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楠楠
- 作品数:9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冠状动脉内可吸收的镁合金支架被引量:7
- 2012年
- 背景:目前以钴铬合金为基础的冠状动脉内药物洗脱支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亚急性血栓形成和再狭窄问题,于是生物可吸收支架成为关注的焦点。目的:评估自行设计制作冠状动脉内可吸收镁合金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5只犬均于冠状动脉和/或股动脉置入可吸收镁合金支架1枚,分别于支架置入后24h、3d、5d、1周、2周、3周、4周(n=5)复查冠状动脉及血管造影后取材,分离支架段血管行组织病理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测量内弹力板面积、管腔面积、内膜增生面积及内膜增生面积百分比。结果与结论:51枚支架成功置入35只犬的冠状动脉和股动脉,支架置入后不同时点各组冠状动脉及股动脉造影均证实管腔通畅,无狭窄病变,无血栓形成,置入后1周左右支架完全降解。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支架置入后2周开始出现轻微内膜增生,内膜增生面积百分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高。提示自行研发的冠状动脉内可吸收镁合金支架1周内降解,置入早期未见明显炎症反应及血栓形成,再狭窄程度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有效。
- 王萍雷力成王丽丽王汝鹏陈丽丽崔淯夏刘延王爽杨诺徐桂玉赵楠楠昌红高丽王尔德吴坤崔福斋杨静罄朱锦文杨水祥
- 关键词:冠状动脉生物材料
- 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观察盐酸伊伐布雷定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S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入选本院门诊就诊(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的24例SAP患者,随机、双盲分为盐酸伊伐布雷定组和阿替洛尔组,每组各12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静息及最大运动量时心率水平、心绞痛发作次数、运动耐量的变化.结果 ①盐酸伊伐布雷定组的静息心率治疗前后分别为(75.4±2.5)次/min和(63.7±3.3)次/min(P<0.05),最大运动量心率由治疗前(122.8±4.6)次/min降低至(105.4±5.1)次/min(P<0.05);阿替洛尔组治疗后的静息心率由(74.8±3.6)次/min降低至(64.5±4.1)次/min (P<0.05),最大运动量心率由(127.5±5.3)次/min降低至(114.8±6.4)次/min(P<0.05).静息心率两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盐酸伊伐布雷定降低最大运动量时心率优于阿替洛尔组(P<0.05).②盐酸伊伐布雷定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由(3.45±1.24)次/周减少至(1.87±1.31)次/周(P<0.05),心绞痛持续时间由(7.55±3.88)min缩短为(2.13±4.11)min(P<0.05);阿替洛尔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由(3.61±1.41)次/周减少至(2.11±1.53)次/周(P<0.05),心绞痛持续时间由(8.01±3.24)min缩短为(2.75±3.37)min(P<0.05).两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③运动耐量方面,盐酸伊伐布雷定组服药前为(368.65±122.32)s,服药12周后增加至(501.39±131.63)s(P<0.05);阿替洛尔组服药前为(371.35± 113.45)s,服药12周后增加至(467.49± 142.54)s,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伐布雷定同阿替洛尔一样可显著降低SAP患者心率、减少心绞痛发作,增加运动耐量,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
- 赵楠楠徐郡玲杨水祥
- 关键词:伊伐布雷定阿替洛尔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 高龄ULMCA病变患者PCI治疗临床疗效随访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ULMCA)病变高龄(≥75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行PCI的ULMCA病变的高龄患者共85例,与同期行PCI的非高龄(<75岁)ULMCA病变患者进行比较其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差异。结果:平均随访(16±5)月,两组临床基线资料上,高龄组与非高龄组比较,高血压、陈旧心肌梗死、陈旧脑梗死、慢性肾衰竭比例更高(P均<0.05),左室射血分数更低(P<0.05),EuroSCORE积分和SYNTAX积分更高(P<0.05),但糖尿病比例更低(P<0.05),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PCI,高龄组单支架术应用更多(P<0.05),随访研究结果示,高龄组的MACE事件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LMCA病变的高龄患者行PCI的短、中期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可以接受。
- 叶慧明彭建军任利辉雷力成王佐岩赵楠楠
- 关键词:高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100例CHF患者,纽约心功能(NYHA)分级Ⅱ至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50%,按照是否使用他汀类药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LVEF、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变化及1年内住院次数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使用他汀药物治疗后LVESD低于对照组[(50.12±4.67)mm vs(54.89±4.53)mm],LVEDD低于对照组[(65.31±3.82)mm vs(68.59±4.58)mm],LVEF高于对照组[(49.52±4.52)%vs(44.21±5.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RP、LDL-C及NT-pro BNP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1年内观察组住院次数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心血管疾病为基础疾病的CHF患者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可明显获益。
- 赵楠楠刘颖萍王志男晋斌王萍杨水祥任利辉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他汀类药物多效性
- 房颤射频消融术逆转冠状窦血miRNA异常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探讨房颤射频消融手术(RFA)终止房颤后患者冠状窦血miRNA的变化,试图发现真正起调控作用的miRNA,以揭示房颤的机制及可能的干预靶点.方法 选择30例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各10例),健康体检者1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射频消融术前分别取冠状窦血和外周血,术后3个月取外周血,使用miRNA芯片进行全基因组miRNA表达谱微阵列分析,Real-time PCR对miRNA结果进行验证,并通过mirbase、miranda、targetscan数据库行靶基因分析,对重要miRNA进行双荧光素酶结合实验.结果 房颤射频消融术前患者冠状窦血与自身外周血比较,共有142种miRNA表达差异,其中6种显著上调、8种下调(P<0.05).射频消融术后外周血较术前上调的6种miRNA中分别有3种表达上调和下调,其中miR-1266下调-204.17倍;较术前下调的8种miRNA中,有7种再下调,其中miR-3664-5p下调-44.66倍.荧光素酶结合实验证实SCN5A是miR-1266的直接靶基因,CACNA1C是miR-4279的直接靶基因.结论 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可逆转患者冠状窦血miRNA的调控异常,冠状窦血miRNA的表达差异可直接反映房颤时心肌miRNA的表达状况.MiR-1266有可能成为未来房颤干预的靶点.
