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珊

作品数:81 被引量:641H指数:14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9篇农业科学
  • 20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0篇茶树
  • 12篇香气
  • 11篇茉莉
  • 11篇小绿叶蝉
  • 10篇茶树品种
  • 7篇代谢物
  • 7篇抗性
  • 6篇栽培
  • 6篇主要病虫
  • 6篇主要病虫害
  • 6篇滋味
  • 6篇美人
  • 6篇基因
  • 6篇病虫
  • 6篇病虫害
  • 6篇虫害
  • 5篇代谢
  • 5篇代谢组学
  • 5篇假眼小绿叶蝉
  • 4篇铁观音

机构

  • 65篇福建农林大学
  • 1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0篇福建中医药大...
  • 4篇宁德师范学院
  • 4篇武夷学院
  • 4篇福建省产品质...
  • 4篇福建省江山美...
  • 2篇福建商学院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江西省蚕桑茶...
  • 1篇信阳农林学院
  • 1篇金华市农业科...
  • 1篇福建八马茶业...
  • 1篇福建安溪岐山...
  • 1篇福州海关技术...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泉州出入境检...

作者

  • 80篇金珊
  • 43篇叶乃兴
  • 11篇陈宗懋
  • 10篇孙晓玲
  • 10篇陈玉森
  • 10篇王鹏杰
  • 6篇罗宗秀
  • 6篇边磊
  • 5篇郑德勇
  • 5篇肖斌
  • 5篇高宇
  • 4篇张正群
  • 4篇高水练
  • 3篇杨江帆
  • 3篇孙威江
  • 3篇余有本
  • 3篇林宏政
  • 3篇巩雪峰
  • 3篇谢运海
  • 2篇刘威

传媒

  • 12篇茶叶科学
  • 10篇福建茶叶
  • 6篇茶叶学报
  • 4篇食品科学
  • 4篇南方农业学报
  • 3篇应用与环境生...
  • 3篇中国茶叶
  • 3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福建农业学报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食品工业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年份

