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秀东
- 作品数:26 被引量:80H指数:7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华南中新世中-晚期的古植被及古海拔重建:来自台湾苗栗地区的孢粉学证据
- 本研究选取台湾西北部苗栗出磺坑剖面进行孢粉学分析,揭示并重建了中国东南部中新世中-晚期(~14.4-5.5Ma)的古植被、古海拔演变。孢粉结果显示,高山针叶类花粉大量出现,如铁杉(1.49-38.5%,平均18.0%)和...
- 郝秀东翁成郁黄奇瑜欧阳绪红
- 关键词:中新世
- 文献传递
- 重庆南平喀斯特石漠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表土孢粉组合特征
- 喀斯特石漠化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是人类强烈干扰的环境,其土层浅薄,分布不连续,质地较粘重,水分较差,普遍缺乏C层,稳定性差,常处于负增长状态,与缓慢的成土速率相比,具有不可再生性。长期以来,喀斯特石漠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
- 郝秀东欧阳绪红谢世友
- 关键词:表土孢粉组合石漠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
- 重庆南平喀斯特石漠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表土孢粉组合特征被引量:1
- 2011年
- 重庆南平喀斯特石漠化地区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33个表土和苔藓样品的孢粉分析表明:(1)研究区植物孢粉共由50科属组成,以草本和蕨类植物占据优势(除次生马尾松林、次生柳杉林和桃树林外),含量为38.84%~86.56%,其次是乔木(主要为马尾松),含量为13.42%~59.40%,灌木植物花粉含量最低,为0.00%~12.50%,显示该区植被退化严重;(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花粉类型丰富度差别不明显,物种多样性主要表现为乔木和灌木植物种类的变化,草本和蕨类基本保持不变;(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表土孢粉组合差别明显,与其相应的实际植被情况大致相同,基本反映了石漠化地区现代植被的基本状况;(4)随着土地利用强度的增加,表土孢粉组合中乔灌木花粉含量和种类越少,草本和蕨类植物孢粉含量越多,且以耕地杂草为主。因此,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是对喀斯特石漠化区次生植被及其表土孢粉组合的主要影响因素。
- 郝秀东欧阳绪红谢世友
- 关键词:表土孢粉组合石漠化土地利用方式
- 岩溶山区和石漠化区表土孢粉组合的差异性——以重庆市南川区为例被引量:5
- 2011年
- 通过对重庆市南川区岩溶山区和石漠化区14个不同植被类型的表土调查和采样,以研究该区表土孢粉组合特征的差异性。结果显示:(1)岩溶山区的表土孢粉组合中以乔木花粉为优势,含量为34.38%—63.39%,其次是草本和蕨类植物的孢粉,含量为32.04%—58.18%,灌木花粉含量最小,为6.08%—29.77%,沼生草本也有少量,仅为0.14%,这与当地的现代植被基本相同;(2)石漠化地区的表土孢粉组合以草本和蕨类植物孢粉占优势,含量为46.40%—76.47%,其次是乔木花粉(主要为马尾松),含量为17.73%—46.84%,灌木花粉含量最小,为5.79%—12.50%,说明其植被退化严重;(3)石漠化区的表土孢粉组合中有很多喜钙性、旱生性、石生性植物,对生态恢复和重建有很好的指示意义,为该区恢复和重建自然生态环境提供参考性依据。
- 郝秀东欧阳绪红谢世友
- 关键词:表土孢粉组合植被岩溶山区石漠化
- 35000 a BP以来四川洪雅的孢粉记录与气候变化被引量:7
- 2012年
- 运用古气候参数方法对四川洪雅GMH剖面进行孢粉分析,结合定年数据,分析出本区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植被变化和气候变化并与我国南方石笋记录等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从大约35 670aBP以来,四川洪雅地区总体经历了暖湿—温润—凉干—温润—冷干—温湿—凉润—暖湿—温润的气候变化过程,其间多有反复;GMH剖面孢粉记录与我国南方石笋记录在古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上基本一致,对H3、H2、H1、YD等气候事件反映明显;E带(21 100-17 000a BP)对应的降温减湿期较石笋记录提前出现与研究区位于第一、二级阶梯过渡地带、山前台地的地貌特征有关;对比发现I带中的温干气候期(约2 150aBP前后)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意义。
- 石胜强袁道先罗伦德赵增友郝秀东
- 关键词:孢粉记录植被气候变化石笋记录
- 岩溶石漠化区不同植被表土孢粉组合特征及其生态指示意义——以重庆南川区南平镇石漠化区为例
- @@通过对南平4个不同植被类型的表土样品的孢粉分析,得出了该区的表土孢粉组合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内的表土孢粉组合中草本植物占据优势,乔木主要为马尾松,灌木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少,显示该区植被退化严重,表现出石漠化地区孢粉组...
