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游 作品数:18 被引量:97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后疫情时代护理本科生正念水平对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及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调查后疫情时代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感现状,探讨护理本科生中正念水平对其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及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方法于疫情后期选取北京市某高等院校护理学院240名在读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生职业认同感量表、中文简洁版五因素正念度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感得分为(3.49±0.66)分,正念水平得分为(3.27±0.45)分,心理弹性得分(3.73±0.69)分,三者均互相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在后疫情时代护理本科生的职业认同感与正念水平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56.10%。结论正念水平对后疫情时代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感有直接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在后疫情时代护理本科生的职业认同感与正念水平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采取有效干预提高后疫情时代护理本科生的正念水平和心理弹性是增加其职业认同感的有效手段之一。 戴振威 苏小游 王浩 肖伟军 黄依漫 王欢 荆舒关键词:护理本科生 心理弹性 职业认同感 中介效应 群医学及全球健康研究进展及启示 被引量:2 2023年 全球健康是致力于改善全人类的健康水平,实现全球人人公平享有健康的一个跨学科、兼具研究和实践的新兴领域,主要为解决全球卫生资源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优先关注疾病负担指标。但是,以全球健康政治现实为导向的全球健康方案并不能完全解决包括健康不公平、资源浪费、医防割裂等客观问题,因此可以考虑以医学解决方案为导向的群医学理念来弥补全球健康领域的不足。但是,目前国内尚未形成群医学和全球健康两种理念有机结合的体系,本文对群医学及全球健康的研究进展及在初级卫生保健、慢性病、传染病、精神卫生领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供中国相关领域学者用以参考和借鉴,形成群医学及全球健康交叉领域的研究体系。政府应加大对群医学及全球健康研究的扶持和投入,形成群医学及全球健康研究合作网络,同时加强医学院与政治、外交、社会科学、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院校和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深化中国群医学及全球健康领域的研究。 戴振威 杨悦 付佳琪 陈旭 曲翌敏 王宇萍 李福建 韩志立 郭延军 乔友林 苏小游我国男男性行为人群中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的需求与建议 2023年 MSM是HPV感染与相关疾病发生的高危人群,四价和九价HPV疫苗能够为MSM提供有效的保护。本文综述了为MSM提供HPV疫苗接种的重要性,综合了关于MSM接种HPV疫苗的依据并提出建议:我国应加快HPV疫苗在男性中使用的适应症研究及审批;尽快为HIV阳性的MSM接种HPV疫苗;优先为≤26岁MSM接种HPV疫苗;在HPV疫苗资源充分的情况下,为>26岁的MSM进行补接种或机会性接种。采用这种接种策略能够为MSM提供保护,控制性病和艾滋病的传播。 刘昕 张菱 荆舒 吴奕锦 苏小游 乔友林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 人乳头瘤病毒 疫苗 HIV相关知识及预期污名化对男男性行为者抑郁的影响——基于潜在类别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背景中国男男性行为(MSM)者的抑郁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长期的抑郁症状不仅会对身体造成损害,还会增加自残、自杀等行为的发生,因此MSM者的抑郁问题亟待解决。目的探索MSM者抑郁的潜在类别,并进一步探究HIV相关知识及预期污名化对抑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20-12-16至2021-03-02通过同性社交软件Blued7.5平台选取1394例未感染HIV或感染状态未知的MSM者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HIV知识问卷、HIV预期污名量表、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10),对抑郁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抑郁类别与HIV相关知识及预期污名化的相关性。结果最终收回问卷1396份,有效问卷1394份,有效率为99.9%。以CES-D10的10个条目为外显指标,依次选取1~5个潜在类别模型对MSM者抑郁状况进行探索性潜在类别分析,最终选择含有4个类别的模型,各组的类别概率:“无明显抑郁”占40.1%,“可能存在抑郁风险”占21.6%,“可能存在轻微抑郁”占28.0%,“可能存在中至重度抑郁”占10.3%。