  • 8篇2024
  • 12篇2023
  • 13篇2022
  • 8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WGCNA鉴定茶树响应草甘膦相关的基因共表达模块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分析茶树响应草甘膦相关的基因表达规律和调控途径,在转录水平上探究草甘膦对茶树的作用,确定茶树响应草甘膦的关键基因。【方法】以茶树品种‘金观音’为试验材料,将推荐使用浓度的草甘膦施于茶树土壤基质表面,经0、0.25、1、3和7 d后,取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并测定莽草酸含量。利用WGCNA方法联合分析转录组和莽草酸含量数据,鉴定与草甘膦响应相关的共表达基因模块,筛选关键调控基因。【结果】茶树叶片中的莽草酸含量在草甘膦处理后0.25、1和3 d降低,而在7 d时大量积累(为未处理的6.99倍)。从表达谱数据中筛选得到12 568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草甘膦处理不同时间点与未处理数据比对的DEGs均显著富集在苯丙烷、类黄酮生物合成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此外,草甘膦处理分别诱导茶树莽草酸代谢及其下游苯丙烷、类黄酮生物合成和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相关的24、52、31和69个基因差异表达。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方法鉴定得到19个基因模块,将转录组与莽草酸含量数据相关联,筛选到两个与草甘膦响应高度相关的关键基因模块,分别包含2 024和2 305个基因。选取关键模块中连通度最高的前50个基因进行共表达分析,获得6个关键调控基因,包括2个抗性基因(SHMT和RPM)、1个耐药性基因(PDR)、1个离子转运基因(At)、1个膜转运基因(GPT)和1个转录因子(ERF)。【结论】草甘膦通过干扰茶树叶片中莽草酸代谢,影响其下游代谢途径苯丙烷、类黄酮生物合成及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的基因转录。此外,研究还鉴定到2个草甘膦响应密切相关的共表达模块,发现SHMT、RPM、At、PDR、ERF和GPT等多个潜在候选基因和转录因子在茶树抵御草甘膦逆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郭永春王鹏杰金珊侯炳豪王淑燕赵峰叶乃兴
关键词:茶树草甘膦莽草酸转录组学
不同产地黄观音乌龙茶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为探究不同产地黄观音乌龙茶品质的差异,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及茶叶感官审评的方法,对云霄和武夷山生产的黄观音乌龙茶代谢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地黄观音乌龙茶共测出11类820种代谢物,其中两地一级黄观音乌龙茶筛选出的差异代谢成分63种,占总代谢物的7.68%;两地二级黄观音乌龙茶鉴定出的差异代谢成分120种,占总代谢物的14.63%。KEGG代谢通路分析表明,两地一级黄观音乌龙茶富集程度最高的通路中有3条与黄酮类差异代谢物相关,两地二级黄观音乌龙茶富集程度最高的通路中有2条与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差异代谢物相关。通过对比不同产地黄观音乌龙茶的呈味物质发现,两地一级黄观音的槲皮素-3-O-桑布双糖苷、山柰酚-3-O-鼠李糖苷、芹菜素-7-O-芸香糖苷、L-脯氨酸、L-天冬酰胺和γ-氨基丁酸等代谢物含量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两地二级黄观音的L-谷氨酸、L-天冬酰胺和γ-氨基丁酸等代谢物含量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该研究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筛选出与云霄黄观音和武夷黄观音乌龙茶品质相关的差异代谢物,为阐明两地黄观音乌龙茶的品质特征提供参考。
邵淑贤陈潇敏林燕萍方德音蔡捷英王金焕林馨颖金珊叶乃兴
关键词:乌龙茶代谢组学
福州单瓣茉莉和双瓣茉莉不同器官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被引量:6
2023年
以福州单瓣茉莉和双瓣茉莉的花器官和叶片作为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测定并比较2种茉莉花及其器官的代谢物。结果表明:福州单瓣茉莉和双瓣茉莉的花器官和叶片中共鉴定出935种代谢物,包括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酚酸类、核苷酸及其衍生物、黄酮类、木脂素和香豆素、鞣质、生物碱、萜类、有机酸、脂质、糖及醇类、维生素等13类。福州单瓣茉莉与双瓣茉莉的花器官和叶片中分别筛选出348种和337种差异代谢物,主要差异代谢物均以酚酸类、黄酮类、脂质、糖及醇类为主。双瓣茉莉的叶片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且黄酮和黄酮醇的生物合成旺盛使其积累更多的烟花苷、木犀草苷、槲皮苷、异槲皮苷、芦丁、紫云英苷、阿福豆苷等具有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的物质。福州单瓣茉莉的花器官和叶片中的特有代谢物以脂质类为主,双瓣茉莉的花器官和叶片中特有代谢物种类丰富且均多于福州单瓣茉莉。本研究从品种到器官的层面得到2种茉莉花代谢特征及其主要活性物质,对开发茉莉花资源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洪雅萍谷梦雅高婷杨文文林宏政金珊王鹏杰叶乃兴
关键词:双瓣茉莉
基于UPLC-MS/MS的不同产地金观音红茶代谢组学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为探究不同产地红茶代谢产物的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广泛靶向代谢组测定方法,对福建省福安市、尤溪县产红茶中的代谢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在2个产地的红茶中鉴定出共936种代谢物,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发现不同产地的红茶存在显著差异,并筛选出马来酸、对香豆酸、L-天冬酰胺、烟酸腺嘌呤二核苷酸和杨梅素-3-O-葡萄糖苷等96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尤溪红茶中有50种差异代谢物的相对含量高于福安红茶,其中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生物碱、黄酮类和酚酸类等代谢物对于2个产地红茶的不同滋味品质形成可能具有重要贡献。代谢通路分析发现,苯丙氨酸代谢通路和黄酮类生物合成通路在代谢途径中发挥主要作用,苯丙酮酸、2-羟基苯乙酸、2-苯乙胺、N-乙酰-L-苯丙氨酸、2-苯乙醇、圣草酚、表儿茶素、杨梅素、没食子儿茶素、二氢槲皮素和绿原酸等可以作为鉴别不同产地红茶的参考指标。本研究结果可为红茶产地鉴别提供理论参考。
林洁鑫颜廷宇邵淑贤王鹏杰叶乃兴金珊吴芹瑶郑德勇杨江帆
关键词:红茶代谢组学滋味
茉莉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九)茉莉顶枯病被引量:2
2013年