- 徐桂玉赵楠楠杨水祥
- 关键词:射频消融微小RNA
- 窦房结病与房颤之间发病的关系
- 2015年
- 窦房结病变(SND)和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实践中的两大难点。过去一项包含100例SND患者的研究表明,有高达53%的AF发生率。近年来的研究提示,这两种常见心律失常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本文回顾了这方面的进展。
- 赵楠楠杨水祥
- 关键词:窦房结病变心房颤动
- 心房颤动患者冠状窦血小分子RNA表达差异与价值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冠状窦血小分子RNA(microRNA,miRNA)表达差异及其调控房颤的机制,早期预警诊断和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择15例房颤患者作为房颤组,其中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各5例,选择健康体检者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导管射频消融术前和术中分别取外周血和冠状窦血,使用miRNA芯片进行全基因组miRNA表达谱微阵列分析,Volcano Plot法获得差异表达miRNA,通过mirbase、miranda、targetscan数据库进行靶基因分析。结果房颤组自身冠状窦血与外周血比较,有14个miRNA表达差异显著,其中6个表达上调:miR-1266、miR-4279、miR-4787-5p、miR-4666a-3p、kshv-miR-K12-6-3p、miR-3150a-5p;8个表达下调:miR-892a、miR-3149、miR-3171、miR-3664-5p、miR-3591-3p、miR-4423-5p、miR-4473、miR-574-3p。miR-1266在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均明显升高,而miR-3171则显著降低。房颤组冠状窦血和外周血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iRNA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房颤患者冠状窦血更能反映心脏miRNA的代谢与调控状况;外周血miR-3171、miR-892a、miR-3149在房颤发生早期出现,且持续差异表达,有可能成为房颤诊断的标记物;miR-1266、miR-4279、miR-4666a-3p有可能成为未来房颤治疗的干预靶点。
- 徐桂玉赵楠楠王佐岩关付王萍王汝鹏苏迎岳语喃杨水祥
- 关键词:心房颤动微RNAS冠状动脉循环微阵列分析
- 房颤射频消融对冠状窦血mi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房颤射频消融手术(RFA)对房颤患者冠状窦血mi RNAs表达的影响,以揭示房颤发生发展的机制并寻找可能的mi RNAs干预靶点。方法选择30例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患者(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各10例),以同期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射频消融术前分别取冠状窦血和外周血,术后3个月取外周血,应用mi RNAs芯片进行全基因组mi RNAs表达谱微阵列分析,Real-time PCR对冠状窦血差异表达的主要调控mi RNAs结果进行验证,通过mirbase、miranda、targetscan数据库进行靶基因分析,并对重要mi RNAs进行双荧光素酶结合实验,分析验证靶基因。结果房颤患者术前冠状窦血与自身外周血比较,共有142种mi RNAs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其中6种表达上调,8种表达下调(P<0.05)。射频消融术后外周血再与自身术前外周血比较,术前上调的6种mi RNAs中,分别有3种表达上调和下调,其中mi R-1266下调–204.17倍,术前下调的8种mi RNAs中,术后7种继续下调,其中mi R-3664-5p下调–44.66倍,仅mi R-574-3p上调5.25倍。荧光素酶结合实验证实SCN5A是mi R-1266的直接靶基因,而CACNA1C是mi R-4279的直接靶基因。结论冠状窦血mi RNAs的表达差异能直接反映房颤发作时心肌mi RNAs的调控状况。房颤射频消融手术逆转或改变了术前冠状窦血显著改变的mi RNAs表达异常。手术前后表达差异幅度较大和同时调控多个离子通道蛋白的mi RNAs如mi R-1266有可能成为未来房颤干预的靶点。
- 雷力成崔淯夏徐桂玉赵楠楠王汝朋岳语喃杨水祥
-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微RNAS离子通道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后的长期死亡率比较被引量:37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的心肌梗死(STEMI)与ST段抬高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早期PCI治疗后长期死亡率的不同。方法 2007年4月至2011年12月入住北京世纪坛医院的明确诊断STEMI患者266名,NSTE-ACS患者140名,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置入药物涂层支架。所有患者随访1~4年,对患者的短期及长期死亡率进行统计学的分析比较。结果与STEMI患者相比,NSTE-ACS组更多患者具有心血管的高危因素并伴有多支血管病变,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4年累计死亡率以STEMI患者明显增高(HR1.496,95%CI 1.019~2.197)。而在6个月到4年之间的累计死亡率以NSTE-ACS略高(HR 1.173,95%CI 0.758~1.8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PCI术后,与NSTE-ACS患者相比,由于STEMI患者早期死亡率明显增高所以导致其长期生存更差。而6个月到4年之间NSTE-ACS患者的死亡率略高。
- 任利辉叶慧明曹世长王萍赵楠楠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