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竹
- 作品数:203 被引量:2,487H指数:29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青藏高原生态变化被引量:83
- 2015年
- 青藏高原是全球平均海拔最高的自然地理单元.近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重要物种的种群数量和结构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植被返青期提前,生长期延长,覆盖度和生产力增加,碳汇功能增强,青藏高原植被总体趋于向好,局部变差.气候变化是高原生态系统变化的主控因子,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正面的,但这种影响仍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性,尤其是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植被产生较大影响,在干旱的年份叠加人类放牧活动等会导致这些区域,尤其是青藏高原西部地区植被产生严重的退化,但随着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实施,高原生态系统退化的态势得到了进一步遏制,人类对高原特有珍稀植物资源,如虫草、雪莲和胡黄连的过度采收以及对野牦牛、藏羚羊和藏野驴的盗猎等现象得到近一步缓解,近期高原的野牦牛、藏羚羊和藏野驴的种群数量得到恢复.青藏高原的隆起不仅对本区而且对其毗邻地区的气候与环境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其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影响研究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今后迫切需要加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变化的地面监测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加大大型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的实施力度,整体提高高原地区应对全球变化的能力.
- 张宪洲杨永平朴世龙包维楷汪诗平王根绪孙航罗天祥张扬建石培礼梁尔源沈妙根王景升高清竹张镱锂欧阳华
- 关键词:青藏高原生态变化生态系统
- 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4年
- 研究温度升高和CO2浓度增加的气候变化条件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对评估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参考意义。采用改进后的开顶式气室原位模拟大气CO2浓度450μL·L^-1及温度升高2℃的环境条件对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三个处理(对照、增温、增温+CO2),结果表明:①温度及CO2同增对早稻最终株高有显著增加作用,而仅增温只能加快前期株高增长速度而对最终株高没有影响;②增温处理使最终分蘖数增加2~3茎·穴^-1,但在增温条件下增加CO2浓度,分蘖数不再增加;③增加CO2浓度使早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略增,但增温处理没有效应;④增温处理对不同时期地上部生物量无显著影响,但增温+CO2处理使各期生物量较对照显著增加;⑤增温2℃使早稻增产13.3%,而增温基础上再增CO2,产量不再进一步增加。从产量构成因子看,增温或增温+CO2处理条件下早稻增产主要与穗数和每穗粒数增加有关。
- 万运帆游松财李玉娥王斌高清竹秦晓波刘硕
- 关键词:大气CO2浓度温度早稻
- 我国农村太阳能资源利用节能减排效果研究被引量:19
- 2010年
- 通过分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潜力,计算其节能减排量和减排成本,为国家有效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依据。文章分析了2001~2008年我国农村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房的发展趋势并预测其发展潜力,利用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批准的计算方法学和前人研究结果,计算其节能减排量和减排成本。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太阳能资源利用增长迅速,可提前超标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资源丰富的西藏、云南、青海、新疆及内蒙古等省区发展潜力巨大;3种太阳能利用方式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按欧盟排放权交易价格,太阳房和太阳灶的CO2减排成本为负值。建议国家在增加投资力度的同时,合理规划利用农村太阳能资源,形成规模效应,力争在国际市场上出售减排额度。
- 邹晓霞万运帆李玉娥高清竹
-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节能减排
- 一种秸秆还田配施无机养分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还田配施无机养分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方法。属于秸秆还田技术领域。在待改善土壤中施入如下组分:12.5g/kg的秸秆、16.3~49.0mg/kg的硝酸铵、12.2~36.5mg/kg的磷酸二氢钾和3....
