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小敏

作品数:129 被引量:540H指数:13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5篇耐药
  • 35篇基因
  • 35篇杆菌
  • 34篇耐药性
  • 28篇不动杆菌
  • 27篇烧伤
  • 21篇基因研究
  • 17篇耐药基因
  • 17篇鲍曼不动杆菌
  • 16篇药物
  • 16篇内酰胺酶
  • 15篇单胞菌
  • 15篇铜绿
  • 15篇细菌
  • 15篇假单胞菌
  • 14篇铜绿假单胞
  • 14篇铜绿假单胞菌
  • 13篇内酰胺
  • 11篇球菌
  • 11篇菌药

机构

  • 127篇宁波市第二医...
  • 10篇无锡市克隆遗...
  • 7篇宁波市医疗中...
  • 5篇宁波市疾病预...
  • 5篇宁波大学医学...
  • 2篇宁波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129篇许小敏
  • 39篇陈琳
  • 16篇范友芬
  • 16篇蔡挺
  • 16篇许兆军
  • 14篇胡锡浩
  • 14篇张顺
  • 12篇刘鹏
  • 11篇冯伟云
  • 9篇吴灵萍
  • 9篇糜祖煌
  • 9篇罗群
  • 7篇毛联钢
  • 6篇陈童恩
  • 6篇张民权
  • 5篇陈培服
  • 5篇蔡珂丹
  • 5篇廖萍华
  • 5篇杨小燕
  • 4篇陈洁

