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志远
- 作品数:14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00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的慢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研究
- 目的:探索100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的慢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改变影响的可能因素及ALT相应的正常界限。方法:收集100份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清和肝穿病理标本分别行生化、乙肝标记物、乙肝病毒DNA(HBV ...
- 江军陈仕祥熊志远陈玺卿范平王德扬王爱忠
- 关键词:肝组织病理乙肝病毒感染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文献传递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应答不佳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UCs)(替比夫定除外)治疗应答不佳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56例单用PEG-IFN-α或NUCs初治疗效不佳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PEG-IFN-α(派罗欣)联合NUCs治疗的疗效。通过观察HBV DNA定量、HBeAg及HBsAg变化来评价联合抗病毒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所有患者经联合治疗后5个月内HBV DNA转阴率达100%(P<0.01);HBeAg平均水平降低达85%,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33.3%(P<0.05);部分HBsAg水平降低,但转阴率及血清学转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NUCs能快速、强效地抑制病毒复制,增加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降低HBsAg水平。
- 范平何维新周艳陈仕祥熊志远李国军
- 关键词: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乙型肝炎E抗原慢性乙型肝炎
-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早期预警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研究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早期预警和预后相关的重要指标。方法以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为中心,对影响50例重型肝炎患者早期预警和预后的多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死率随PTa的降低而增加;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出现PTa<40%的时间早于其他影响因素;慢性重型肝炎合并感染患者的病死率较未合并感染患者明显增加(P=0.001)。结论PTa是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早期预警及判断预后的一种较敏感的指标。
- 范平江军陈仕祥熊志远陈玺卿李定国
-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
- 100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的慢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索100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的慢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改变影响的可能因素及ALT相应的正常界限。方法收集100份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清和肝穿病理标本分别行生化、乙肝标记物、乙肝病毒DNA(HBVDNA)检测和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并评分。结果26例肝脏组织学有显著改变,HBeAg状态、ALT水平这二种因素对慢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组织病理有影响。结论目前ALT正常值上限应下调为宜;持续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应将肝活检作为判断肝病活动性和是否抗病毒治疗的主要依据。
- 江军范平陈仕祥陈玺卿熊志远王德扬王爱忠
- 关键词: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肝组织病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何首乌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总结何首乌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方法2006年5月至2010年3月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收治的何首乌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12例。详细记录每例患者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问、肝炎标志物检查情况、自身免疫相关检查情况、影像学检查情况、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何首乌致药物性肝损伤潜伏期为15~90d,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纳差、皮肤巩膜黄染,4例伴皮肤瘙痒,3例肝大,2例腹腔积液;肝功能测值均明显升高,以丙氨酸转氨酶升高为主,66.7%(8/12)患者伴黄疸,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重症药物性肝损伤2例。结论何首乌可引起肝功能损伤,肝功能损伤者多数伴有黄疸,预后较好。
- 陈仕祥范平何维新江军熊志远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预后何首乌
- 肺、肝、脾、骨及脊柱多发占位1例被引量:1
- 2014年
-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农民,66岁.其父亲及祖父均曾患有肺结核.2011年10月15日因面部“带状疱疹”抗病毒治疗1个月缓解.11月始感到乏力、纳差、腹胀,于宁波某医院查肝功能:白蛋白26.6g/L、总胆红素46.5 μ mol/L、直接胆红素34.9μmol/L、ALT 59U/L;血常规白细胞17.9×109/L、中性白细胞87.4%;各型肝炎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均为阴性;上腹增强CT及MRI检查结果显示肝右叶囊肿;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结果显示胆管末端狭窄,给予保肝、抗感染等治疗.12月出现恶心、呕吐,午后发热,体温37.5 ~ 38.2℃,后于上海3家医院查PET-CT、CT、
- 范平陈仕祥熊志远周艳何维新江军
- 关键词:病例报告
- 骨髓干细胞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被引量:8
- 2011年
- 为了解骨髓干细胞(BMSCS)移植和外周血干细胞(PBSCS)移植治疗肝硬化的疗效,我们对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2007年3月-2009年6月16例BMSCS移植和14例PBSCS移植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进行对比,探讨不同来源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江军范平李东良陈仕祥何秀华王梦炎何维新许婷婷熊志远陈玺卿
- 关键词:肝硬化干细胞移植
- 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60例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60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2年,观察术前、后血常规、脾脏体积,门脉内径、门静脉及脾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与及并发症出现的...
- 熊志远陈玺卿周艳闫乃军范平
- 肝功能正常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组织共价闭合环状DNA的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肝功能正常的HBV感染者肝组织HBV共价闭合环状DNA(HBVcccDNA)与血清HBVDNA、肝组织总HBVD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25例肝功能正常的HBV感染者的血清、肝组织总HBVDNA和肝组织HBVcccDNA定量。正态分布数据采用直线相关分析,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非参数统计。结果HBV感染者血清HBVDNA为(5.87±1.47)lgIU/mL,肝组织总HBVDNA为(6.63±1.27)lg拷贝/l0-5细胞;HBVcccDNA为(5.66±0.95)lg拷贝/l0-6细胞。血清HBVDNA与肝组织总HBVDNA呈正相关(r=0.743,P〈0.01),血清HBVDNA与肝组织HBVcccDNA呈正相关(r=0.417,P〈0.01),肝组织总HBVDNA与肝组织HBVcccDNA呈正相关(r=0.443,P〈0.01)。肝组织HBVcccDNA在31~40岁年龄段最高,血清HBVDNA和肝组织总HBVDNA则在20~30岁年龄段最高。64例(51.2%)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学提示为〈G2S2,HBVccc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无关(X2=0.048,P〉0.05)。结论肝功能正常的HBV感染者肝组织HBVcccDNA与肝内总HBVDNA、血清HBVDNA呈正相关,不同年龄HBV感染者血清和肝组织内HBV复制水平存在差异,HBVccc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学无关。
- 江军陈仕祥徐文胜熊志远何维新周燕赵克开陈玉缪晓辉范平
- 何首乌致药物性肝病12例分析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何首乌所致肝损害的例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006-2010年收治的何首乌所致的肝损害12例临床资料。结果何首乌所致的药物性肝损害潜伏期为15~90 d,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纳差、皮肤巩膜黄染,4例伴有皮肤瘙痒,肝大3例,腹水l例;肝功能酶学明显升高,以ALT升高为主,大多数有黄疸,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重症药物性肝损害2例。结论何首乌可引起肝功能损害,多数伴有黄疸,本病预后较好。
- 陈仕祥陈玺卿江军何维新熊志远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