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玉菲

作品数:54 被引量:242H指数:10
供职机构: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0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水利工程
  • 15篇农业科学
  • 11篇天文地球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3篇水资源
  • 12篇流域
  • 11篇河流域
  • 8篇绿洲
  • 7篇地下水
  • 7篇灌溉
  • 6篇生态
  • 6篇民勤绿洲
  • 5篇石羊河流域
  • 4篇信息系统
  • 4篇需水
  • 4篇水文
  • 4篇水资源管理
  • 4篇节水
  • 4篇节水灌溉
  • 3篇灾害
  • 3篇生态环境
  • 3篇生态需水
  • 3篇水利
  • 3篇水利发展

机构

  • 50篇甘肃省水利科...
  • 5篇兰州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疏勒河流域水...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4篇程玉菲
  • 35篇王军德
  • 26篇胡想全
  • 15篇李元红
  • 14篇金彦兆
  • 12篇李莉
  • 12篇孙栋元
  • 12篇卢书超
  • 11篇宋增芳
  • 7篇张新民
  • 6篇王以兵
  • 5篇刘佳莉
  • 5篇郑文燕
  • 5篇孟彤彤
  • 4篇丁林
  • 3篇王亚竹
  • 3篇席海洋
  • 3篇邓建伟
  • 3篇王根绪
  • 3篇姜有忠