- 蔡岸冬武红亮肖婧王斌万云帆高清竹李玉娥
- 节水灌溉、树脂包膜尿素和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双季稻温室气体减排的协同作用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研究薄浅湿晒节水灌溉技术的减排增产效果及其与新型氮肥和添加剂的协同作用,提出增产与减排双赢的水氮管理措施。【方法】以江汉平原双季稻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不同水氮管理措施:1普通尿素+常规灌溉(U+CI),作为对照(CK);2普通尿素+薄浅湿晒节水灌溉(U+SI);3树脂包膜控释尿素+薄浅湿晒节水灌溉(CRU+SI);4碧晶尿素(含0.5%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氢醌+薄浅湿晒节水灌溉(NU+HQ+SI)。采用静态箱-气象色谱法进行稻田温室气体连续监测,分析不同水氮管理措施的CH_4和N_2O排放量、基于CH_4和N_2O的综合温室效应。水稻收获后统计产量,计算各处理单位产量的排放量(GHGI)。【结果】薄浅湿晒节水灌溉有效抑制了特别是水稻生育后期的CH_4排放峰,导致早稻和晚稻U+SI处理的CH_4排放量极显著地小于U+CI处理(P<0.01),且晚稻的减排幅度更大。节水灌溉条件下,施用树脂包膜控释尿素、碧晶尿素混施氢醌比普通尿素进一步减少CH_4排放量,CRU+SI和NU+HQ+SI处理的两季水稻CH_4排放总量分别是U+SI处理的60%和73%。薄浅湿晒节水灌溉促进了稻田N_2O的排放,早稻和晚稻U+SI处理的N_2O排放量分别比U+CI处理显著增加了34%和39%(P<0.05)。节水灌溉条件下,相比普通尿素,碧晶尿素混施氢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处理的N_2O排放量呈现减少的趋势,尤其以碧晶尿素混施氢醌处理的控制效果更好。综合早稻和晚稻2个季节,薄浅湿晒节水灌溉下CH_4和N_2O排放此消彼长,但CH_4减排量大于N_2O增排量。总体而言,薄浅湿晒节水灌溉具有减少稻田综合温室效应的作用,减排效果视不同氮肥种类而不同,以树脂包膜控释尿素的减排效果最高为49%,其次为碧晶尿素混施氢醌,减排幅度达46%,普通尿素最低为28%。同时,施用树脂包膜控释尿素、碧晶尿素混施氢醌更有利于增加水稻产量,降低排放强度。【结论】薄
- 李健陵李玉娥周守华苏荣瑞万运帆王斌蔡威威郭晨秦晓波高清竹刘硕
- 关键词:水稻节水灌溉控释肥温室气体
- 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皇甫川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2
- 2005年
- 采用 1 961~ 2 0 0 0年连续 40年的逐月气象数据 ,分析黄河中游典型砒砂岩地区-皇甫川流域气候及其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皇甫川流域大陆性气候特点明显 ,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 6月~ 9月 ,这四个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 76.7% ,形成河川径流的汛期。皇甫川流域年降雨量和汛期降雨量具有明显的减少趋势而且降雨量年际之间的波动很大 ;年均气温具有明显上升趋势 ,近 40年来年均气温升高了 0 .4℃ ;年平均风速总的变化趋势是逐渐降低的。另外 ,皇甫川流域湿度指数总体变化具有降低趋势 ,而温暖指数则是大幅度增高。可见 ,皇甫川流域气候变化具有明显地干和热的趋势。
- 高清竹江源李立业
- 关键词:黄河砒砂岩皇甫川流域气候生物多样性生态建设
- 灌溉条件下藏北紫花针茅光合特性及其对温度和CO_2浓度的短期响应被引量:14
- 2011年
-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不同灌溉措施下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的光合特性对CO2浓度和温度的响应,探讨了土壤水分、温度和CO2浓度升高对藏北高寒草地紫花针茅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紫花针茅各项光合特性参数对CO2浓度、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变化响应显著,并表现出明显的交互作用;2)CO2浓度升高促进光合速率,但CO2浓度过高时光合速率反而下降;温度升高抑制光合速率,土壤水分增加对高温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具有补偿作用;土壤水分增加促进紫花针茅光合速率的升高;3)随着CO2浓度的升高,胞间CO2浓度逐渐增大,蒸腾速率降低,水分利用效率升高,气孔导度逐渐减小,且温度升高加剧气孔导度下降的程度。各光合参数在不同温度水平和土壤水分下表现不同:气孔导度在20℃时达到最大值,且土壤水分增加利于气孔导度的增大;温度上升抑制了胞间CO2浓度,且在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更显著;蒸腾速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加快,蒸腾速率与土壤水分的正相关关系明显;叶片饱和水汽压亏缺与温度成正比,充足的土壤水分会适当降低饱和水汽压亏缺;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温度上升和土壤水分增多而减小。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光合参数对温度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的增加对较高温度下光合及其生理参数与温度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补偿作用。
- 郭亚奇阿里穆斯高清竹段敏杰干珠扎布万运帆李玉娥郭红保
- 关键词:CO2浓度土壤水分温度
