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炜
- 作品数:10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固定化微生物原位修复受污染饮用水源水研究
-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中小城镇饮用水源地污染日益严重。本论文针对我国小城镇地表饮用水源污染特征,从饮用水安全保障、污染源水微生物原位修复工艺高效稳定运行等角度出发,以河道型固定化生物膜反应器为平台,开...
- 丁炜
- 关键词:饮用水源水填料原位修复好氧反硝化菌生物强化
- 文献传递
- 不同生物载体模拟河道反应器的微污染水源水修复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分别以弹性填料和AquaMats生态基为载体,比较了2组模拟河道生物反应器启动过程及其修复微污染水源水性能.结果表明,在间歇曝气与逐步增强曝气强度的挂膜启动方式下,悬挂弹性填料的模拟河道反应器运行50d即启动完成,其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去除率分别高达78.2%、93.5%;AquaMats生态基反应器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去除率则在2周后分别达到70%、80%以上.不同曝气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曝气/停曝时间比3h:3h、曝气量250L·h-1工况下,弹性填料生物膜反应器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TN、TP的去除率均优于AquaMats反应器;随着曝气强度减至120L·h-1及曝气/停曝时间比缩短,AquaMats反应器的污染物去除性能逐步提高,表明其在确保一定的污染物去除率的前提下具有低气水比潜力与节能降耗的应用优势.镜检分析发现,弹性填料表面以颗粒物质截留、丝状菌包裹为主,而AquaMats生态基上附着的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相对较丰富.研究认为,呈辐射状结构的弹性填料对颗粒态污染物具有较强的截留能力,可实现微污染源水修复系统快速挂膜与稳定运行;而AquaMats生态基内部微孔结构有利于不同功能的微生物富集,可在低气水比条件下强化多种低浓度污染物的协同去除.
- 丁炜朱亮徐京冯丽娟徐向阳
- 关键词:微污染水源水生物膜弹性填料
- 好氧反硝化菌及其在生物处理与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2
- 2011年
- 好氧反硝化菌因其生长特性与同步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功能,为环境生物脱氮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思路.综述了已分离获得的好氧反硝化菌类群及其生长特性,重点阐述了好氧反硝化菌生物脱氮性能、影响因素与好氧反硝化机理,探讨了好氧反硝化在环境生物修复领域的应用.已有研究表明,好氧反硝化菌在环境生物脱氮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但有关好氧反硝化反应机理、影响因素等仍待解析,以期为好氧反硝化菌固定化、活性持留以及受污染环境水体修复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丁炜朱亮徐京冯丽娟徐向阳
- 关键词:好氧反硝化菌异养硝化生物脱氮环境生物修复
- 生物膜脱除方式对受污染源水生物接触氧化修复系统除磷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针对生物接触氧化修复工艺存在的生物膜内磷累积导致系统除磷性能恶化的问题,以受污染源水为对象,开展表层生物膜脱除(SBD)和全层生物膜脱除(FBD)两种排泥方式对系统除磷长效性和运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接触氧化修复系统启动1周后除磷效率达46.9%,随后系统除磷性能迅速恶化.采用FBD方式后系统除磷效果得以恢复,溶解性磷酸盐(DP)去除率维持在30%以上近1个月,生物膜饱和吸磷量达(318.5±21.5)mgTPm-2填料表面积.相比而言,采用SBD方式处理后系统除磷性能未能得到有效改善,30%以上DP去除率仅维持1周左右,生物膜饱和吸磷量仅为FBD的0.68倍.推测不同脱除方式对生物膜二次成膜过程微生物菌群结构重建和污染物去除性能影响显著,FBD处理后系统二次成膜过程溶解氧扩散不受限制,聚磷菌相对反硝化菌更易定殖、富集.镜检结果表明,FBD处理后填料表面仍附着少量微生物及其分泌物(如胞外多聚物等),与新填料表面光滑特性相比,其较高的孔隙率和较强的生物亲和性有利于微生物快速附着成膜,保证排泥强化除磷后系统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氮去除性能稳定.