- 郝秀东谢世友欧阳绪红罗伦德石胜强李林立孙爱芝赵增友
- 关键词:表土孢粉组合石漠化
- 文献传递
- 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区表土孢粉与植被关系的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 岩溶环境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其土壤有着特殊性:土层浅薄,分布不连续,普遍缺乏C层,稳定性差,常处于负增长状态,与缓慢的成土速率相比,具有不可再生性。在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研究,大多侧重在水文、生态和土壤等方面...
- 郝秀东
- 关键词:表土孢粉植被恢复植物群落
- 重庆金佛山表土孢粉组合与植被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通过对金佛山山顶以药池坝为中心的5个不同植被类型的表土样品的孢粉分析,研究了该区表土孢粉组合特征及其与现代植被类型的关系.结果显示:研究区孢粉组合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银杉(CathayaargyrophyllaChun et Kuang.)、流苏树(Chiananthus retususLindl.)、峨眉栲(Castanopsis plautycathaHayata.)、珍珠栗(Castanea henryiRehd.et Wils.)、银叶杜茎山(Maesa argenteaA.DC.)、山枇杷(Zanthoxylum dissitumHemsl.)、十大功劳(Mahonia japonicaDC.)、大楼梯草(Elatostema umbellatumBl.)、清明草(Gnaphalium multi-cepsWall.)、什科洛费里蕨(Phyllitis scolopendriumNewmann.)、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Presl.)、粗糙鳞蕨(Microlepia hirtaPr.)和介蕨(Dryoahyrium boryanumChing.)等为主,这与该区域内的实际植被情况大致相同.运用LuoPacias孢粉鉴定系统将孢粉鉴定到种,共225种,为今后在这一地区开展第四纪古植被、古气候和古环境等研究提供参考性据.
- 郝秀东谢世友欧阳绪红罗伦德石胜强孙爱芝李林立赵增友
- 关键词:表土孢粉组合植被岩溶重庆金佛山自然保护区
-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重庆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性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重庆三峡库区8个重点移民区县,通过计算分析其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与万元GDP足迹来分析其可持续发展性.结果表明:8个重点移民库区县的生态足迹都远远高于其生态承载力.各项生态足迹指标中只有林地出现盈余,其余各项指标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赤字,特别是耕地与草地生态赤字尤为严重.基于以上分析,结合重庆三峡库区的自然、经济以及社会背景提出相应的减少其生态赤字的建议与措施.
- 王丽谢世友郝秀东刘小瑜
-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重庆三峡库区
- 全新世以来浙江余姚河姆渡—田螺山遗址的古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被引量:12
- 2016年
- 通过对浙江余姚河姆渡—田螺山遗址附近的HMD1501和HMD1502两个钻孔的微体古生物学研究,揭示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植被演变、气候变化、海平面变迁及人类活动。孢粉、海相沟鞭藻、淡水藻类及有孔虫内衬的记录表明:(1)在早全新世(对应于镇海组下部),植被群落属于常绿阔叶和针叶混交林,气候温暖潮湿,研究区属于海侵阶段。(2)在中全新世(对应于镇海组中部),植被群落虽仍为针阔叶混交林,但气候转为温和湿润,研究区仍属于海侵阶段。(3)由于人类活动的进一步加剧,在晚全新世(对应于镇海组上部)的植被群落中草地的面积也随之扩大,并在滨海地区开始有一些以莎草科为主的沼泽地形成,植被群落属于针阔叶混交林—草地,气候更加凉爽干燥,研究区转为海退阶段。(4)在~7235—3327 cal.yr B.P.期间,草本花粉的含量激增,特别是一些粒径不小于35μm的禾本科栽培作物花粉的含量增加,说明此时人类活动开始增强,河姆渡—田螺山遗址附近出现较多的水稻种植区。
- 郑丽波郝秀东禚彬柳云龙王小龙朱立新余新波张甬江
- 关键词:孢粉组合全新世古环境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