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卫
- 作品数:12 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的若干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地震动的衰减关系是指地震动随震级、距离和场地条件等变化的经验关系,近年来在我国亦被称为地震动预测方程,是估计地震动及其影响场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地震区划和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被广泛应用。黄土是一种特殊土,在我国广泛分布。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活动强烈,中强地震频发,地震动的衰减关系有其特殊性,总结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研究成果对促进黄土高原地区抗震研究有重要意义。在简要介绍国内外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总结我国学者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基岩和土层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峰值位移以及反应谱衰减关系方面的研究成果;评述和讨论在黄土覆盖地区地震动衰减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文章的研究工作对从事黄土高原地区地震工程研究的科技人员有重要参考价值。
- 薄景山万卫万卫段玉石李琪
- 关键词:黄土高原地区地震烈度地震动基岩土层
- 黄土高原地区地震动预测方程研究
-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曾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该地区广泛覆盖的黄土具有独特的土动力学特性,使地震活动与震害分布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因此,对这一特殊土分布区域的地震动衰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随...
- 万卫
- 关键词:黄土高原地震动衰减烈度强震记录
- 城市和建筑抗震韧性研究的进展与展望被引量:9
- 2022年
- 抗震韧性设计的理念代表着当前结构抗震和城市防灾减灾领域的前沿方向,城市和建筑抗震韧性研究作为城市韧性研究的基础和减轻城市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而备受关注,已成为国际地震工程领域和城市规划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和地震发生的不确定性,这一领域的若干科学问题还尚不明晰,亟待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文中总结和评述了当前城市及建筑抗震韧性研究的新进展;论述了抗震韧性研究的理论基础;梳理和厘定了城市及建筑抗震韧性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及其定义和内涵;对这一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城市和建筑地震安全的需求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动力,城市和建筑抗震韧性研究必将极大地推动结构抗震和城市防灾减灾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文中的工作对从事结构抗震、防灾减灾和城市规划的科技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薄景山王玉婷薄涛王玉婷薄涛万卫
- 关键词:评价指标
- 安宁河及邛海周边地区地脉动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根据地脉动测试获得的安宁河和邛海周边地区45个场点的地脉动数据,采用谱分析方法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结合场地条件对地脉动谱曲线进行分析总结,得到了该区地脉动频谱特性,给出了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场地地脉动卓越周期建议值,所得结果可以为西昌市防震减灾规划提供场地背景资料和分析依据,也可为西昌市以后的工程场地选址、场地类别划分和结构抗震设计等提供参考。
- 李平薄景山孙有为张宇东李孝波赵金鑫万卫
- 关键词:地脉动
- 基岩地形对地震动影响研究
- 2015年
- 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地震动反应分析中,除输入地震动特征对其有直接影响以外,地表下基岩地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为松散覆盖土层与基岩介质的动力特性相差悬殊,基岩地形的变化很容易导致局部场地条件的差异,从而致使同一地震动作用下建(构)筑物震害程度的显著不同。现阶段研究基岩地形对地震动影响的方法主要有数值法和物理模拟法。
- 李孝波薄景山万卫王欣
- 关键词:基岩地形输入地震动建(构)筑物地震动作用
- 基岩地形对地震动影响研究
- 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地震动反应分析中,除输入地震动特征对其有直接影响以外,地表下基岩地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为松散覆盖土层与基岩介质的动力特性相差悬殊,基岩地形的变化很容易导致局部场地条件的差异,从而致使同一地震动作用下建...
- 李孝波薄景山万卫王欣
- 关键词:地震动动力特性
- 文献传递
- 汶川地震反应谱衰减关系研究
- 随着工程地震学和强震观测的发展,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在2008年之前,鉴于我国强震记录有限,我国的地震动衰减关系多是采用美国西部数据用转换方法建立,汶川地震获得了大量的强震动记录,为研究地震动衰减关系提供...
- 万卫
- 关键词:烈度分布
- 文献传递
- 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反应谱平台值衰减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2008年汶川MS8.0地震获得了大量的强震动记录,为研究反应谱特征参数衰减特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本文对已知场地条件的174个台站的记录进行研究,计算其加速度反应谱并按照最小二乘分段拟合方法进行标定,进而拟合了反应谱平台值的衰减关系;对比分析了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反应谱平台值的衰减特性,提出用"平台值的场地衰减影响系数"来定量研究不同场地类型对反应谱平台值的影响,用"衰减曲线下降速率"来定量分析不同衰减曲线的衰减速率.通过计算得出水平向Ⅰ,Ⅱ,Ⅲ类场地的平台值场地衰减影响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535 8,1和1.579,且Ⅲ类场地的加速度平台值衰减曲线的衰减速率最小.
- 万卫薄景山郭晓云
- 关键词:汶川地震
- 考虑抗倒能力的砌体结构震害预测被引量:5
- 2013年
- 以往对砌体结构的抗震鉴定或震害预测方法没有考虑构造柱、圈梁等抗震措施对增强砌体结构抗倒能力的影响,使得在高烈度下的鉴定或震害预测结果多为倒塌,这与震害实际不符合。实际在高烈度区,有一些砌体结构并没有倒塌。本文按照杨玉成等[1]提出的用抗倒增强系数修正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方法,将抗倒增强系数的取值推广到不同工况;提出地震烈度为Ⅹ度时烈度影响系数为4.0;推演了杨玉成等提出的用综合抗震能力指数表示的震害预测判别标准。按此法进行了24栋建筑的分析,震害预测结果显示考虑抗倒能力的方法适用于高烈度下的砌体结构震害预测,简单易用,符合震害实际。
- 万卫袁一凡薄景山蔡晓光
- 关键词:砌体结构震害预测
- 基岩地形对地震动影响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采用谱元法研究了基岩地形变化对地震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岩面上地震动强度大小与基岩面的产状、地震波入射方向等因素相关。地震波入射方向越接近基岩面切线方向,基岩面上地震动强度越小;越接近基岩面法线方向,则越大。2基岩凸起地形的存在,导致与凸起区相对应地表处的地震动强度减弱,形成地震动强度相对减弱区;基岩凹陷地形的存在,导致与凹陷区域相对应地表处的地震动强度增强,形成地震动强度相对增强区。3基岩地形陡度不同,地震动强度相对变化区不同。基岩凸起地形作用下,地震动强度相对减弱区是基岩凸起区的1.13~1.69倍,具有随陡度增大而逐渐增大的趋势;基岩凹陷地形作用下,地震动强度相对增强区是基岩凹陷区的0.5~1倍,具有随陡度增大而逐渐减小的趋势。4覆盖层厚度不同,地震动强度相对变化区也不同。基岩凸起地形作用下,地震动强度相对减弱区与基岩凸起区的比值具有随覆盖层厚度增大而逐渐增大的趋势;基岩凹陷地形作用下,地震动强度相对增强区与基岩凹陷区的比值具有随覆盖层厚度增大而逐渐减小的趋势。
- 李孝波薄景山王欣万卫
- 关键词:地震动谱元法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