传媒

  • 3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2篇现代实用医学
  • 8篇中国卫生检验...
  • 4篇中华烧伤杂志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宁波医学
  • 3篇国际流行病学...
  • 3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12篇2016
  • 9篇2015
  • 18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12篇2009
  • 3篇2008
  • 16篇2007
  • 1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体外产物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生长和破坏生物膜的研究
目的观察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体外产物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生长和破坏生物膜效果。方法用交叉条带实验方法检测了铜绿假单胞菌对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抑制活性;采用银染法快速鉴定、观察BF形态。结果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表皮葡萄球菌体外...
许兆军张玉楚王春英陈童恩刘鹏杨群蔡挺许小敏冯伟云
关键词: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抑菌率
文献传递
烧伤病房中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性的调查
<正>我院烧伤科在1995年一年间从烧伤病人创面中分离到73株铜绿假单胞菌,同时测定对 14种抗生素的敏感试验,发现47株对≥6种抗生耐药,多重耐药率为64.38%。为进一步分析多重耐药性发生的原因,我们对病房内空气、床...
张民权许小敏廖萍华
文献传递
医院获得性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分析61株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61株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标本主要分布在ICU、呼吸、烧伤和神经内科,以痰液和血液分离株为主。药敏结果显示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对-内酰胺类的耐药率非常高,其中头孢吡肟60.66%、亚胺培南81.97%,其他均为90%以上;氟喹诺酮类耐药率较低(31%~32.79%)。酶复合抑制剂的的耐药率最低,未发现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菌株。结论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率高,应引起临床和微生物实验室高度重视。
方志敏许小敏
关键词: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药物耐受性
单一腹膜透析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透析中心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79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耐药性及其转归。结果腹透液培养阳性49例次,阳性率为62.0%。致病菌中革兰氏阳性球菌30例次,革兰氏阴性杆菌12例次,革兰氏阳性杆菌2例次,真菌5例次。革兰氏阳性菌耐药率依次为苯唑西林(66.7%)、青霉素G(63.3%)、头孢唑啉(57.1%)和头孢噻肟(44.4%),耐药率最低者为万古霉素(0.0%)和利奈唑烷(0.0%)。革兰氏阴性菌中耐药率依次为氨苄西林(66.7%)、头孢呋辛钠(55.6%)和头孢噻肟(44.4%),耐药率最低者为哌拉西彬他唑巴坦(0.0%)、美罗培南(0.0%)和丁胺卡那(0.0%)。79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中,治愈70例次,治愈率为88.6%,死亡6例,拔管改血液透析治疗3例,退出率为11.4%。结论透出液培养阳性率低,需进一步规范留取方法,改进培养技术。革兰氏阳性菌仍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该致病菌对头孢唑啉及头孢他啶耐药率较高。真菌及革兰氏阴性菌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退出的主要原因之一。
柴凌雄罗群许俊福吴灵萍吴丹朱蓓霞许小敏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致病菌
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以更好地指导烧伤患者安全的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3月医院收治的10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无菌棉拭子采集患者创面分泌物或者手术中取痂下坏死组织,采用GPI生化鉴定卡以及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病原菌,体外的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进行,结果判断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制定的标准。结果 100例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52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00株、铜绿假单胞菌200株、鲍氏不动杆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各10株,分别占57.7%、38.5%、1.9%、1.9%;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磺胺嘧啶银、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他啶敏感率分别为78.5%、96.0%、83.0%、78.5%,鲍氏不动杆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分别为70.0%、60.0%、5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磺胺嘧啶银的敏感率分别为95.7%、85.0%、71.3%,表皮葡萄球菌则对万古霉素和头孢他啶的敏感率分别为90.0%、80.0%。结论烧伤患者存在多种感染,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低,因此,应当加强烧伤患者的病原菌耐药检测,指导烧伤患者安全使用抗菌药物,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陈粹范友芬邬薇薇许小敏杨冬
关键词:烧伤病原菌敏感性
近3年烧伤病房细菌耐药性监测回顾
细菌耐药性监测对准确掌握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04年至2006年住院患者的主要致病菌耐药性的监测情况进行了回顾。
范友芬许小敏
关键词:烧伤治疗创面感染细菌耐药
文献传递
加强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后的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加强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评价管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 年1 月1 日至11 月30 日我院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前后出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经济学效益、患者...
陈琳杨小燕许小敏孙一民蔡挺胡耀仁顾吉娜曾呈军
关键词: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病死率
两所三级医院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耐药元件检测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两所医院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表型及耐药元件的差异,了解两所医院鲍氏不动杆菌耐药表型及分子流行病学特性。方法收集2011年1-12月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39株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其中A1~A19号株分离自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A院),B1~B20号株分离自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B院);先用16S^23SrDNA鲍氏不动杆菌种特异PCR扩增做菌种的分子鉴定,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析33种β-内酰胺酶基因、8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6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12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2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作用靶位基因,测得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UPGMA法)。结果 A院菌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仍有较高的敏感性,B院菌株对常用药物均耐药;A院19株菌株均检出β-内酰胺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作用靶位基因均存在突变,只有14株菌株未检出氨基糖苷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B院20株菌株均检出β-内酰胺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作用靶位基因均存在突变;两所医院菌株耐药元件检测结果的样本聚类分析显示:A、B两所医院的菌株因检出基因不同则分成两簇,A院的14株为同一克隆,而B院的20株为同一克隆。结论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导获得性耐药基因可在细菌间传播,两所医院菌株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一一对应,A院5株菌的表型与B院20株菌相同,但获得性耐药基因检测结果不同。
许小敏蔡培泉胡锡浩冯伟云梁珊燕糜祖煌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获得性耐药基因可移动遗传元件分子鉴定
厄他培南引入医院后对抗菌药物使用及细菌耐药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分析厄他培南引入医院后对抗菌药物使用及细菌耐药性变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2022年2月28日宁波市第二医院全院出院患者临床资料。以2020年1月医院引入厄他培南为节点,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为引入前组,2020年1月1日-2022年2月28日为引入后组,分析两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细菌耐药性变化。结果 厄他培南引入后组第2类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较引入前升高(P<0.05),但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三四代头孢菌素AUD较引入前下降(P<0.05)。总的抗菌药物AUD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CRPA)检出率、耐三代头孢菌素肠杆菌的检出率、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检出率分别较前下降(P<0.05)。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CRE)检出率、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氏不动杆菌(CRA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CRPA检出强度、CRE检出强度、CRAB检出强度、产ESBLs肠杆菌检出强度无统计学差异。耐三代头孢菌素肠杆菌检出强度、MRSA检出强度较引入前升高(P<0.05)。结论 厄他培南引入后可以显著减少喹诺酮类药物及三四代头孢菌素的使用,且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没有升高。
杨小燕陈琳孙一民许小敏杨毓芳顾吉娜曾呈军潘丹美曹红超钱勤斌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药物厄他培南
烧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检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及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出现的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株(P seudomonas aeruginosa,PA),成了医院内感染,甚至大规模爆发流行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常在烧伤病房、ICU引起流行。因此,...
胡锡浩许小敏金春光陈丽娜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