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侯玉珠

侯玉珠

作品数:13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靖江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指导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5篇护理
  • 4篇晚期
  • 4篇PICC
  • 3篇导管
  • 3篇生活质量
  • 3篇肿瘤患者
  • 3篇活质量
  • 2篇置管
  • 2篇中心静脉
  • 2篇外周
  • 2篇晚期肿瘤
  • 2篇晚期肿瘤患者
  • 2篇静脉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1篇导管异位
  • 1篇多维度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机构

  • 13篇靖江市人民医...

作者

  • 13篇侯玉珠
  • 6篇张小新
  • 5篇祁红霞
  • 4篇李红娟
  • 4篇徐蕾
  • 3篇商锋华
  • 2篇赵海燕
  • 2篇沙杰
  • 2篇郑钰
  • 2篇张艳林
  • 2篇鞠红霞
  • 1篇刘翠凤
  • 1篇张丽
  • 1篇凌峰
  • 1篇侯雪琴
  • 1篇宋秋萍
  • 1篇赵敏

传媒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 2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巧用导引导丝在DSA引导下调整难调性PICC置管后异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难调性PICC导管异位的有效方法。方法对84例PICC导管异位患者在DSA引导下应用导丝调整PICC管至正常位置。结果 84例中有1例调整不到位,经静脉血管造影确认在靠近锁骨下静脉处造影剂不能正常通过而拔除PICC管,其余83例均一次复位成功,未发生置管后静脉血栓。结论巧用导引导丝在DSA引导下调整难调性PICC置管后异位安全、方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商锋华李红娟祁红霞侯玉珠张小新刘翠凤张艳林张丽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PICC导管异位
手部运动操预防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探讨手部运动操对预防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术后相关上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PICC置管术后的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按置管顺序,单数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双数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加实施手部运动操),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周置管侧腋静脉流速、血液流变学及PICC相关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术后3周观察组腋静脉流速较对照组加快,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ICC相关静脉血栓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白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外,观察组的D-二聚体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手部运动操能改善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PICC置管上肢的血液循环,减少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侯玉珠徐蕾张小新祁红霞李红娟
关键词:老年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
原位置换PICC导管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原位置换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对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5Fr PICC置管312例患者中由于体外导管与圆盘连接处液体渗漏及PICC导管部分脱出体外而必需拔管的8例患者进行原位置换PICC导管。结果 8例患者原位置换PICC导管均一次成功,输液通畅。结论原位置换PICC导管可行、安全、快捷,可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真正解决晚期肿瘤患者输液难题,值得推广。
祁红霞李红娟商锋华侯玉珠张小新张艳林鞠红霞
关键词:PICC晚期肿瘤非计划拔管
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在晚期肿瘤患者PICC置入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BD密闭式静脉留置针替代导入鞘在晚期肿瘤患者PICC置入中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我科自2012年4~12月对23例晚期肿瘤患者实施BD密闭式静脉留置针替代导入鞘穿刺后导入PICC的技术,并进行了置管维护.结果:BD密闭式静脉留置针替代导入鞘为23例晚期肿瘤患者穿刺置入PICC管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成功率100%,X线拍片定位导管末端达上腔静脉内,无异位.输液通畅.结论:密闭式静脉留置针替代导入鞘穿刺置管后导入PICC操作简便,穿刺成功率高,真正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方便的输液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侯玉珠祁红霞
关键词:密闭式静脉留置针晚期肿瘤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及家属同时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及家属同时实施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心理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再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及家属同时实施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和推广。
李红娟祁红霞侯雪琴郑钰沙杰侯玉珠商锋华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心理干预
需求导向型信息支持联合居家舒缓疗护对肺癌晚期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需求导向型信息支持联合居家舒缓疗护对肺癌晚期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靖江市人民医院47例晚期肺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通过筛选并同意参加实验的患者进行编号,并且以交替的方式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居家接受常规医院舒缓疗护团队护理。观察组实施需求导向型信息支持联合居家舒缓疗护,采用简易疲乏量表(BFI)、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LQ-C30)比较两组患者癌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肺癌晚期患者综合疲劳程度评分、综合疲劳影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及认知功能、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需求导向型信息支持联合居家舒缓疗护应用于肺癌晚期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癌性疲乏,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侯玉珠张小新严露马婷婷
关键词:肺癌晚期患者癌性疲乏生活质量
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轨迹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从诊断期到过渡期生活质量的轨迹变化,并分析不同生活质量轨迹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纵向研究设计,于2018年8月-2020年8月对江苏省某三级医院就诊的胃癌患者进行追踪调查,收集符合纳排标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症状,分别在手术前、化疗前、首次化疗后、化疗中期、化疗结束以及化疗结束后2个月共6个时间点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使用增长混合模型的方法识别潜在的轨迹类型,使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潜在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共222例患者完成随访,通过构建增长混合模型识别出3条不同特点的生活质量轨迹类型,命名为组1生活质量持续下降组(37.5%);组2生活质量波动组(57.2%);组3生活质量未下降组(25.3%)。婚姻状态、肿瘤分期对生活质量的轨迹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患者从诊断期到过渡期生活质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轨迹,大部分患者能够达到良好的适应状态,婚姻状态、肿瘤分期是生活质量轨迹的影响因素。
赵海燕侯玉珠赵敏郑钰沙杰凌峰戴佳雯
关键词:胃癌生活质量症状
喜辽妥治疗脂肪乳外渗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喜辽妥外涂在治疗脂肪乳外渗引起局部水肿、疼痛、皮肤变性中的作用。方法试验组26例,采用注射器接头皮针将患处的外渗液回抽后,再用喜辽妥外涂的方法处理;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50%硫酸镁湿敷患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脂肪乳外渗后肿胀、疼痛、变性坏死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将患处的渗液抽出后,再应用喜辽妥外涂患处的方法治疗脂肪乳外渗效果良好,可减轻患者的痛苦。
侯玉珠
关键词:脂肪乳外渗喜辽妥护理
恶性肿瘤患者DC-CIK细胞免疫治疗的护理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DC-CIK细胞免疫治疗的护理。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4月—2015年4月行细胞免疫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8例,按常规方法采集细胞,实验室分离培养后进行细胞回输,从采集前、采集中、采集后的进行全面的优质护理,观察整个采集过程的不良反应及护理结果。结果本组18例患者,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4例患者血流通路障碍,经对症处理后均采集成功。DC-CIK回输后1个月~3个月随访,18例患者自诉食欲、睡眠、体力状况明显改善。结论细胞免疫治疗期间掌握整个治疗的流程操作,优质的全程护理,良好的沟通教育是顺利完成细胞免疫治疗的关键。
徐蕾侯玉珠
关键词:恶性肿瘤细胞免疫疗法护理
化疗致口腔炎的护理
2011年
口腔炎是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化疗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化疗的耐受性,常导致患者主观上逃避或拖延化疗,客观上不能保证正常剂量强度的实施。
侯玉珠
关键词:化疗并发症口腔炎护理生活质量耐受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