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启伟

作品数:30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基因
  • 7篇蛋白
  • 6篇教学
  • 5篇婴儿
  • 5篇婴儿双歧杆菌
  • 5篇脱氨酶
  • 5篇肿瘤
  • 5篇癌基因
  • 5篇胞嘧啶
  • 5篇胞嘧啶脱氨酶
  • 5篇病理
  • 4篇能学
  • 4篇腺癌
  • 4篇基因治疗
  • 4篇机能学
  • 4篇机能学实验
  • 4篇胶质
  • 4篇胶质瘤
  • 4篇教学改革
  • 3篇厌氧菌

机构

  • 26篇济宁医学院
  • 4篇四川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山东省医学科...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7篇任启伟
  • 13篇王旭
  • 12篇崔文
  • 11篇郭志英
  • 8篇高继发
  • 5篇孔灵玲
  • 5篇梁桂华
  • 4篇范连杰
  • 4篇田德明
  • 4篇王立赞
  • 4篇巴再华
  • 3篇王舟
  • 3篇王树人
  • 3篇成磊
  • 3篇曹慧玲
  • 2篇刘晓岚
  • 2篇易成
  • 2篇魏红
  • 2篇姜晓刚
  • 2篇郑杰

传媒

  • 18篇济宁医学院学...
  • 2篇医学教育探索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肿瘤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7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机能学教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的探索被引量:8
2010年
设计性实验是机能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一种模拟科研过程,由学生自行选题、大胆设计及探索研究的实验教学项目。以病理生理学为切入点,在2006级临床本科尝试进行机能学设计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未来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
郭志英任启伟巴再华王立赞
关键词:设计性实验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
脑胶质瘤中p53抑癌基因蛋白表达的研究
2002年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胶质瘤中 p5 3抑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 5 0例不同类型脑胶质瘤石蜡组织中 p5 3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 结果  18例胶质瘤中呈现p5 3蛋白表达 ,阳性率为 36 % ,并随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而升高 (P <0 .0 5 ) ;其中星形细胞瘤I级 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0 ,Ⅱ级阳性率为 2 7.2 % ,Ⅲ级为 4 7.1% ,Ⅳ级为 77.8% ,四组间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p5 3蛋白的表达与胶质瘤的病理类型、恶性程度相关。因此检测该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 ,对胶质瘤生物性行为的判断及预后估价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崔文王旭高继发梁桂华田德明任启伟范连杰
关键词:脑胶质瘤P53抑癌基因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厌氧菌介导的CD/5-FC系统对鼠黑色素瘤的杀伤效应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构建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CD/5-FC肿瘤基因治疗系统,探讨该系统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的体外杀伤效应。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GEX-CD,以电穿孔法转化婴儿双歧杆菌,筛选阳性克隆菌,然后加入5-FC厌氧培养,24h后取其上清,作用于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成功构建出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CD/5-FC肿瘤基因治疗系统。与对照组和pGEX组相比,CD组的肿瘤细胞发生了明显的形态学改变,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结论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CD/5-FC系统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具有明显的体外杀伤效应。
郭志英任启伟巴再华刘晓岚易成王树人
关键词:婴儿双歧杆菌肿瘤基因治疗
胶质瘤中p53基因突变p16基因缺失 细胞增殖和凋亡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英文)
2007年
