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宁 作品数:52 被引量:39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理学 更多>>
一种基于微滴式数字PCR技术的三七粉精准定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滴式数字PCR技术对三七粉成分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以及在该方法中应用到的以三七单拷贝核基因甘油二酯激酶基因(diacylglycerol kinase 1 gene,DGK1)所设计的引物和探针组合... 陈颖 于宁 张九凯 邢冉冉 邓婷婷 王娉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RAA-CRISPR/Cas12a技术的快速检测桃成分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AA‑CRISPR/Cas12a技术快速检测桃成分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所述试剂盒包括用于特异性检测桃成分的crRNA引物和RAA引物、Cas12a蛋白、荧光报告基因标记的FQ‑ssDNA以及NEBu... 陈颖 邢冉冉 王琳 张九凯 邓婷婷 于宁芝麻过敏原Ses i 2特异性结合多肽及其筛选方法 本发明涉及芝麻过敏原Ses i 2特异性结合多肽及其筛选方法。所述特异性结合多肽包括SEQ ID NO.1‑5所示多肽。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大肠杆菌2738菌株活化培养,加入梯度稀释的噬菌体,获得重组噬菌体文库;... 于宁 陈颖 李洋 康文瀚 张九凯 邢冉冉 邓婷婷一种应用iTRAQ技术鉴别冰鲜三文鱼和冻融三文鱼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别冰鲜三文鱼和冻融三文鱼的方法,该方法采用iTRAQ技术对冰鲜和冻融处理三文鱼中的蛋白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筛选出与三文鱼冻融后品质变化相关的差异蛋白,并利用多反应检测模式对这些蛋白做了进一步验证,为解释冻... 张九凯 陈颖 倪雪 邢冉冉 邓婷婷 于宁一种基于trnL(UAA)微条形码的植物源性食物过敏原鉴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鉴定常见植物源性食物过敏原物种的DNA微条形码,所述DNA微条形码为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片段trnL(UAA),所述DNA微条形码trnL(UAA)的引物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 陈颖 于宁 唐雨馨 康文瀚 张九凯 邢冉冉一种添加DNA溯源码的DNA油墨及其使用、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添加DNA溯源码的DNA油墨,该DNA油墨中含有油墨本底和至少一种人工编辑的DNA溯源码,所述DNA溯源码包含与所用商品相关的身份信息。本发明的DNA油墨含有已知长度和序列的DNA溯源码,结合由DNA油墨... 邢冉冉 陈颖 刘珂涵 张九凯 于宁 邓婷婷一种植物油中甘油三酯产生的非挥发性衍生物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油中甘油三酯在热处理条件下产生的非挥发性衍生物的精准结构解析的非靶向氧化脂质组学方法。该方法采用UPLC‑QTOF‑MS/MS方法对非挥发性衍生物进行质谱检测,并将非靶向氧化脂质组学与电子活化解离技术相... 张九凯 陈颖 胡谦 邓婷婷 于宁 邢冉冉基于鸟枪蛋白组学与质谱多反应监测技术的三文鱼物种鉴别研究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 对大西洋鲑(Salmo salar)、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keta)和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中的多肽进行分离鉴定,筛选特征肽段,建立不同种类三文鱼的物种鉴别方法。方法 以市场上常见的大西洋鲑、大马哈鱼和虹鳟3个物种为研究对象,基于鸟枪蛋白组学分析流程,样品经蛋白质提取、胰蛋白酶消化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分离鉴定,得到的总离子流图谱(total ion chromatogram,TIC)与Uni Prot蛋白质数据库对比分析,筛选得到3个物种的特征肽段,利用Skyline软件构建特征肽的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离子对,然后经三重四极杆质谱仪进行鉴定。结果 最终共筛选出7条特征肽段,包括大西洋鲑中的4条特征肽段,大马哈鱼中的1条特征肽段,虹鳟中的2条特征肽段。结论 基于鸟枪蛋白组学,结合多反应监测技术,筛选得到了大西洋鲑、大马哈鱼和虹鳟3个物种中的特征肽段,成功建立了不同种类三文鱼的物种精准定性鉴别方法。 张九凯 马聪聪 邢冉冉 于宁 康文瀚 邓婷婷 陈颖关键词:三文鱼 物种鉴别 多反应监测 一种植物油中甘油三酯产生的非挥发性衍生物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油中甘油三酯在热处理条件下产生的非挥发性衍生物的精准结构解析的非靶向氧化脂质组学方法。该方法采用UPLC‑QTOF‑MS/MS方法对非挥发性衍生物进行质谱检测,并将非靶向氧化脂质组学与电子活化解离技术相... 张九凯 陈颖 胡谦 邓婷婷 于宁 邢冉冉芝麻过敏原及其致敏性消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22年 芝麻是新的“8大类”过敏食物之一,芝麻过敏反应由于其潜在危害性及其日益上升的发病率而越来越引起全世界的普遍重视,因此研究芝麻致敏性消减技术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芝麻主要过敏原(Ses i 1~Ses i 7)的结构和免疫特性,及其致敏性消减技术原理和研究进展;已报道的芝麻过敏原有7种,属于2S白蛋白、7S类豌豆球蛋白、油质蛋白和11S球蛋白,其中11S球蛋白和2S白蛋白是主要的过敏原蛋白。利用热加工技术消减芝麻致敏性,主要通过煮沸、微波、烘焙等工艺引起过敏原的解聚、变性进而破坏致敏表位;高压、辐照、发酵、酶解等非热加工技术通过氢键、疏水键等化学键的变化、多肽链的断裂引起蛋白结构变化,从而掩盖或直接降解致敏表位。另外,结合其他食品过敏原,对芝麻过敏原的潜在消减技术,包括脉冲电场、冷等离子体、超声波、脉冲光、糖基化改性和复合加工技术等进行了阐述分析。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芝麻不同过敏原的致敏表位、不同加工工艺对过敏原结构及致敏性影响、开展血清学、细胞和动物模型等致敏性评价等,以明确芝麻致敏性消减的主要机制,以期为生产低敏或脱敏芝麻产品奠定理论依据与科学指导。 张九凯 于悦 于宁 康文瀚 胡风欣 邢冉冉 陈颖关键词: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