、凋亡相关分子及第二受体表达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滤泡树突状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s,FDC)对T细胞活化、凋亡及受体表达的作用。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扁桃体FDC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将FDC或FDC培养上清与淋巴细胞共培养5天,收集培养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共培养后T细胞活化受体(CD38)、凋亡受体(CD95)及第二受体(CCR5、CXCR4)表达情况,用ELISA方法测定培养上清中TNF-α含量。结果:FDC和FDC培养上清能够显著增强CD4+T细胞表面活化标志CD38、第二受体CX-CR4的表达(P<0.05),并且能够显著抑制CD4+T淋巴细胞凋亡标志CD95的表达(P<0.05)。FDC和FDC培养上清能够促进T淋巴细胞分泌TNF-α(P<0.05)。结论:FDC可促进CD4+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第二受体CXCR4的表达,抑制CD4+T细胞的凋亡,并且能够促进T细胞分泌TNF-α。
潘莹陈欢施万英金鑫崔华露王亚婷包名家姜拥军
关键词:滤泡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第二受体细胞活化
中国HIV-1 B′/C亚型感染者对异体病毒中和作用与疾病进展关系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中国HIV-1 B′/C亚型感染者对异体病毒中和作用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根据CD4T淋巴细胞数量和有无临床症状将HIV-1 B′/C亚型感染者分为HIV慢性感染组和AIDS组。将HIV-1感染者血清稀释(1/10~1/320)后,与在基因结构特点上同源性很低的3株HIV-1作用,以检测其中和作用。同时以正常人血清加病毒悬液为对照孔,能够抑制对照孔50%病毒复制的血清为中和作用阳性。将某个HIV-1感染者血浆能够中和异体病毒的个数占3个异体病毒的百分率定义为HIV-1感染者中和异体病毒的宽度;将某个HIV-1感染者血浆中和3个异体病毒抗体滴度的几何平均滴度定义为HIV-1感染者中和异体病毒的强度。结果HIV-1慢性感染组与AIDS组之间中和异体病毒的宽度和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IV-1慢性感染组显著高于AIDS组。HIV-1慢性感染组中和异体病毒的宽度和强度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而AIDS组中和异体病毒的宽度和强度与病毒载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HIV-1慢性感染组和AIDS组中和异体病毒的宽度和强度与CD4T淋巴细胞数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中国HIV-1B′/C亚型感染者不同疾病进展阶段针对异体病毒中和作用能力不同,HIV慢性感染组显著高于AIDS组,当疾病进展到AIDS期时,失去对异体病毒的中和作用,提示针对异体病毒的中和抗体与疾病进程有关。
包名家耿文清崔华露张晓丽徐东兵王亚婷潘莹姜拥军王亚男韩晓旭张旻张子宁尚红
关键词:HIV-1中和抗体
HIV-1B′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与疾病进展关系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1)B′亚型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功能与中国HIV-1感染者疾病进展关系。方法将覆盖HIV-1B′亚型Gag p17、p24和p2p7plp6全长的54个重叠多肽作为抗原,用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检测58例HIV-1感染者特异性CTL对上述多肽的应答情况。结果中国HIV-1感染者特异性CTL可识别多个HIV-1B′Gag表位,反应宽度与病毒载量显著负相关(r=-0.374,P=0.004),与CD4+T细胞绝对计数显著正相关(r=0.425,P=0.001),反应强度与病毒载量显著负相关(r=-0.285,P=0.030)。长期不进展者识别HIV-1B′Gag多肽的反应宽度显著高于无症状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P=0.001,P=0.005)。结论我国HIV-1感染者体内存在识别不同HIV-1B′Gag多肽表位的特异性CTL应答,并且与疾病进展相关。
崔华露耿文清姜拥军韩晓旭潘莹年华包名家王亚婷尚红
关键词:疾病进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