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静华

作品数:83 被引量:1,284H指数:1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7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刑事
  • 21篇实证
  • 13篇司法
  • 11篇侦查
  • 11篇实证研究
  • 11篇诉讼
  • 8篇刑事诉讼
  • 7篇非法
  • 6篇刑事和解
  • 6篇诉讼法
  • 6篇和解
  • 6篇非法证据
  • 6篇非法证据排除
  • 5篇刑事诉讼法
  • 5篇讯问
  • 5篇实证角度
  • 5篇录音录像
  • 5篇律师
  • 5篇纠纷
  • 5篇法治

机构

  • 81篇四川大学
  • 2篇四川省公安厅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莱顿大学
  • 1篇四川警官高等...
  • 1篇北京市东城区...

作者

  • 81篇马静华
  • 7篇左卫民
  • 4篇李鑫
  • 3篇冯露
  • 2篇唐雪莲
  • 2篇苏镜祥
  • 2篇纵博
  • 2篇刘相玲
  • 1篇肖仕卫
  • 1篇罗宁
  • 1篇徐美君
  • 1篇潘利平
  • 1篇刘昶
  • 1篇向朝阳
  • 1篇康怀宇
  • 1篇娄云生
  • 1篇李斌
  • 1篇王琴
  • 1篇文冠斌
  • 1篇龙思宇