为检验该分类的准确性,将根据CES-D10的截断值所判断的抑郁结果(0=无抑郁,1=存在抑郁)与潜在类别分析所得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0=无明显抑郁+可能存在抑郁风险,1=可能存在轻微抑郁+可能存在中至重度抑郁),结果显示Kappa=0.73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HIV相关知识(OR=0.926,P=0.001)、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OR=0.642,P=0.003)是可能存在抑郁风险的影响因素;HIV预期污名化(OR=1.594,P<0.001)、已婚(OR=0.593,P=0.026)是可能存在轻微抑郁的影响因素;高水平HIV相关知识(OR=0.935,P=0.026)、HIV预期污名化(OR=2.239,P<0.001)、无固定工作(OR=1.518,P=0.045)是可能存在中至重度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MSM者的抑郁具有明显的类别特征,本研究可为针对MSM者的抑郁状况施行精准� 戴振威 司明玉 吴奕锦 陈旭 付佳琪 黄依漫 王浩 肖伟军 于飞 米国栋 苏小游关键词:抑郁 男男性行为者 同性恋 领悟社会支持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护理本科生正念水平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调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现状,探讨正念水平、领悟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市某高等院校护理学院240名在读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简洁版五因素正念度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调查,使用SAS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使用Mplus软件检验中介效应。结果18.8%的护理本科生存在抑郁症状;27.9%的护理本科生存在焦虑症状;13.3%的护理本科生存在压力症状;31.7%的护理本科生睡眠质量欠佳。正念水平对睡眠障碍(β=-0.242,P<0.01)、压力(β=-0.397,P<0.01)、焦虑(β=-0.350,P<0.01)、抑郁(β=-0.484,P<0.01)均有直接影响,也可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对睡眠障碍(β=-0.171,P<0.01)、压力(β=-0.105,P=0.029)、焦虑(β=-0.102,P=0.034)、抑郁(β=-0.180,P<0.01)产生间接影响,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41.40%、20.92%、22.52%、37.19%。结论正念水平可以通过直接作用和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改善护理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护理教育者可考虑将正念减压训练融入日常教学中,并给予护理本科生足够的心理、情感支持和鼓励,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戴振威 苏小游 王浩 肖伟军 黄依漫 陈旭 荆舒 王欢关键词:护理本科生 领悟社会支持 中介效应 心理健康 农村地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背景糖尿病的发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在中老年人群中,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40%和10%,良好的血糖监测依从性可提高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但农村地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较差。目的调查河南省中牟县农村地区中老年T2DM患者血糖监测情况,探索影响其血糖监测依从性及监测次数的心理、行为因素,为后续开展针对性干预试验以提高农村中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监测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21-11-02—12选取河南省中牟县农村地区的中老年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调查患者的基本资料、血糖监测情况等,使用五条目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5)、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病人健康问卷(PHQ-9)和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DSMS)调查患者的正念水平、焦虑水平、抑郁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负二项回归分析探索中老年T2DM患者血糖监测及监测次数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回收问卷484份,录入问卷469份,有效回收率为96.9%。469例患者中,不能每月监测血糖者占58.8%(276/469),193例监测血糖者每月测量血糖的频次范围为1~60次,中位数为2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及负二项回归分析发现:存在抑郁(AOR=1.127,P=0.005)、高信息水平(AOR=0.133,P=0.023)、高动机水平(AOR=1.093,P=0.002)为血糖监测的促进因素,高年收入(AIRR=2.063,P<0.001)、过去1年内饮酒(AIRR=1.569,P=0.011)为血糖监测次数的促进因素;而近6个月吸烟(AOR=0.559,P=0.043)为血糖监测的阻碍因素;年龄>60岁(AIRR=0.668,P=0.024)为血糖监测次数的阻碍因素。结论农村地区中老年T2DM患者血糖监测状况较差,建议有关卫生部门加强血糖监测知识及技能等健康教育,对低收入人群提供医疗、财政等社会支持,提高血糖监测依从性,以 戴振威 张菱 张浩然 肖伟军 王浩 黄依漫 荆舒 陈旭 付佳琪 吴奕锦 高磊 苏小游关键词:中老年 农村人口 血糖自我监测 治疗依从性 疫情期间医务人员有效预防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揭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有效预防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升医务人员在疫情期间的防护能力。方法2020年2—3月,在多个省市向医务人员发放有效调查问卷863份。使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自行编制的人口学特征量表收集研究对象的信息。