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会欣
- 作品数:27 被引量:115H指数:7
-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丹参酮ⅡA对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致伤ECV-304细胞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致伤ECV-304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按空白对照组、血瘀证组、TanⅡA40、20、10、5μg/mL组分组,MTT法检测ECV-304活性。结果:24h和48h血瘀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1);24h和48h TanⅡA 10μg/mL组与血瘀组比较,细胞活性显著增强(P<0.05,或P<0.01)。结论: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可以损伤内皮细胞,丹参酮ⅡA对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 胡小勤陈利国贾会欣彭志允张竞之
- 关键词:血瘀证ECV-304病证结合
- 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狭窄与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狭窄与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96例经超声检查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狭窄组,选择同期在大庆社区接受脑卒中筛查的健康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颈动脉情况,对存在颈动脉狭窄者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测试,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狭窄程度组之间MMSE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31,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与MMSE评分的相关系数(r=0.755,P=0.021<0.05)。结论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认知障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
- 李玲玲耿志伟贾会欣齐晓宇赵依娜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老年认知功能障碍
- 《黄帝内经》中的楚地方言简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由于《黄帝内经》非成于一时一人之手,在其语言文字上也不可避免的带上一些时代、地域特征。从《黄帝内经》的楚地方言角度入手,对该书中一些文字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医早期理论的民族性、地域性找出语言学证据。
- 贾会欣李玲玲
- 关键词:黄帝内经方言
- 黄芪多糖对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形态学、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C)形态学、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损伤的HUVEC-C分别用不同浓度的APS含药血清干预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其活性。结果:APS呈剂量依赖性升高损伤的细胞OD值,且随着药物组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形态趋向正常细胞。结论:APS能够抵抗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中有害因子对HUVEC-C的损伤作用,能增强细胞的活性和维持细胞的形态结构,并呈剂量依赖性。
- 张竞之陈利国贾会欣胡小勤
- 关键词:高血压血瘀证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黄芪多糖
- 唑来膦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给予唑来膦酸的治疗,观察及分析治疗后的临床指标,评价唑来膦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所有患者均静脉输注5 mg唑来膦酸注射液,第6、12个月回访,复查DXA、ESR、血清RF、CRP,以及通过FRAX计算未来10年的髋部骨折概率。结果腰3、Ward区、大转子、股骨颈12个月时BMD与治疗前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余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存在提高的趋势。未口服激素的RA病人在12个月时髋骨骨折概率与治疗前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合并OP的RA病人在应用唑来膦酸后,随着治疗的进行,炎性指标下降,病情活动评分下降,血沉和C反应蛋白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唑来膦酸能在短期内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骨质量,提高骨密度,减低骨折概率,并对类风湿病情活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王倩陈昉王暖凤贾会欣
- 关键词:唑来膦酸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症FRAX
- 《黄帝内经》的时空病理观被引量:2
- 2007年
- 《黄帝内经》中"人与天地相参"说的实质是指人体的生理过程、病理变化是以时间的形式,按照一定的方向和顺序而发生发展变化的,实际就是中医时空观的观点。《黄帝内经》在阐述人的病理变化时也充分体现了时空观点。
- 贾会欣陈利国
- 关键词:黄帝内经疾病节律
- 通络化瘀方对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甲襞微循环及外周血Th17/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系统性硬化症是临床常见的免疫系统疾病病,常规治疗疗效欠佳。本文采用中药汤剂治疗系统性硬化所致血管病变。方法 2015年1月纳入19例健康成年人,19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前者作为对照组,后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给予通络化瘀方口服,每日一剂,分早晚2次服用,用药3个月,每1个月随访一次监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以及甲襞微循环(NVC)观察血管变化。同时检测Th17/Treg细胞含量及比例。结果总结观察指标,说明用药前后患者甲襞微循环改善,Th17/Treg细胞失衡状态得到改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本项目组通过理论研究及分子细胞学实验,验证了通脉化瘀方能改善SSc患者的甲襞微循环部分指标并调整Th17/Treg细胞失衡状态。
- 孙妍贾会欣
- 关键词:系统性硬化症甲襞微循环
- 黄芪多糖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致伤血管内皮细胞TLR4、NF-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S)对TLR-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用10%的高血压病患者及健康人血清干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C)24h,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LR4mRNA表达。不同浓度的APS干预脂多糖(LPS)诱导的HUVEC-CTLR4表达(24h)及核转录因子(NF-κB)活化(2h),PCR法检测TLR4mRNA及NF-κB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Western-blot)技术检测TLR4蛋白及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血清作用24h后,高血压病组TLR4mRNA的表达较健康组增高(P<0.01)。APS可呈剂量依赖性减少LPS诱导的TLR4mRNA高表达,抑制LPS诱导的TLR4蛋白高表达和IκBα蛋白的降解(P<0.05,P<0.01,P<0.001)。结论 TLR-NF-κB信号途径介导的炎症反应和免疫紊乱是高血压病血管内皮损伤的机制之一,APS可通过抑制其表达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 张竞之陈利国胡小勤贾会欣
- 关键词:高血压病血管内皮细胞TOLL样受体4黄芪多糖
- 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
-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形态、DNA及相关功能的影响,探讨上述病理变化的原因及在高血压病、血瘀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15%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干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4...
- 贾会欣
- 关键词:高血压病血瘀证非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DNA损伤
- 文献传递
- 黄芪多糖对原发性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1年
- 目的以TLR-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角度,探讨高血压病血瘀证的形成机制及黄芪多糖的干预作用。方法 80例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辨证分为血瘀证组40例、非血瘀证组40例,另选健康志愿者(健康组)30例,收集各组受试者血清,实时PCR法测Toll样受体4(TLR4) mRNA表达。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APS)干预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TLR4表达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化,PCR法测TLR4、抑制性κBα(I-κBa)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TLR4蛋白及I-κBa蛋白的表达。结果 TLR4 mRNA在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的表达明显高于康健组(P<0.01),血瘀证组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P<0.01);LPS诱导组TLR4 mRNA表达明显高于康健组、I-κBa mRNA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APS大、中、小剂量组与LPS诱导组比较,TLR4、I-κBa mRNA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APS大、中、小剂量组之间TLR4、I-κBa mRNA表达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血瘀证患者较非血瘀证患者存在着更为严重的炎症反应和免疫紊乱,TLR-NF-κB信号途径介导的炎症反应和免疫紊乱是高血压病血瘀证形成的机制之一。
- 张竞之陈利国胡小勤贾会欣
- 关键词:高血压病血瘀证黄芪多糖脂多糖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