传媒

  • 8篇中国刑事法杂...
  • 6篇四川大学学报...
  • 3篇当代法学
  • 3篇中国法学
  • 3篇现代法学
  • 3篇政法论坛
  • 3篇华侨大学学报...
  • 3篇江苏行政学院...
  • 3篇南京大学法律...
  • 3篇西南民族大学...
  • 3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法学
  • 2篇社会科学研究
  • 2篇福建公安高等...
  • 2篇中国刑警学院...
  • 2篇刑事法评论
  • 1篇法制与社会发...
  • 1篇法学研究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甘肃政法学院...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1
  • 3篇2019
  • 4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9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指定辩护律师作用之实证研究--以委托辩护为参照
衡量公正审判是否实现的标准并不仅仅是被告人是否获得律师辩护,还涉及辩护律师是否尽最大可能为被告人提供帮助。本文的研究发现,受制于各种外部、内部因素,指定辩护的作用较为有限,而进一步加强指定辩护律师的作用、提高其辩护效果,...
马静华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司法公正
文献传递
侦查到案制度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从侦查目的和犯罪嫌疑人诉讼命运的认知角度,在法国、英国和我国,侦查到案都是刑事程序的关键性阶段。对于如此关键的诉讼阶段,法、英警察拘留的制度和实践主要有三方面的经验。与法、英两国的经验对照,我国侦查到案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其一,在到案措施适用环节,侦查权力所受的规范限制过严,而实践中又过于随意。其二,在到案羁留环节,不仅侦查权与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严重不均衡,必要的权力监督机制也基本阙如。其三,在案件处理环节,中间程序的设置不利于理性侦查,继续侦查的羁押化处理不利于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整体上则降低了侦查程序的效率。基于此,我国侦查到案制度的未来改革应当遵循动态均衡的价值准则,技术路径上,既应关注到案阶段整体构造的合理性,也应重视局部环节的完善。
马静华
关键词:侦查权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挑战与应对——从侦查职能角度的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包含了积极的行为指导功能,即引导侦查人员遵照法定的程序,采用合法有效的方式方法展开调查。随着《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实施,现行侦查机制和体制将可能面临严峻挑战,例如不供率、翻供率、排除非法证据的申请明显增加,不捕率、不诉率上升及定罪率下降。对此,侦查机关应以建立新型的侦查模式为最终目标,完善侦查体制和机制。具体包括加强对侦查人员的系统培训、设立非法证据的侦查防范机制,以及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侦查体制。
马静华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聚焦被冷落的刑事自诉——评《刑事自诉制度研究——基于文本与实证的双重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吴卫军、肖仕卫两位博士的新作《刑事自诉制度研究——基于文本与实证的双重分析》(以下简称《刑事自诉制度研究》),将目光投射于刑事诉讼法学界关注较少的刑事自诉制度,从纵向的中国刑事自诉制度演进到横向的域外刑事自诉模式,从静态的立法分析到动态的实践运作,全面深入地解读了这一主题,是迄今国内为数不多的对刑事自诉制度进行系统性阐述的论著,在研究层次、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方面均不乏引人注目之处。
马静华
关键词:刑事自诉制度实证文本制度演进
侦查到案制度之理论建构——从阶段论角度的展开被引量:3
2010年
对于侦查到案制度,无论是个别化研究还是整体性研究,均将研究对象限定为到案措施本身,从而在一种辅助意义上理解到案措施的功能。阶段论研究更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我国的侦查到案是侦查程序的"中间阶段",现代法治国家则多为"终结阶段"。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到案阶段以确认或排除侦查对象的犯罪嫌疑为基本功能,而到案功能的实现以短暂限制嫌疑人的人身自由为基本手段。从阶段论角度,侦查到案制度包括到案措施制度、到案羁留制度和案件处理制度。
马静华
关键词:诉讼阶段
非法审讯:一个实证角度的研究——以S省为主要对象的分析
当今中国,几乎每起冤案的背后都有非法审讯的幽灵。笔者的基本态度是,从解释学视角探寻非法审讯发生作用的机制与条件,有针对性地提出以消解其外在控制性因素为基本内容的技术性方案。对此,较为合理的方式是采用实证分析的理论思路。自...
马静华
关键词:冤案实证分析
文献传递
刑事和解制度论纲
刑事和解指在犯罪发生后,经由调停人的帮助,使被害人与加害人直接商谈、解决刑事纠纷,其目的是为了恢复被加害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弥补被害人所受到的伤害、以及恢复加害人与被害者之间的和睦关系,并使加害人改过自新、复归社会。本文...
马静华
关键词:刑事和解制度刑事纠纷刑法学犯罪学刑事诉讼法
文献传递
刑事辩护率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以刑事一审为中心被引量:30
2011年
刑事辩护率及其构成形态是反映特定国家或地区辩护权现代化程度的一个基本标志。以D县为例的考察发现,刑事审判中,自行辩护率很高,而律师辩护率相当低;律师辩护率中,委托辩护率略高于指定辩护率。更进一步,文化程度、籍贯、身份等个人因素,以及案件类型、指控严重性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辩护率构成。从辩护率形成机制看,被告人的需求程度不高很可能是导致律师辩护率低下的根由,而抑制这一需要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被告人经济贫困、案件事实清楚、案情较轻等;纯粹从指定辩护角度看,指定辩护范围过窄、法律援助权利的保障不充分很可能是导致指定辩护率不高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提高律师辩护率,降低自我辩护的比例,提高审判程序的对抗性和公正性,是我国刑事程序改革的一个基本向度。为此,近期可建立一种过渡性的法律援助模式,为经济贫困,但却迫切需要辩护的被告人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即"有限的普遍性援助"。
马静华
关键词:指定辩护自我辩护
经济组织与纠纷自决——以两个企业为例的分析
2009年
作为成本低廉的纠纷解决方式,自决是各型经济组织的首选。诉讼在多数情况下只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而同时,由于企业规模以及各自经济实力等差异,纠纷的自我解决形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反思经济组织自决机制的本质,既表现一定的伦理性,也呈现某种反伦理特征;就其与诉讼机制的关系而论,则既存有竞争,也有同一关系。
左卫民马静华康怀宇
关键词:经济组织诉讼
讯问录音录像与非法证据排除:一个实证的考察被引量:9
2016年
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从立法角度,讯问录音录像都极为重要。实证考察发现,仅有较小比例的案件,其讯问录音录像在非法口供证明中被片断式播放,对裁判结果影响极小。由于侦查机关采取"选择性的证据形成机制",并被公诉机关和审判机关所认可,这大大削弱了讯问录音录像本应发挥的技术性优势。要加强讯问录音录像在抑制非法取证中的作用,必须首先清晰界定"全程性讯问"(讯问)的概念,以期覆盖"非正式讯问"阶段。此外,还应从延伸覆盖时间范围,拓宽录制案件范围和增强制作主体中立性入手,改革完善讯问录音录像的储存、移送、调取和使用制度。
马静华张潋瀚
关键词:讯问录音录像非法证据排除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