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郝芳

郝芳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中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检验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检验
  • 1篇血栓
  • 1篇血栓素
  • 1篇血栓素A2
  • 1篇异位症
  • 1篇预后
  • 1篇原因不明复发...
  • 1篇治疗慢性丙型...
  • 1篇溶酶
  • 1篇中西医
  • 1篇中西医结合
  • 1篇中西医结合治...
  • 1篇子宫
  • 1篇子宫内膜
  • 1篇子宫内膜异位
  • 1篇子宫内膜异位...
  • 1篇西医

机构

  • 4篇山西中医学院

作者

  • 4篇郝芳
  • 2篇怀平艾
  • 1篇吴清
  • 1篇任芒格
  • 1篇谢宏
  • 1篇戴梅

传媒

  • 2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血清学检验与细菌学检验诊断布氏菌感染的价值比较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 比较细菌学检验和血清学检验对布氏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布氏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抛硬币的方式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接受细菌学检验,B组接受血清学检验,对两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布氏菌感染的阳性检出率为70.00%(42/60);B组阳性检出率为95.00%(57/60),在布氏菌感染检出率方面,B组高于A组(P<0.05).B组特异度(93.33%)、灵敏度(96.67%)均高于A组(69.23%、7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布氏菌感染检验中,血清学检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细菌学检验,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依据,降低漏诊率.
吴清郝芳任芒格
关键词:血清检验细菌检验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浆中TXA2、tPA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浆中血栓素A2(TXA2)、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与术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观察组),按美国生殖协会ARSM分期法分为Ⅰ期32例、Ⅱ期25例、Ⅲ期20例、Ⅳ期15例;同期常规妇科检查的健康妇女92例(对照组)。检测两组(观察组治疗前)血浆TXA2、tPA水平。观察组治疗前行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测评,均行保守性手术并术后6个月疗效判断;对血浆TXA2、tPA水平与EFI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TXA2水平高于对照组,tP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异位症分期程度增加使TXA2水平升高、tPA下降(P<0.05)。观察组手术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0%(80/92),有效组血浆TXA2水平低于无效组、tPA水平高于无效组(P<0.05)。血浆TXA2水平与EFI指数呈负相关(r=-0.525,P<0.05),tPA水平与EFI指数呈正相关(r=-0.685,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浆中TXA2水平升高,tPA水平下降,且两项指标均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可用于预测患者的手术预后。
张玉萍郝芳刘丽戴梅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血栓素A2纤溶酶原激活物预后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2例,给予寿胎丸口服,同时肌注黄体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照组50例,仅肌注黄体酮及HCG。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试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液中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2、IFN-γ、IL-10、TGF-β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合激素疗法从"健脾补肾论治"有效治疗URSA,可能是通过增强母胎免疫保护而安胎。
郝芳谢宏怀平艾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TH细胞
小柴胡汤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评价小柴胡汤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疗程6个月,两组停药后随访6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慢性丙肝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生化应答率、病毒应答率。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69.23%、19.23%、88.46%,对照组分别是66.67%、16.67%、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6个月治疗组持续有效完全应答为46.15%,而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柴胡汤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可缓解患者的症状体征,促进HCV-RNA的阴转,值得临床应用。
怀平艾郝芳
关键词:小柴胡汤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慢性丙型肝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