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凌云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加利福尼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工晶体眼内缝合植入21例
- 1998年
- 介绍人工晶体眼内缝合植入21例。其中老年性白内障6例,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二期植入1例,糖尿病性白内障2例。先天性白内障1例,外伤性白内障11例,平均年龄41.53岁。术后随访18位患者,随访时间1~6个月。手术方法采用美国产长直针聚丙烯线缝合固定人工晶体。术后效果满意,术后裸眼视力0.5以上11/18例(61.1%),未发生角膜失代偿、人工晶体脱位、黄斑囊样水肿。
- 王春芳李双农谢兆丰程凌云
- 关键词: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瞳孔中心移位及眼球旋转的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患者术前检查位(坐位)与术中体位(卧位)改变引起眼球旋转的规律及瞳孔中心移位的特点。方法LASIK手术患者285例(565眼),术前在暗室坐位自然瞳孔状态下,应用wavescan wavefrontTM system进行波前像差检查和虹膜纹理识别,在LASIK术中卧位应用激光机进行虹膜定位追踪手术,显示瞳孔中心移位(565眼)及眼球旋转(562眼)情况。结果术中565眼全部发生了瞳孔中心移位,双眼均以鼻上方移位明显。右眼平均移位距离为(0.33±0.25)mm,左眼平均移位距离为(0.34±0.27)mm。双眼平均移位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56眼(98.9%)发生眼球旋转,右眼平均旋转3.80°±3.95°,左眼平均旋转2.40°±2.95°,右眼旋转度数大于左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右眼外旋明显,左眼内外旋几率基本相当。结论LASIK术中眼球的旋转运动和瞳孔中心移位是普遍存在的,屈光手术医生应高度重视,在准分子激光手术中应注意眼球旋转及瞳孔中心移位所引起的偏中心切削和欠矫问题。
- 韩晓彦马自勤程凌云成霄黎
- 关键词:角膜磨镶术瞳孔中心移位眼球旋转
- 初次小梁切除术并用5-氟尿嘧啶的长期观察
- 1998年
- 目的评价初次小梁切除术后结膜下注射5-氟尿嘧啶的作用与安全性。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接受初次小梁切除术16例,作为治疗组于术后第一天开始接受结膜下5-Fu注射,每次5mg,共10次。对照组16例未接受结膜下注射。结果术前眼内压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出院时眼内压治疗组160±089kPa,对照组253±130kPa(P<005)。最后一次随访治疗组眼内压(273±100)kPa,对照组眼内压(347±103)kPa(P<005)。功能滤过泡形成率,治疗组75%,对照组375%(P<005)。并发症两组间无差异。结论:5-Fu可提高初次小梁切除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眼内压水平。
- 王春芳成霄黎程凌云李金龙
- 关键词:青光眼氟尿嘧啶小梁切开术
-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中间变异型一例被引量:1
- 1997年
-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中间变异型一例程凌云谢斌范雪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太原030001)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ICE)包括原发性虹膜萎缩、虹膜痣综合征及Chandler综合征。这3种病症国内都曾有过报导,其中原发性虹膜萎缩多见,Chandler综合征...
- 程凌云谢斌范雪定
- 关键词: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
- 初次小梁切除术应用丝裂霉素C的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丝裂霉素C(MMC)是继5-氟尿嘧啶(5-Fu)之后又一常用于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抗瘢痕形成的辅助药物,已被用于高危青光眼滤过手术,并取得良好效果〔1~3〕。由于MMC能抑制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在抑制球结膜下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同时,有时可导致结膜...
- 王春芳程凌云辛延峰郭霞
- 关键词: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辅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