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早产儿脑瘫的高危因素、脑瘫类型、运动障碍程度、影像学特点及共患病情况。【方法】专科医院为基础的横断面临床研究,研究对象为2006年1月-2010年6月在本院脑瘫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早产儿脑瘫患者,详细记录围生期脑损伤高危因素;采用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评估运动障碍程度;常规进行智力评测、眼科学检查、语言能力评估,怀疑听觉障碍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行听力阈值测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早产儿脑瘫以痉挛型最多见(占77.13%)。痉挛型双瘫和偏瘫的GMFCS水平好于不随意运动型、四肢瘫和混合型(F=4.362,P<0.01)。不同脑瘫类型和GMFCS水平的患儿共患病明显不同。占65.89%患儿影像学呈现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改变,见于各种类型但以痉挛型双瘫和四肢瘫最多,早期影像学检查有利于早产儿脑瘫的早期诊断、分型和预后预测。【结论】认识并掌握早产儿脑瘫的运动学和影像学特征以及各种伴发障碍,对于病因学研究、综合康复管理都极端重要。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EE)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区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突触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7日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 h EE干预(6 h EE)组、12 h EE干预(12 h EE)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干预组和模型组均运用Rice法(1981)制备大鼠HIBD模型。干预组分别进行14 d的6 h和12 h的EE干预。运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区BDNF、突触素蛋白的表达。结果4组大鼠训练期间的逃避潜伏期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逐渐降低,但4组大鼠之间的逃避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37,P〉0.05)。6 h EE组、12 h EE组和模型组新生大鼠在目标象限寻找平台的时间均短于假手术组,海马区BDNF和突触素蛋白(6 h EE组:0.529±0.038、0.889±0.027,12 h EE组:0.660±0.034、1.114±0.037,模型组:0.225±0.015、0.672±0.057)的表达相比于假手术组(0.803±0.026、1.347±0.092)也有所下降。与模型组相比,6 h EE组和12 h EE组新生大鼠在目标象限寻找平台的时间更长,并且海马区BDNF和突触素蛋白的表达显著上升。12 h EE组在目标象限寻找平台的时间以及海马区BDNF与突触素蛋白的表达情况都优于6 h EE组。结论EE能够改善HIBD幼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保护神经元细胞,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区BDNF和突触素蛋白表达有关。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儿童运动障碍最常见的原因,以痉挛型为主,约占80%—85%,不随意运动型是第二大类型,约占10%—15%,且运动障碍较严重[1]。欧洲脑瘫监测联盟(Surveillance of Cerebral Palsy in Europe,SCPE)给出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定义是:不随意的、不能控制的、反复发生的、有时候是刻板的运动,伴原始反射残存、肌肉张力波动。根据SCPE和我国脑瘫的康复指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可进一步划分为肌张力障碍和舞蹈手足徐动亚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