茉莉顶枯病在茉莉花种植区常见,主要为害植株顶端枝条,6—10月份频繁发生。1症状从茉莉枝条顶部侵入为害,初为褐色小点,随着病情发展枝条上部变成褐色枯死,后期病部呈灰白色,其上散生近圆形的黑色小点,即为病菌分生孢子器。
陈玉森叶乃兴金珊
关键词:枯病分生孢子器种植区为害
茶树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的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34
2014年
从福建地区不同品种茶树上分离获得ZHG、WSX、WHG、FTG、ZTG、AHD、WRG、SLH等8株能侵染茶树的病原菌,采用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发现,SLH菌株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其余7个菌株均为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C.fructicola为能侵染茶树的新记录种炭疽菌,将其ITS序列与寄主分别为油茶、茉莉和番石榴等木本植物的9株炭疽菌的ITS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来自茶树的7个C.fructicola菌株种内存在碱基突变或缺失,且与寄主为茶树、油茶、茉莉等植物的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遗传距离较近。
刘威叶乃兴陈玉森连玲丽刘伟刘伟金珊赖建东
关键词:茶树系统发育RDNA-ITS
电子鼻和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应用于高香红茶与传统工夫红茶香气特征的研究被引量:9
2022年
为探究高香红茶与传统工夫红茶香气差异,采用电子鼻和GC-MS技术研究了高香红茶与传统工夫红茶香气品质差异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高香红茶以花香为主,传统工夫红茶香气呈现甜香。GC-MS在两种红茶中检测出78种挥发性物质,其中氧化芳樟醇、芳樟醇、水杨酸甲酯、正戊醇、2-环丙基乙醇、香芹醇、β-环柠檬醛、2-乙基呋喃、对薄荷-1,3,8-三烯和1,4-戊二烯等是区分不同风味红茶的重要香气成分。传统工夫红茶的电子鼻检测响应值总和明显高于高香红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可选出S6、S10电极信号用于鉴别不同风味红茶,并预测1,4-戊二烯是鉴别不同风味红茶的重要挥发性物质。研究结果明确了高香红茶的香气组成特征及其与传统工夫红茶香气特征的区分,为不同风味红茶的进一步分类提供理论依据。
颜廷宇林洁鑫朱建新叶乃兴金珊金珊王鹏杰黄建锋郑德勇王鹏杰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电子鼻化学计量学香气特征
三类课堂协同培育创新型茶艺人才--“茶艺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被引量:3
2021年
传统“茶艺学”课程基于国家高级茶艺师考核模式,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侧重于固有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情况,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章围绕创新型茶艺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学”为中心,构建科学的三类课堂协同育人机制,以期为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邓婷婷吴扬金珊孙云
关键词: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
基于AQC衍生和液质联用的茶叶游离氨基酸分析被引量:22
2019年
【目的】开发一种能快速、准确、可靠地对各茶叶中蛋白质氨基酸和低含量非蛋白质氨基酸进行测定的方法,为分析茶叶氨基酸组分提供新途径。【方法】质控样品经提取和氨基喹啉-N-羟基丁二酰氨基甲酸酯(AQC)衍生后,通过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进行测定,优化质谱条件,评估35种氨基酸的线性范围、检出限、定量限、重现性和回收率,并应用该方法对市售的六大茶类(红茶、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和黑茶)共50批次样本的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采用AQC衍生—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可在20 min内完成35种氨基酸的定性定量检测,线性回归良好(R>0.9900);定量限在2.1×10-6~1.8×10^-2 mg/L,检出限在6.3×10^-7~5.5×10^-3 mg/L;日内重现性≤4.6%,日间重现性≤5.4%;加标回收率81.0%~99.9%,相对标准偏差(RSD)≤9.5%。对六大茶类游离氨基酸的测定结果显示,除绿茶和黄茶的氨基酸构成相似外,其他茶类的氨基酸构成均呈现出各自的规律性特征,氨基酸的定量结果可通过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为66.5%)实现茶类区分。其中,蛋氨酸、苯丙氨酸、肌氨酸、茶氨酸、瓜氨酸、3-甲基-L-组氨酸、精氨酸、色氨酸、组氨酸和1-甲基-L-组氨酸的变量权重值(VIP)大于1.0,对茶类判别贡献较大。【结论】AQC衍生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是一种快速、可靠、有效的分析方法,能对茶叶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和低含量非蛋白质氨基酸进行高灵敏度定量。
陈思肜赵峰王淑燕金珊金珊危赛明叶乃兴
关键词:茶叶游离氨基酸
茶小绿叶蝉危害乌龙茶茶树品种的挥发物分析被引量:18
2019年
为明确茶小绿叶蝉危害不同抗性茶树品种后挥发物的变化,从而为抗虫茶树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本研究选择小绿叶蝉危害虫口密度最大和最小的乌龙茶茶树品种肉桂和铁观音为材料,以GC-MS为研究手段,进行茶树组成型和虫害诱导型挥发物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邻异丙基苯甲烷、?-罗勒烯、反式-?-罗勒烯、?-法呢烯、?-萜品烯和3-甲基-2-环己烯-1-酮为铁观音和肉桂的主要组成型挥发物成分。2个品种在健康茶树挥发物的成分组成和各组分的含量上都存在差异。芳樟醇只在铁观音的健康茶梢中被检测到,而十三(碳)烷、乙酸辛酯、十六烷和雪松醇只在肉桂的健康茶梢上检测到。?-月桂烯、?-罗勒烯、反式-?-罗勒烯和?-法呢烯在铁观音上的含量远远大于肉桂。另一方面,茶树受小绿叶蝉危害一段时间后,铁观音和肉桂在挥发物组成和含量上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二者都释放大量的?-月桂烯、?-罗勒烯、反式-?-罗勒烯、?-法呢烯和芳樟醇,在危害4 h和8 h的挥发物测定中,2个品种的这些成分较危害前的增加量从1.49倍到41.22倍。此外,茶小绿叶蝉的危害还诱导了新的挥发物的产生,包括(Z)-丁酸-3-己烯酯、癸醛、吲哚、己酸-3-己烯酯和苯乙醇。(Z)-丁酸-3-己烯酯、癸醛、吲哚、己酸-3-己烯酯、苯乙醇、?-月桂烯、?-罗勒烯、反式-?-罗勒烯、?-法呢烯和芳樟醇,这10种挥发性物质可能跟茶树的诱导抗性和铁观音的抗虫性有关。
金珊韩李伟叶乃兴叶乃兴王蔚刘伟
关键词:茶树茶小绿叶蝉挥发物抗性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