目的探讨P53基因突变、p16基因缺失、肿瘤细胞增殖活性(PCMNA)和凋亡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相互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96例不同类型胶质瘤中P53,P16蛋白表达及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PCNA);应用非同位素PCR-SSCP技术检测p53基因5-8外显子突变。应用PCR-DNA测序技术检测SSCP阳性标本中p53基因5-8外显子碱基突变谱和氨基酸顺序改变。应用TUNEL技术检测肿瘤细胞中凋亡的改变。结果结果显示96例不同类型胶质瘤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1.7%(40/96),其中Ⅱ级肿瘤阳性率为27.3%(13/53),Ⅲ、Ⅳ级肿瘤阳性率分别为62.5%(20/32)、63.6%(7/11),低分级与高分级胶质瘤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χ2=4.88,P<0.05)。SSCP检测结果显示34/96(35.4%)例胶质瘤出现p53基因异常移动的单链DNA电泳带,主要分布在5,7,8外显子。在40例P53蛋白阳性的病例中有32例呈现该基因的单链构象多态性改变,两种方法检测的符合率基本一致。DNA序列分析显示,17例SSCP有异常电泳带的标本中均存在p53基因突变,而且主要发生在5-8外显子,突变类型多数为点突变或碱基缺失,突变位点多分布在第5外显子130-175号密码子之间,第8外显子270-291密码子之间,突变类型主要为错义突变,且多为单碱基的改变,碱基突变以G→A或A→G最多。p16蛋白的表达缺失率为60.4%(58/96),其中Ⅱ级肿瘤为39.6%(21/53),Ⅲ、Ⅳ级肿瘤为81.2%(26/32)、100%(11/11),在高级别胶质瘤中P16表达缺失率均显著高于低级别的肿瘤。复合表达研究显示,p53蛋白的表达与p16缺失之间存在负相关性(P<0.05)。96例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检测显示,PCNA标记指数(PCNALabelIndex,PCNALI)随着肿瘤分级的升高而递增,而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随着肿瘤分级的升高而递减,PCNALI/AI之比随着肿瘤分级的升高而递增。结论p53异常表达和突变是胶质瘤中�
崔文孔霞曹慧玲王旭高继发王舟任启伟王学春吴人亮
关键词:胶质瘤基因突变基因产物增殖凋亡
浅谈我院机能学实验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
2009年
刘瑞文崔运河葛凤宋艳红任启伟
关键词: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
缺血预处理及后处理对家兔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后处理对家兔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首先建立家兔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40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及缺血后处理组(IPO组)。再灌注60min后分别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IPC组和IPO组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病理损伤明显;与I/R组相比,IPC组和IPO组血清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病理损伤减轻。结论缺血预处理及后处理能够减轻家兔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增强机体的抗氧化损伤能力有关。
郭志英任启伟王立赞王伟张德磊杨阁谭祥芹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缺血后处理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输卵管海面状血管瘤1例报告
2002年
王舟王旭任启伟
关键词:输卵管肿瘤手术
脑胶质瘤p53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的关系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探讨p53突变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鄄SSCP)及LSAB免疫组化法对已确诊的48例脑胶质瘤进行p53基因突变以及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48例胶质瘤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41.7%(20/48)。在高级别(Ⅲ、Ⅳ级)中p53表达率明显高于低级别(Ⅱ级)的肿瘤,分别是63.2%、27.6%(P<0.05)。PCR鄄SSCP检测发现17例(35.4%)呈现p53基因突变,均位于5~8外显子,突变例数依次为7(41.2%)、1(5.9%)、4(23.5%)、5(29.4%)。两种方法检测的符合率为89.6%(43/48)。p53基因的突变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大小无关。[结论]胶质瘤中p53突变多在第5~8外显子,p53基因突变在胶质瘤的发生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曹慧玲崔文郑杰王旭高继发梁桂华田德明范连杰任启伟成磊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P53蛋白P53基因突变临床病理
以病理生理学为切入点 在机能学教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的探索被引量:9
2010年
设计性实验是机能学实验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一种模拟科研过程,由学生自行选题、大胆设计及探索研究的实验教学项目。以病理生理学为切入点,在2006级临床本科尝试开出的机能学设计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未来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
郭志英任启伟巴再华王立赞
关键词:设计性实验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
联合基因厌氧菌转运载体系统的构建及抗肿瘤研究
近年来,随着肿瘤基因治疗的兴起,自杀基因疗法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Cytosine Deaminase/5-Fluorocytosine,CD/5-FC)系统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的自杀基...
任启伟
关键词:婴儿双歧杆菌自杀基因疗法胞嘧啶脱氨酶尿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联合基因治疗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