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韬

作品数:37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政治法律
  • 12篇历史地理
  • 3篇文化科学
  • 3篇文学
  • 2篇军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8篇冷战
  • 11篇选译
  • 10篇档案
  • 7篇新闻
  • 6篇美国新闻
  • 6篇美国新闻处
  • 5篇政治
  • 5篇华人
  • 4篇政治发展
  • 4篇冷战史
  • 3篇东南亚华人
  • 3篇心理战
  • 3篇社会学
  • 3篇文化冷战
  • 3篇历史社会学
  • 3篇公共
  • 2篇电影
  • 2篇战后
  • 2篇政治秩序
  • 2篇秩序

机构

  • 32篇首都师范大学
  • 14篇北京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利兹大学

作者

  • 37篇翟韬
  • 2篇王睿恒

传媒

  • 13篇近现代国际关...
  • 4篇世界历史
  • 3篇史学集刊
  • 3篇美国研究
  • 2篇历史教学(下...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历史研究
  • 1篇史学月刊
  • 1篇东南亚研究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北大史学
  • 1篇国家人文历史
  • 1篇历史评论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11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代化理论与冷战政治——冷战国际史研究中一种新的学术潮流
2010年
2000年前后,作为"新冷战史"研究朝着更加深入方向发展的结果,探讨美国的现代化理论与冷战政治关系的学术潮流兴起。相关学者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从国家安全和学术生产的关系入手,来探究作为"冷战社会科学"的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历史上意识形态和国家建设的关系入手,探讨作为冷战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理论;结合现代化理论"社会工程"的特点和冷战的全球化趋势,研究作为冷战时期美国第三世界政策工具的现代化理论。这一学术潮流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的特性,契合了外交史研究国际化和文化转向的趋势,拓展和深化了冷战史研究。
翟韬
关键词:国际史社会工程第三世界国家艾森豪威尔科学史研究
公共信息委员会档案选译 六、来自西班牙大使馆的报告
2016年
本文件主要讲的关于公共信息委员会针对中立国的宣传。对西班牙的宣传很有代表性,这里主要涉及对中立国宣传的原因、主要宣传方式等内容。
高可攀(译)翟韬王一哲(校)
关键词:中立国大使馆
公共信息委员会档案选译 七、驻俄使馆致国务院的电报
2016年
本文件主要讲的是公共信息委员在十月革命之后向苏俄展开宣传的方针和做法,也零星涉及一些对德、奥宣传的信息。
弗朗西斯高可攀(译)翟韬王一哲(校)
关键词:苏俄使馆档案电报
战争信息署档案选译(三)
2018年
一、战争信息署对华长期宣传政策指令~①机密战争信息署海外分部第43号复印件华盛顿特区1945年1月15日对华长期政策指令(此为针对该国颁布的第一份长期指令)(一)范围这份政策声明旨在指导长期材料的准备工作,它们将在日占区和非日占区的中国人中间分发,包括满洲和台湾(对满洲和台湾的特别补充材料将在稍后发布).
王睿恒翟韬王兵杰高可攀(译)
关键词:美国人商业电影英国人
历史社会学被忽视和误解的重要一章:白鲁恂的危机与序列论研究
政治发展理论学术史通常认为,阿尔蒙德和其学术继承者白鲁恂提出了政治现代化理论;而亨廷顿在1968年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提出"强大政府论",终结了前者的主导地位。实际其中有诸般误解和谬误。实际情况是,首先阿尔蒙德的...
翟韬
关键词:亨廷顿政治发展政治秩序
美国史学史佳作、外交史学者必备——评曲升《美国外交史学转型研究(1970—2018)》
2020年
曲升教授最新著作《美国外交史学转型研究(1970-2018)》于2019年出版,是国内美国史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该书以美国外交史学转型为研究主题,系统地追溯了“新外交史学”(转型后的外交史学)在传统范式中的源头(第一、第二章),考察了学科转型的条件和动因——新社会史方法、国际关系理论的冲击和学术制度的准备(第三、第四、第五章)。
翟韬
关键词:国际关系理论史学转型美国史研究外交史
美国对东南亚华人宣传机构研究(1949——1964)被引量:3
2017年
美国对东南亚华侨华人的冷战意识形态宣传运动集中在1949年后到1960年代中期,它以香港和台北美国新闻处为主要宣传站点,以东南亚国家地区驻地美国新闻处为辅助宣传机构。在宣传机构的设置和组织运作方面,既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一方面,宣传站点(如香港美新处)内部结构和运作情况典型地体现了美国对外文宣工作中宣传和文化工作伦理的张力,也符合和反映了冷战时期美国宣传机构总体的演变态势:从综合媒介中心演变转型为心理战堡垒;另一方面,不同于其他站点,美国对东南亚华人主要宣传机构的运作状况,呈现出主要负责站点并不位于宣传对象所在地、而在外地"遥控指挥"的独特格局。1960年代中期,港台美新闻处开始退出对华侨宣传的核心地位,该群体主要由美国驻东南亚各国宣传站点负责。这体现出,对华侨问题的战略定位从中美关系转向美国与东南亚关系的范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1960年代美国对外战略视野逐渐摆脱两极化、形成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政策的趋势,还体现出美国已经产生了相应清晰的第三世界地缘政治概念。
翟韬
关键词:美国新闻处东南亚华人制度史
美国在第三世界涉华宣传的缘起和发展(1949-1969)被引量:1
2023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中国革命成功对周边国家的示范效应及其与日俱增的影响力,美国政府出台了反中反共的涉华宣传政策。1949—1953年是美国涉华外文宣传的“酝酿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新闻署和美国在远东的宣传部门启动了“报导中国项目”。该项目在1959—1969年全面开展,成为美国面向整个第三世界舆论报导和诋毁新中国的国际宣传项目。美国在第三世界的涉华外文宣传话语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攻击新中国为“红色帝国主义”,号召新独立国家团结在美国领导的“自由世界”之下,以此来消解和抵制新中国对民族解放运动的示范作用;二是宣传新中国不代表“未来潮流”,大肆攻击其“谎言和弱点”,并提出美国可以引领第三世界国家实现“现代化”,以此来削弱新中国建设和经济发展经验在新独立国家中的影响力。涉华宣传的主要话题集中反映了美国的第三世界观,对中国的认知在美国第三世界政策和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翟韬
关键词:冷战美中关系
公共信息委员会档案选译 一、编者说明(Editorial Note)
2016年
本文是《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17—1972:公共外交,第一次世界大战》(2014)的编者说明,是一篇关于公共信息委员会的总括性文章。主要谈了该委员会创立的目的、对外宣传的必要性、对外宣传的主要方式和手段等内容。
翟韬王一哲
公共信息委员会档案选译 二、公共信息委员会国外媒体处主任(普尔)致克里尔主席的一封信
2016年
这篇档案主要涉及对外宣传机构——国外媒体处(Foreign Press Bureau)的基本情况。负责人主要谈了对外开展媒体工作的重要性和相关服务改善的建议。其中多涉及对新民主国家的支持、对俄国的态度和对宣传本质的认识等内容。
欧内斯特·普尔王一哲(译)翟韬
关键词:档案媒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