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芝
- 作品数:15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北文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冷战后美国对华人权外交中公众舆论因素论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美国作为民意调查最频繁的国度,公众舆论被看作人权外交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冷战后公众对中美人权问题的态度及形成这种态度的原因,及分析公众舆论与人权外交的互动关系具有现实意义。
- 王泽芝聂军
- 关键词:公众舆论人权外交外交政策
- 抗战胜利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提振作用
- 2015年
- 抗战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兴盛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洗刷了持续百年中国屡遭外来侵略的民族耻辱,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华民族得以以昂扬独立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抗战胜利极大地提振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即捍卫了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唤醒了中华民族民主和独立意识,弘扬了中华民族团结意志和爱国精神;对于当下中国,它则开启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
- 龚天平王泽芝
- 关键词:抗日战争觉醒民族精神民族复兴
- 财富分配伦理:追寻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整合
- 2016年
- 财富分配伦理是经济伦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从内容上讲,它包含财富分配关系、财富分配价值原则和财富分配价值理想,内在地体现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双向互动关系,财富分配中的工具理性具有风险预警、制度安排功能,价值理性则具有规约导向与批判扬弃功能。追寻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符合财富分配伦理的内在要求与本质规定,强化市场型政府、遵循科学合理分配原则、树立科学发展观是重要举措。
- 王泽芝
- 关键词:财富分配伦理
- 论冷战后美国对华人权外交中的公众舆论因素被引量:1
- 2007年
- 公众舆论对外交政策的影响是美国对外政策政治学里最重要的课题。美国作为民意调查最频繁的国度,公众舆论被看作人权外交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主要分析冷战后公众对中美人权问题的态度及形成这种态度的原因,并进一步指出公众舆论与人权外交的互动关系。
- 王泽芝聂军
- 关键词:公众舆论人权外交关国
- 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16年
-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非常多,并且依赖网络的虚拟空间,形成燎原之势。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研究也成为热点问题。有关此论文达到了千篇以上。本文旨在总结学术界关于此领域的研究现状,对此问题的研究情况做一简单综述。
- 徐丹王泽芝
-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
- 伟大建党精神有机融入高校“大思政课”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 2023年
- 伟大建党精神蕴含丰富的理论意蕴和实践内涵,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机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对于深化育人理念、推进育人实践、提升课程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政治性与人民性的内在统一是有机融入的逻辑理路。就实践层面而言,整体性提升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是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思政课”的前提,理论教学讲深讲透讲活是伟大建党精神有机融入“大思政课”的根本,提高实践教学质效是伟大建党精神有机融入“大思政课”的关键。
- 王泽芝
- 关键词:逻辑
- 群体性冲突事件微博舆论引导范式的新思考
- 2017年
- 信息技术使人们不再局限于电视或广播了解社会,网络等新兴媒体扩大了社会事件的传播范围。社会事件借助微博裂变式的传播使其形成巨大的舆论效应,推动事件的进一步传播。由于微博使用人群较多而且传输信息便捷,无疑为扩大事件的受众面,在传播中极有可能引发群体性冲突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应建立有效的网络引导策略,引导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微博舆论走向正确的轨道。
- 王泽芝
- 关键词:范式
-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理性公众舆论的建构被引量:2
- 2012年
- 公众舆论对于政党及政府获取政治权威及执政合法性地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政府进行政治治理及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本文指出,公众舆论影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化解,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公众舆论主体呈现群体极化倾向和从众化特征,舆论客体呈现相对集中化特征。理性公众舆论具有信号灯预警功能和监督机制功能,有助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防范与化解。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理性公众舆论的建构可以通过三个方面的措施实现:健全网络管理制度,净化网络环境,提升公众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建构文化精英舆论引导,社会公众话语主导模式;加强舆论监督,建立政府、媒介与理性公众舆论三者健全的结合机制与互动机制。
- 王泽芝
-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公众舆论
- 冷战后中国视角下的印度与东盟关系发展探析
- 2010年
- 自印度"东向政策"制定、实施以来,印度与东盟在政治、经济、安全领域加强合作。印度与东盟双边关系的发展会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安全形势和外交产生影响。中国应积极客观地看待这种关系,趋利避害、把握机遇,利用中印关系中的东盟因素推动中印关系的发展。
- 王泽芝
- 印度与东盟关系发展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印度与东盟双方关系的发展既有单元层次的原因,如经济利益互补、政治上互相倚重、安全上互相借重;也有体系层面的原因,如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国际环境、外交对抗因素减弱、经济因素的地位上升、区域集团化的诱因等,这些都为双边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 王泽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