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杰

作品数:21 被引量:13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
  • 6篇青藏
  • 6篇青藏高原
  • 5篇冰川
  • 4篇污染
  • 3篇气候
  • 3篇纳木错
  • 3篇大气汞
  • 2篇冻土
  • 2篇雪冰
  • 2篇山地冰川
  • 2篇湿沉降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气溶胶
  • 2篇总汞
  • 2篇污染物
  • 2篇积雪
  • 2篇冰冻圈
  • 2篇大气气溶胶
  • 2篇大气污染

机构

  • 21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中国科学院西...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斯德哥尔摩大...
  • 2篇西南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加州大学
  • 2篇哥德堡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海油田服务...
  • 1篇西藏自治区气...
  • 1篇曼尼托巴大学
  • 1篇国科大杭州高...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21篇黄杰
  • 16篇康世昌
  • 11篇张强弓
  • 7篇郭军明
  • 4篇王康
  • 3篇丛志远
  • 2篇沈承德
  • 2篇刘立超
  • 2篇张玉兰
  • 2篇张玉兰
  • 2篇刘克新
  • 2篇李潮流
  • 1篇张秋良
  • 1篇徐建中
  • 1篇王建力
  • 1篇郑伟
  • 1篇游庆龙
  • 1篇余光明
  • 1篇张拥军
  • 1篇闫宇平