- 模拟增温与氮沉降对蒙药阿给12种必需元素分配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指出,伴随着全球变暖,氮沉降的现象也日益加剧。通过野外控制实验,使用红外辐射器增温(+2℃)和人工添加NH4NO3(+10g N·m-2.a-1),模拟未来气候变暖与氮沉降状态,设计对照(CK)、增温(IR)、施氮(N)、增温施氮(IRN)四种处理,结合ICP-AES法研究气候变暖与氮沉降对传统蒙药材——阿给12种必需元素在生殖(营养)部位中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温与施氮处理改变阿给对必需元素的吸收与分配。增温条件下12种元素含量虽有波动,但基本上呈现出负效应大于正效应的趋势。施氮处理明显改善磷、锰的吸收。同时,增温与施氮处理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生殖枝与营养枝之间,只有氮、钾、钙、镁四种元素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 阿里穆斯庄丽席溢李亚伟高清竹黄永梅庞宗然崔箭
- 关键词:模拟增温氮沉降FRIGIDAICP-AES法
- 中国农田管理土壤碳汇估算被引量:105
- 2008年
- 【目的】长期大规模翻耕和秸秆燃烧造成土壤有机质(SOM)大量损失,使农田成为温室气体的一个排放源。然而,近年来,随着免耕技术的逐步推广、秸秆还田面积的增加,加上施肥、灌溉等农田管理措施的应用,农田土壤有机碳(SOC)储量有所回升,预计其将成为温室气体的吸收汇。本文通过分析各种农田管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SOC)的变化量,估算中国农田管理土壤碳汇量,为制定中国农田温室气体清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著作等,构建农田管理情景,分析各管理措施长期定位试验土壤有机碳变化量的数据。根据中国农作制的分区,估算各区域及水田、旱地农田管理下的碳汇量,并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制定的2006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中农田仍为农田的层次(Tier)2方法的估算结果进行比较。最后用Meta分析法估算中国农田管理土壤碳汇量。【结果】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碳的影响不同。各种措施表现为化肥与有机肥配施的增碳作用最大,达到0.889tC·ha-1·a-1;其次为秸秆还田、施有机肥和免耕,分别为0.597、0.545、0.514tC·ha-1·a-1;施化肥的作用最不明显,仅为0.129tC·ha-1·a-1。这一结果明显高于IPCCTier2方法估算的结果。研究还揭示,不同管理措施在不同区域对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黄淮海区、长江上中游区和西南区增加量较大,东北区增加量较小,在施化肥条件下东北黑土SOC甚至有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机碳的年增长率和初始值之间呈很好的负相关,由此可得出不同管理措施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平衡值及固碳潜力。【结论】农田管理措施中,配施、秸秆还田、施有机肥和免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土壤SOC含量。其中,配施和秸秆还田的固碳潜力较大。
- 金琳李玉娥高清竹刘运通万运帆秦晓波石锋
- 关键词:农田管理IPCCMETA分析
- 模拟降水氮沉降对藏北高寒草甸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9年
- 全球范围内大气氮沉降量的升高,增加了陆地生态系统的氮输入,从而影响土壤CO_2的排放。2014年采用生长季(6-8月)喷洒添加定量NH_4NO_3液体的方式模拟降水氮沉降,参照中国氮沉降分布格局决定氮素添加剂量为40kgN·hm^(-2)·a^(-1)(N40),以喷洒等量清水为对照(CK)。生长季内定期测定植物群落生物量,并利用LI-810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选两个典型晴天进行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变化过程测定,同时在6月下旬-9月初定期测定土壤呼吸速率,以探究氮沉降增加对藏北高寒草甸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沉降使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2)高寒草甸生长季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典型日动态变化和生长季变化。典型日动态呈双峰曲线,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值出现在13:00-14:00和16:00;生长季变化呈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8月,生长季初期和末期土壤呼吸速率较低。(3)氮沉降极显著促进了高寒草甸的土壤呼吸,与对照相比,生长季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增加66.1%(P<0.001)。(4)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地上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5)氮沉降对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说明在高寒草甸,由于氮沉降导致地上地下生物量增加,从而导致土壤呼吸速率的增加。
- 葛怡情闫玉龙闫玉龙梁艳干珠扎布杨劼高清竹高清竹旦久罗布
- 关键词:高寒草甸氮沉降土壤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