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东
- 作品数:16 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甘肃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量骨质溶解症病例报告及文献资料复习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 报道一例大量骨质溶解症病例,并通过文献资料复习,以学习大量骨质溶解症在临床表现、病理结果及X线检查等方面的特点。方法 对收集到的可供分析的33例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 大量骨质溶解症病理学表现呈非特异性;临床表现、病理结果及X线检查常不一致;X线特征表现为大量骨质溶解吸收但无骨质增生硬化,无骨膜反应,无软组织肿物,无瘤骨形成。结论 大量骨质溶解症具有“一个非特异性;三个不一致;四个不具有”的特点,诊断时必须把临床表现、病理结果、X线检查三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排除肿瘤、炎症、血液病等,并长期追踪随访。
- 陈赜王小琦张志勇曹慧萍刘晓东王兴东
- 关键词:大量骨质溶解症病例报道
- 栓塞微球联合碘化油在原发性肝癌TACE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评价栓塞微球及碘化油联合栓塞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43例原发性肝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22)采用微球联合碘化油栓塞;对照组(n=21)采用碘化油栓塞。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肿瘤客观缓解率为54.5%,疾病获益率为95.5%,对照组肿瘤客观缓解率为23.8%,疾病获益率为57.1%,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肿瘤体积的大小均有缩小,观察组肿瘤体积缩小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栓塞微球及碘化油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肯定,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兴东张志勇李正果窦磊英李莹魏晓倩马小斌
- 关键词:栓塞微球碘化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 223例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发生肌间静脉血栓的回顾性分析
- 2021年
-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发生肌间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主要因素,为乳腺癌合并肌间静脉血栓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乳腺科223例行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病历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统计肌间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对血管彩色多普勒提示发生肌间静脉血栓的乳腺癌患者的年龄、D-二聚体检查结果、围手术期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223例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有37例发生肌间静脉血栓,其发生率为16.6%;年龄与乳腺癌患者发生肌间静脉血栓呈正相关,年龄大于55岁患者肌间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5%;D-二聚体阳性患者的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高达70.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间静脉血栓乳腺癌患者实施抗凝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案可显著减低D-二聚体水平。结论:D-二聚体阳性的乳腺癌高龄患者发生肌间静脉血栓的几率较高;抗凝为主的治疗可有效防止乳腺癌患者肌间静脉血栓的进展。
- 王兴东范彬张志勇
- 关键词:乳腺癌D-二聚体抗凝治疗
-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receptor1,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1月甘肃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的实体瘤疗效、安全性、生存时间,以及治疗前和治疗2个周期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水平。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75.00%)高于对照组(52.50%),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2个周期后血清VEGF、AF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Ⅲ度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8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3(1,22)个月,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时间为7(5,13)个月,长于对照组的5(3,10)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总生存时间为15(15,22)个月,与对照组的14(13,21)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ACE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肝癌可降低血清VEGF和AFP水平,提高疾病控制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且安全性可控。
- 韩萍张志勇王兴东李正果
- 关键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晚期肝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甲胎蛋白
- 269例肝转移瘤血管造影影像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观察分析肝脏转移瘤的血管造影形态及特征,对其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进行指导。方法:回顾分析269例肝转移瘤的血管造影影像表现,总结肝转移瘤的血管造影影像特征。结果:肝转移瘤血管造影表现根据血管变化及肿瘤染色程度可分为富血管型、等血管型和乏血管型。269例病例中,血管造影表现为富血管型66例,占24.5%;等血管型60例,占22.3%;乏血管型143例,占53.2%。结论:乏血供是肝转移瘤血液供应的主要特征,血管造影不仅能反映肝脏转移瘤的供血特征,并能为选择血管性介入治疗的具体方法提出依据。
- 陈赜张志勇赵霄王兴东
- 关键词:肝脏转移性肿瘤介入放射学
-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菲尼治疗肝细胞癌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索拉菲尼与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外文数据库,收集TACE联合索拉菲尼对比TACE治疗HCC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12月20日。由两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STATA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Meta分析显示: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与单用TACE相比延长了疾病进展时间(P=0.001),但近期疗效、客观缓解率、总生存期、疾病控制率未改善(P>0.05)。TACE联合索拉非尼组手足皮肤反应、皮疹、脱发、腹泻、乏力以及高血压的发生率较单纯TACE高(P<0.05)。结论:TACE联合索拉非尼较单纯TACE有一定的临床获益,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尚需要更多高质量RCT进一步研究TACE联合索拉菲尼治疗HCC的疗效。
- 李恒张志勇赵红蕾王兴东李国柱梁涛
-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索拉菲尼肝细胞癌META分析
- 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大肠癌的观察(附68例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术前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大肠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68例大肠恶性肿瘤经术前介入灌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病理组织学疗效评价,总有效率94.1%,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是77.94%(53/68)、54.41%(37/68)。结论手术前应用经导管动脉介入化疗,可以提高大肠癌的临床治愈率及生存率。
- 张志勇柳永红陈赜王兴东
- 关键词:大肠癌区域动脉介入灌注化疗
- 儿童颈部淋巴管瘤的CT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颈部淋巴管瘤的CT表现和CT诊断价值。方法9例淋巴管瘤中6例为囊性淋巴管瘤,3例为海绵状淋巴管瘤。螺旋CT平扫9例,平扫同时增强扫描3例。结果淋巴管瘤在CT表现为颈部边界清晰的囊性肿物,位于颈动脉间隙或颈外侧间隙,有明显占位效应,沿邻近疏松组织间隙蔓延生长。囊性淋巴管瘤表现为水样密度,密度均匀,有分隔,囊性区无强化,囊壁及分隔轻度强化。海绵状淋巴管瘤密度不均,可见低密度背景下等密度或略高密度的点片状和条状结构,CT增强扫描特征为低密度区无强化,囊壁及分隔呈点状、条状、网格状强化。结论CT检查可清晰显示淋巴管瘤的位置、形态、大小和蔓延范围,依据其部位、内部结构和CT特点可作出准确的定性诊断。
- 王小琦刘晓东张志勇陈赜王兴东曹慧萍陈乃琴
-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平阳霉素和碘化油乳剂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肝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评价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和碘化油乳剂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21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男7例,女14例,瘤体直径6~20.8 cm。将导管超选择插入肝海绵状血管瘤供血动脉,注射平阳霉素和碘化油乳剂进行栓塞治疗,巨大肿瘤用明胶海绵条配合阻断供血动脉主干血流。根据肿瘤大小分别进行1~3次栓塞,术后3~6个月后复查。结果21例患者供血动脉栓塞均获得成功,达到血窦内碘化油聚集和瘤体血供截流的栓塞效果;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肝功能损害,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瘤体病灶内瘤状血管消失,随时间延长,瘤体逐渐缩小。结论平阳霉素和碘化油乳剂供血动脉栓塞应成为治疗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首选的治疗方案。
- 刘晓东王小琦张志勇王兴东陈赜
- 关键词:肝海绵状血管瘤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供血动脉栓塞
- ^(188)Re在介入治疗肝癌中的应用
- 2008年
- 肝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手术切除为首选方法,但是真正可以手术根治的原发性肝癌不到10%,因此,介入放射学经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成为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刘晓东王小琦董峰张晓文王兴东
- 关键词:^188RE介入治疗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不能手术切除介入放射学手术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