传媒

  • 5篇环境科学
  • 2篇冰川冻土
  • 2篇第一届中国大...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第七届全国环...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拉萨市大气气溶胶^(10)Be及其季节变化被引量:3
2010年
2006年8月~2007年7月,在西藏拉萨市西郊(29°38′N,91°01′E,3640ma.s.l.)采集了30个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利用加速质谱器(AMS)测试了样品的10Be浓度.拉萨市近地面10Be全年平均浓度为14.14×104atmos/m3.大气对10Be的湿清除作用较小,10Be可以作为反映青藏高原地区上层大气动力过程的指标.10Be浓度春季较高,NCEP资料分析表明,2~6月高空大气以从平流层向对流层输送为主,可能是造成春季高10Be浓度的主要原因.夏季末与秋季初(8~9月),10Be浓度的低值与青藏高原臭氧总量低值时间上表现出一致性,NCEP资料分析表明10Be和臭氧可能共同受到大气从对流层向平流层输送的影响.
黄杰康世昌沈承德丛志远刘克新王伟刘立超
关键词:气溶胶
青藏高原纳木错湖近150年来气候变化的湖泊沉积记录被引量:3
2014年
高海拔地区的纳木错湖是研究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的理想场所。本文结合附近气象站点实测数据与纳木错浅湖芯的研究结果,筛选出适用的气候环境代用指标,并对当地过去近150年来的气候变化记录进行重建。其结果显示,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以偏暖湿为主;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该阶段气候总体上呈现出冷干特点,并从20世纪20年代左右逐渐向暖湿气候过渡;20世纪中叶至2005年,这期间气候有一定波动,但整体上以气温上升为主要趋势,在降水略减的情况下湖泊并未出现萎缩,表明气温升高可能导致冰川消融加快从而对入湖径流有一定补给作用。
李清康世昌张强弓黄杰郭军明王康王建力
关键词:青藏高原纳木错湖泊沉积气候变化
拉萨市气溶胶中碳同位素的组成及季节变化被引量:6
2010年
2006年8月~2007年7月,在西藏拉萨市西郊(29°38′N,91°01′E)采集了30个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利用14C定量区分了碳质气溶胶的生物和化石来源并分析了其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碳质气溶胶中生物碳所占比例的fc值在0.357~0.702之间变化,均值为0.493,明显高于东京和北京等大城市地区的fc均值,但低于Launceston等郊区或偏远地区的fc均值,说明拉萨碳质气溶胶的生物来源占较大比例.fc值季节变化明显,冬季的均值最大,春季逐渐降低,夏、秋季较低.冬季高值与拉萨西郊当地居民使用木材、农业废弃物、干牛粪等燃料的能源结构密切相关;夏、秋季fc值低说明化石碳的增加,与旅游旺季机动车尾气排放增加等相关.δ13CTC变化范围为-26.4‰~-25.1‰,年均值为-25.8‰,其季节变化特征并不明显,但夏季δ13CTC偏大可能与化石碳增多有关.全年碳质气溶胶的δ13CTC变化范围很小,结合fc值的季节变化推断拉萨碳质气溶胶总体上受到生物质燃烧和机动车尾气等几个均匀混合的稳定来源影响.
黄杰康世昌沈承德丛志远刘克新刘立超
关键词:大气气溶胶
近45年雅鲁藏布江流域极端气候事件趋势分析被引量:58
2009年
利用雅鲁藏布江流域10个气象台站1961-2005年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降水量资料,分析了该流域气温和降水等气候极端事件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近45年以来,雅鲁藏布江流域夜间和白天极端低温日数分别以1.94和0.97天/10年的趋势在显著减少,夜间极端低温日数减少在冬季最明显,白天极端低温日数在秋季减少最明显;夜间极端高温日数和白天极端高温日数分别以3.03和1.26天/10年的速度显著增加,夜间极端高温日数增加在夏季最明显,白天极端高温日数增加在冬季最明显;日较差以0.11oC/10a的速度在显著减少,主要发生在冬季;最大的1天降水总量和逐年连续无降水天数有减少趋势,最大的5天降水总量、中雨天数、逐年平均降水强度和逐年连续降水天数有增加趋势,90年代以来增加趋势明显,与该地区经向风与水汽通量增加有关。
游庆龙康世昌闫宇平徐彦伟张拥军黄杰
关键词:雅鲁藏布江流域极端气候
大气污染物与冰冻圈变化:第三极地区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
康世昌张强弓钱云吉振明李潮流丛志远张玉兰黄杰郭军明杨俊华杜文涛Arnico K.PandayMaheswar Rupakheti陈德亮?rjan GustafssonMark H.Thiemens秦大河
冰冻圈化学:解密气候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指纹被引量:7
2020年
冰冻圈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冰冻圈科学的重要分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深刻影响了冰冻圈的化学成分,而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冻圈快速退缩,也影响到冰冻圈乃至全球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并产生了显著的气候和环境效应。文章介绍了冰冻圈化学在冰冻圈科学体系中的定位,构建了冰冻圈化学的学科框架;通过举例阐明冰冻圈化学与气候和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的联系,特别是冰冻圈化学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对当今冰冻圈化学相关研究热点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冰冻圈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为应对人类所面临的气候和环境问题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康世昌康世昌黄杰牟翠翠徐建中张玉兰杜文涛
关键词: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面向党和国家重大任务的新型会议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推广
史志明黄杰崔喆钟勇彭程官磊陈晓红黄杰巫浩朱兵
电子会议系统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重要作用。党和国家重大会议使用的会议系统包含电子选举、电子报到、电子表决和发言扩声同传子系统及其他会务相关配套软硬件,稳定性、可靠性、准确性要求极高。但长期以来,Brahler、Shu...
关键词:
关键词:电子会议系统存储方法
北极阿拉斯加春季积雪中汞的时空分布及其来源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开展北极雪冰中汞分布特征及其来源的探究,不仅可以丰富冰冻圈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认识,而且对评估北极环境中汞的潜在暴露风险具有现实意义。在2017年4月至5月对美国阿拉斯加的积雪进行大范围样品采集,探讨了该区域积雪中汞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汞的沉降后过程以及潜在来源分析。研究表明:积雪中汞的空间分布受大气汞亏损事件(AMDEs)及人为源的共同影响,毗邻北冰洋海岸(如巴罗)积雪中总汞(THg)浓度较高,接近人为源的山地表层雪中THg浓度较高。巴罗雪坑中THg浓度随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积雪中主要阴阳离子与THg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阿拉斯加积雪中THg的空间分布可能主要受北冰洋海盐气溶胶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倪鼎铭康世昌康世昌窦挺峰张玉兰孙世威黄杰
关键词:总汞积雪
雪冰中汞的研究进展
汞是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重金属元素,其较强的挥发性使之能够参与全球尺度传输,汞的高毒性又能对人类和高等生物体产生极大危害,因而汞是一种全球性污染物,在近几十年来备受科学界的关注。汞的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演化规律是目前环...
黄杰康世昌张强弓
冰冻圈甲基汞研究进展
2023年
作为气候系统五大圈层之一,冰冻圈在全球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人类活动排放的汞污染物通过大气环流迁移到偏远的冰冻圈地区,并在环境中转化为更具毒性的甲基汞,经食物链传递、富集和放大,会对冰冻圈生态环境构成重大威胁。为了深化理解冰冻圈甲基汞研究现状,本文总结了典型冰冻圈介质甲基汞的浓度水平和分析方法,重点梳理了甲基汞在冰川、冻土、积雪和海冰中的迁移、转化和归趋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特别是对冰冻圈微生物汞甲基化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总结。同时关注气候变化背景下冰冻圈甲基汞分布、行为和环境影响,这对于评估人类和野生生物在冰冻圈中的甲基汞暴露风险至关重要。鉴于目前对低温环境中甲基汞变化过程和机理的认识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对未来冰冻圈甲基汞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唐文君黄杰康世昌马明马明张强弓郭军明
关键词:甲基汞冰冻圈冰川冻土积雪海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