传媒

  • 11篇人民黄河
  • 4篇中国农村水利...
  • 4篇冰川冻土
  • 3篇水文
  • 3篇水利规划与设...
  • 2篇高原气象
  • 2篇中国水利
  • 2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水利技术监督
  • 1篇陕西水利
  • 1篇水资源研究
  • 1篇节水灌溉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7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露天人饮供水管道冻结时间计算
2024年
农村人饮工程末梢管道冻胀问题是当前乃至今后面临的难题之一。考虑风速对管壁内外散热的影响,对热工原理公式加以改进。通过计算不同情景下管道自停水至断面结冰率为30%所需冻结时间,明晰管道冻结原理。结果表明:环境温度每降低1℃,DN20~50不保温管道冻结时间缩短5~12min。对保温管道而言,加厚保温层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但是相较于温度降低的幅度,效果逐渐减小。温度每降低1℃,保温层厚度每减少1mm,DN20~50管道冻结时间相应减少6~17min。可根据本次计算结果对管道冻结时间作出初步估计,从而更好指导生活实际。
陈娜娜程玉菲王军德
关键词:供水管道
甘肃省河东地区气象-水文干旱时空演变特征
2024年
干旱半干旱区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敏感和脆弱区,研究地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有助于成灾机理分析。甘肃省河东地区是我国典型干旱半干旱区,主要依靠自然降水维持农业生产,旱灾尤为突出。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和标准化径流指数探讨河东地区气象-水文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气象干旱多发生于春夏两季及陇东地区,较少发生季节型以上气象干旱;(2)水文干旱较气象干旱历时更长,多年尺度干旱时有发生;(3)不同季节气象-水文干旱滞时不同,春夏两季几乎无滞后,秋季约滞后1个月,冬季约滞后4个月;(4)陇中和陇东地区历史受灾/成灾面积较大。本研究可为干旱半干旱区的旱灾预警评估和旱灾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程玉菲刘德地陈文周婉邢姝颖
关键词: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干旱半干旱区
全渠道一体化测控闸门在昌马南干渠灌区的应用被引量:11
2018年
为了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率,实现灌区全渠道测控一体化闸门的联动与作物精量灌溉,疏勒河昌马南干渠灌区于2012年陆续引进澳大利亚潞碧垦公司全渠道测控一体化控制系统63套,该系统利用反馈与前馈联合控制技术,集流量测量与上下游水位、闸门为一体精确控制渠道内输水效率,使水位波动降至最低,确保所有农田灌溉供水的稳定。
宋增芳孙栋元胡想全程玉菲徐宝山张云亮
甘肃省水利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甘肃省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十分不均,水利发展受地域条件的影响非常显著。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甘肃省水利发展的影响因子分析模型,量化地研究了不同区域各因子的影响程度,探讨了水利发展制约因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甘肃省境内,内陆河流域的水资源量和用水结构是主要制约因素,黄河流域的水资源量和水利投资有限是主要影响因素,长江流域影响水利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缺乏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城乡供水保证率有待提高。
程玉菲李元红刘佳莉王军德
关键词:水利发展层次分析法
景泰川灌区灌水计划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4
2019年
针对甘肃省大中型灌区灌水计划制定信息化程度较低的现状,本研究选取景泰川灌区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灌区灌水计划的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景泰川灌区灌水计划信息系统设计结合目前灌区由农户、组(庄)、配水点、渠段、水管所、灌溉处等用水者和基层灌溉管理机构逐级审核并上报流程,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开发了景泰川灌区灌水计划信息PC端系统和手机APP系统,实现了灌溉管理处年度灌水计划制定的精确、快速和高效,为制定灌水计划及水量调度方案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农户、用水者协会和灌区水管理机构提供高效交互平台。
程玉菲胡想全宋增芳李莉
关键词:B/S架构J2EE平台
基于时间序列预测法的水利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法,采用指数曲线、修正指数曲线、对数曲线和乘幂曲线分析方法进行组合比选,根据各项指标的特点,结合国家、省级及区域宏观调控的影响以及变化趋势等因素,对甘肃水利发展规划目标指标体系6大类26项指标进行了近期2015年和远期2025年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可以预测甘肃省水利发展近、远期目标与任务动态区间,为甘肃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刘佳莉王军德程玉菲
关键词:时间序列法水利发展指标体系
青藏高原典型寒冻土壤对高寒生态系统变化的响应被引量:26
2006年
高寒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非常敏感,以青藏高原腹地的长江黄河源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多期遥感TM数据和生态样带调查数据,提出生态综合指数方法.应用土壤结构、组成与水理特性等物理指标和土壤化学性质与养分含量指标,系统分析了青藏高原典型寒冻土壤如钙积寒性干旱土、简育寒性干旱土、草毡寒冻雏形土以及简育寒冻雏形土等对高寒生态系统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化,主要高寒生态系统如高寒草甸、高寒草原以及高寒沼泽草甸等显著退化,寒冻土壤表层呈现明显粗粝化,草毡寒冻雏形土以及简育寒冻雏形土表层土壤细粒物质流失38.7%,土壤孔隙度和容重增加;高寒草甸土壤表层饱和导水率随综合生态指标值降低而急剧增大,当植被覆盖度<50%以后,土壤表层水分集聚现象不再存在,高寒草原土壤饱和导水率变化不明显;高寒草甸与高寒草原土壤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随生态指数减少而分别呈现抛物线和指数曲线形式减少.随着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加剧,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变化将可能导致寒冻土壤环境持续退化并对高原草地碳循环产生重要的影响.
王一博王根绪程玉菲李元寿
关键词:气候变化响应
民勤生态-经济型绿洲技术集成试验示范
张新民李元红王以兵雒天峰丁林金彦兆程玉菲刘佳莉胡想全姜有忠王朝阳李贵兰李斌孟彤彤王亚竹吴婕梁川王红霞潘丛斌
课题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民勤沙漠化防治与生态修复技术集成试验示范研究”第5课题。课题在深化研究了主栽作物休闲期土壤水分蒸发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干旱区小麦、玉米、辣椒、葵花等作物的免储水灌溉,进行注水播种技术、移栽垄作...
关键词: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
甘肃黄土高原区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综合评价被引量:3
2013年
根据甘肃黄土高原区城市雨洪资源利用实际情况,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由3个层次35个评估因子组成的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状况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状况评判标准和具体评价方法。评价结果显示,经济合理性对甘肃黄土高原区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影响最大,技术可行性和社会适应性次之,影响最小的是生态环境合理性。该4因素相互关联、共同影响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综合状况,且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孙栋元李元红金彦兆胡想全王军德程玉菲卢书超
关键词:黄土高原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
额济纳绿洲土壤入渗特征与土壤状况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土壤水分入渗是自然界水循环中的重要部分,土壤水分入渗与土壤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应用Guelph渗透仪测定了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的土壤饱和导水率,并分析比较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测得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额济纳绿洲的几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饱和导水率,其大小关系为:西戈壁>七道桥保护区沙枣林>二道桥胡杨林>林工站棉花地>二道桥柽柳林>梭梭苗圃地;通过因子的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影响土壤入渗的因子被归类为三个主成分,分别为土壤疏松程度因子、土壤水分因子、容重和阴阳离子总量因子,它们的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0.427%,其中粘粒质量分数因子对于土壤入渗的影响最大,土壤中阴阳离子总量因子和容重因子影响最小.
席海洋冯起程玉菲司建华常宗强苏永红郭瑞
关键词:额济纳绿洲土壤入渗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