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利用Mplus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医务人员有效预防行为的直接及间接因素。结果863名医务人员有效预防行为得分为(50.18±4.99)分。焦虑与有效预防行为成弱的负相关(r=-0.139,P<0.05),积极应对方式、态度、感知严重性、行为技巧和领悟社会支持均与有效预防行为成弱的正相关(r=0.258、0.104、0.131、0.302、0.276,P<0.05)。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较好(χ2/df=2.829,CFI=0.931,TLI=0.920,RMSEA=0.046,SRMR=0.045)。领悟社会支持对有效预防行为有影响,其总效应(β=0.270)和直接效应(β=0.134)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应对方式可在领悟社会支持和有效预防行为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β=0.049,P=0.019),行为技巧可在领悟社会支持和有效预防行为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β=0.061,P=0.002),焦虑、态度、行为技巧可在领悟社会支持和有效预防行为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β=0.002,P=0.012),焦虑、感知严重性、行为技巧可在领悟社会支持和有效预防行为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β=-0.001,P=0.028),中介效应与总效应之比分别为0.181、0.226、0.007、-0.004(P<0.05)。结论通过提升医务人员的领悟社会支持、积极的态度和应对策略、提高医务人员的行为技巧,可以促进其采取有效的预防行为。 戴振威 司明玉 江宇 王文军 张希 顾晓芬 马莉 李静 张韶凯 任泽舫 乔友林 苏小游关键词:医务人员 疫情流行 结构方程模型 中介效应 50岁及以上男男性行为人群对性伴艾滋病病毒感染状态知晓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50岁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对性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态知晓比例及相关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借助同性社交软件进行网络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行为学及对性伴HIV感染状态知晓等信息。对最近一个男性性伴感染状态知晓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组间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37例≥50岁MSM中,知晓其最近一个男性性伴感染状态的比例仅为38.4%(398/1037),对最近一个男性性伴感染状态知晓情况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是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的0.660倍(95%CI=0.473~0.922,P=0.015);失业和在职者分别是退休者的0.537倍(95%CI=0.322~0.896,P=0.017)和0.663倍(95%CI=0.466~0.944,P=0.022);过去一年有≥2个男性性伴者是没有或仅有1个男性性伴者的0.433倍(95%CI=0.320~0.586,P<0.001);未进行过HIV检测者是进行过HIV检测者的0.544倍(95%CI=0.403~0.734,P<0.001);对HIV或艾滋病相关知识不知晓者是知晓者的0.636倍(95%CI=0.466~0.868,P=0.004);有性病感染史者是无性病感染史者的0.472倍(95%CI=0.349~0.637,P<0.001),同时,艾滋病污名化水平越高者其知晓性伴感染状态的可能性越低(OR=0.742,95%CI=0.604~0.912,P=0.005)。结论≥50岁MSM对性伴感染状态知晓比例较低。文化程度、职业状况、过去一年性伴数量、HIV检测、HIV或艾滋病相关知识、性病感染史及艾滋病污名化水平等均为性伴感染状态知晓的相关因素。 连隽 苏小游 陈新月 王文军 于飞 米国栋 刘远立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男男性行为人群 伦理视角下国际疫苗犹豫研究进展及启示 被引量:3 2022年 为梳理国际疫苗犹豫研究的发展脉络,以呈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以Web of Science收录疫苗犹豫为主题的1239篇文献为分析样本(1994年~2021年),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以挖掘疫苗犹豫研究的前沿热点,并分析由此产生的伦理问题。结果发现国际上疫苗犹豫相关研究热点包括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犹豫、父母对儿童接种疫苗犹豫、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犹豫等,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犹豫为代表的伦理问题较为突出。我国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疫苗犹豫研究的重视,并制定符合伦理的政策,从而提高我国群众疫苗接种率。 戴振威 陈旭 黄依漫 王浩 肖伟军 苏小游关键词:伦理 全球健康的历史演变及中文定义 被引量:17 2015年 在全球化背景下,公共卫生的问题变得日趋复杂。在国际上,全球健康开始逐步取代国际卫生和全球公共卫生,并成为公共卫生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术语。本文借鉴国际上对于“全球健康”定义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全球健康实践及多学科、多部门专家看法,总结了全球健康的中文定义,希望以此推动、促进中国全球健康事业的发展。 苏小游 梁晓晖 毛宗福 孙集宽 江宇 刘远立 任明辉关键词:世界卫生 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