- 徐向阳徐京朱亮丁炜冯丽娟
- 关键词:生物膜除磷
- 间歇曝气对微污染源水生物接触氧化修复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针对寡营养生境下生物脱氮过程碳源不足等问题,开展不同间歇曝气方式对微污染源水生物接触氧化修复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研究,探究修复系统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可行性与过程机理.结果表明:在停曝-曝气时间为8 h-16 h的间歇曝气方式(Ⅰ)下启动的生物接触氧化修复系统,其铵态氮(NH4+-N)、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氮(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3.0%、78.1%、19.4%;而在停曝-曝气时间为16 h-8 h的间歇曝气方式(Ⅱ)下运行修复系统,其NH4+-N、CODMn平均去除率仍能分别维持在81.2%、76.4%,体系内NO2--N发生积累,TN去除率增至50%以上.对工况Ⅱ下修复系统周期内氮素转化特性分析发现,在确保出水NH4+-N、溶解氧(DO)浓度达标的前提下,缩短曝气时间可将体系DO长时间控制在0.5~1.5 mg.L-1,亚硝酸氧化菌(NOB)生长及其活性受到抑制,NO2--N明显累积,最终实现了微污染源水生物接触氧化修复系统的短程生物脱氮.
- 徐京朱亮丁炜冯丽娟徐向阳
- 关键词:微污染源水间歇曝气短程硝化反硝化
- 修复微污染水体的模拟河道生物反应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微污染水体的模拟河道生物反应装置。进水区与主体河道反应区、出水区依次相连,主体河道反应区两侧外壁上部设有旁路引流区,主体河道反应区两侧外壁下部设有排水口,旁路引流区内设有多个电动转刷,主体河道反应区两...
- 朱亮丁炜徐向阳
- 文献传递
- <'14>C-丙酯草醚在土壤中的行为与归趋
- 本论文研究了以碳14标记丙醋草醚( U-碳14一苯甲酸正丙酯)为对象,对其在水体和土壤中的降解、吸附解吸、迁移、淋溶、残留(可提态与结合残留)和矿化规律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阐明丙酯草醚的环境行为与归趋,为丙酯草醚科学...
- 丁炜
- 关键词:农药安全降解机理农药残留
- 文献传递
- 修复微污染水体的模拟河道生物反应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微污染水体的模拟河道生物反应装置。进水区与主体河道反应区、出水区依次相连,主体河道反应区两侧外壁上部设有旁路引流区,主体河道反应区两侧外壁下部设有排水口,旁路引流区内设有多个电动转刷,主体河道反应区两...
- 朱亮丁炜徐向阳
- 分段配水强化受污染水源水生物膜修复工艺脱氮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针对受污染水源水生物脱氮过程可利用碳源不足的突出问题,研究分段配水强化受污染源水生物膜修复工艺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应用分段配水策略后生物膜修复工艺的碳源有效利用率从0.199mg·mg-1增至0.211mg·mg-1,系统TN去除率亦从29.5%±2.2%增至35.0%±2.7%,且出水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氨氮(NH4+-N)浓度稳定,均满足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标准.PCR-DGGE分析发现,分段配水后修复工艺中、后段生物膜的多样性指数均上升至与工艺前段相仿的水平,生物膜内优势菌分属Hyphomicrobium、Pseudomonas、Pantoea、Synechococcus等,多数与氮素、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去除有关.结果揭示在生物膜工艺修复微污染环境水体时,可采用多点配水策略强化脱氮微生物富集和污染物去除.
- 冯丽娟朱亮徐京丁炜徐剑徐向阳
- 关键词:受污染水源水生物膜脱氮微生物群落
- 挂膜方式对模拟河道生物反应器启动与稳态运行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0年
- 对比研究了自然挂膜和改进型闷曝排泥挂膜2种启动方式对模拟河道生物反应器修复微污染水源水过程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型闷曝排泥挂膜法有效缩短了弹性填料的挂膜周期,该反应器的NH_3-N去除率比自然挂膜组提前1周达到70%以上.挂膜成熟后,闷曝排泥挂膜组附着的生物膜量和胞外多聚物含量分别为自然挂膜组的1.38倍和1.41倍,生物膜结构亦较为致密,2组反应器的NH_3-N、COD_(Mn)平均去除率最终分别稳定在92%和82%以上.通过改变曝气强度和方式开展系统运行工况研究,发现2组反应器的NH_3-N和COD_(Mn)去除性能呈现不同程度的波动,相比而言,采用闷曝排泥挂膜法启动的反应器对工况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P_((NH_3-N))为0.001,一定程度上说明不同挂膜方式对填料附着的生物膜群落结构以及微污染水源水修复系统稳态运行性能影响显著.
- 徐京朱亮丁炜冯丽娟徐向阳
- 关键词:挂膜方式微污染水源水弹性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