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峥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麻风
  • 3篇基因分型
  • 2篇麻风病
  • 2篇麻风分枝杆菌
  • 2篇麻风菌
  • 2篇菌株
  • 2篇分枝杆菌
  • 2篇杆菌
  • 1篇黏膜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酶链反应
  • 1篇酶链反应检测
  • 1篇聚合酶
  • 1篇聚合酶链反应
  • 1篇聚合酶链反应...
  • 1篇扩增
  • 1篇基因
  • 1篇基因扩增
  • 1篇计算机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昌市皮肤病...

作者

  • 5篇王峥
  • 4篇刘健
  • 4篇翁小满
  • 3篇李桓英
  • 2篇温艳
  • 2篇田秀君
  • 1篇陈小华
  • 1篇贺文
  • 1篇范建英

传媒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云南省丘北县麻风菌株基因分型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验证云南省丘北县麻风菌株与流行病学间的关联性。方法:对2003-2007年发现的106例新麻风患者菌株进行了6个VNTR位点分型,以系统发育树分析与流行病学的关联性。结果:丘北菌株依据(GTA)9等位基因型可分为两大菌群。第一枝由(GTA)9位点从9到13个重复数组成的A、B和C聚集株,主要分布在该县北部和西北部;第二枝由(GTA)9重复数高达20以上的D、E菌株组成,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南部。A至F聚集株内,至少有两个或以上有多个患者的家庭。第一菌群内患者间有明显的流行病学关联,但第二菌群内患者则缺乏关联性。结论:(GTA)9等位基因高度多态菌群来源与异质性的原因不清楚。以家庭和邻居关联的麻风病传播在丘北县很常见,有多个患者的家庭,感染菌株可能来自相同的传播链。
翁小满刘健王峥温艳洪炳和杨寿先VARALAKSHMI VISSA
关键词:麻风病麻风菌基因分型
鼻分泌物中麻风分枝杆菌的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及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鼻分泌物巾麻风分枝杆菌对麻风病传播的影响。方法对流行区患者与密切接触者在治疗前、后采用扩增重复序列片段套式PCR法,并对患者皮肤损伤组织与鼻分泌物麻风分枝杆菌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基因型进行比对。采用∥检验。结果常规PCR检测38例麻风病患者阳性率为47.4%,31例接触者和29例流行村一般人群阳性率为8.3%,套式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1.0%和40.0%。其中15份PCR阳性标本经DNA测序,确认鼻分泌物中有麻风分枝杆菌,而非流行区健康人鼻分泌物中无麻风分枝杆菌。未经治疗的多菌型与少菌型患者鼻分泌物中麻风分枝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分组及队列比较显示,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时,多菌型患者分泌物中麻风分枝杆菌阳性牢尢明显下降,但密切接触者治疗前后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皮肤损伤部位和鼻分泌物中的麻风分枝杆菌基因型一致。结论多菌型患者鼻分泌物排菌是导致高流行区接触者、一般人群易感原因。短期治疗不能阻断鼻排菌,提示早期发现和治疗对阻断麻风病的传播尤为重要。
王峥刘健潘江武杨寿先李桓英翁小满
关键词:麻风鼻黏膜聚合酶链反应基因扩增
深度残差网络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8
2019年
将北京市某医院职业健康监护体检者拍摄的DR图像,建立图像数据集,利用全卷积神经网络U-Net模型对图像两侧肺野进行分割提取,使用ResNet101模型进行学习和测试,用ROC曲线对不同方法的诊断准确性进行评价,用Kappa一致性检验对2名尘肺病诊断医师使用计算机辅助诊断前后的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基于深度残差网络——ResNet101可以对DR胸片尘肺病影像学改变进行比较准确的判定;基于ResNet的计算机辅助诊断可提高医师诊断尘肺病的准确性和不同诊断者之间的诊断一致性。
王峥贺文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诊断尘肺病
麻风分枝杆菌基因分型及其多个患者家庭内传播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在特定地区和时期内采用多位点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分析(MLVA)对麻风菌基因分型,以评价麻风病传播链。方法从云南省丘北县2002—2006年收集的患者皮损中提取麻风菌DNA,采用AC9、6-7,GTA9,AT17,AC8a,AT15,AT18七个VNTR位点的MLVA基因分型,观察不同基因型与地理分布的关系;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开展传播链的研究。结果(1)系统发育树分析揭示:依据GTA9等位基因型的变化,可分为GTA9位点为9,11-13,15-26,>26的A、B、C、D和E菌株。A菌株的GTA9等位基因型均为9,命名为A株。A株聚集分布在该县的北部,B株聚集分布在西北部,但C、D和E菌株基因型多变,散在分布。(2)该县北、西北部的5个高发家庭内的菌株为相同的A株。同一高发家庭内的患者,其菌株VNTR基因型一致或相似,但其他高发家庭之间的菌株基因型不相同。(3)在总菌株中,A菌株占有较高比例,且地理分布聚集,近期仍在传播。结论无论从家庭内或较小区域内收集菌株的分型结果显示,VNTR基因分型适合麻风菌分型和短传播链的研究。优势菌株或聚集株均为高发家系中发现的,因此推测高发家系可能作为乡村中的麻风菌的疫源和传染源。但需要较长时期证实A菌株是否为优势株。
刘健王峥温艳田秀君陈小华李桓英翁小满
关键词:麻风病分子流行病学基因分型传播链
云贵川三省麻风菌株基因分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了解云南、四川、贵州三省麻风菌株基因型的地理分布。方法:从云南省丘北县、四川省凉山州、贵州省兴义市分别采集59、21、31例麻风患者皮损活检,提取麻风菌DNA,对6-7、AC9、GTA9 3个数目可变的串联重复(variable-number tandem repeat,VNTR)位点的PCR产物测序,确定各位点重复序列数进行分型。结果:三省在6-7位点上有5种基因型,云南以7个拷贝的基因型为主,其它两地区的菌株在该位点的等位基因型为7、8、9,其分布无显著性差异。AC9位点上有4种基因型,三省均以8个拷贝的基因型为主。GTA9位点有非常明显的多样性。云南GTA9为9个拷贝的菌株占总菌株数的18.18%。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麻风菌的基因型与地理分布有关。但需要以更多的位点,了解以VNTR为主的基因分型能否应用于麻风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链的流行病学研究。
田秀君刘健王峥王定华范建英李桓英翁小满
关键词:麻风菌基因分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