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

作品数:24 被引量:8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2篇营养
  • 22篇营养物质
  • 22篇消化率
  • 20篇营养物质消化
  • 20篇营养物质消化...
  • 16篇氮代谢
  • 11篇蓝狐
  • 9篇冬毛
  • 9篇水貂
  • 9篇饲粮
  • 8篇育成期
  • 5篇血清生化
  • 5篇血清生化指标
  • 4篇蛋氨酸
  • 4篇毛皮
  • 4篇繁殖
  • 4篇繁殖性
  • 4篇繁殖性能
  • 4篇
  • 3篇锌水平

机构

  • 24篇中国农业科学...
  • 20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遵义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沈阳博阳饲料...

作者

  • 24篇刘志
  • 19篇张铁涛
  • 18篇杨福合
  • 17篇吴学壮
  • 17篇高秀华
  • 16篇邢秀梅
  • 13篇郭俊刚
  • 8篇郭强
  • 6篇李光玉
  • 4篇崔虎
  • 4篇孙皓然
  • 3篇岳志刚
  • 3篇樊燕燕
  • 2篇杨颖
  • 2篇张海华
  • 2篇王卓
  • 2篇邢思远
  • 2篇贡筱
  • 1篇王海宏
  • 1篇张婷

传媒

  • 20篇动物营养学报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3篇2016
  • 9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饲粮精氨酸水平对育成期雌性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精氨酸水平对育成期雌性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60±5)日龄、体重相近的60只健康雌性蓝狐,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在基础饲粮(精氨酸水平1.61%)基础上各组的精氨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Ⅰ组)、0.2%(Ⅱ组)、0.4%(Ⅲ组)、0.6%(Ⅳ组)、0.8%(Ⅴ组)和1.0%(Ⅵ组),预试期10 d,正试期63 d。结果表明:1)饲粮精氨酸水平极显著影响蓝狐平均日增重(P〈0.01),以Ⅴ组最高,Ⅰ组最低;Ⅴ组蓝狐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Ⅴ组和Ⅵ组蓝狐料重比均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2)饲粮精氨酸水平极显著影响蓝狐粗蛋白质消化率和粗脂肪消化率(P〈0.01),Ⅴ组粗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Ⅵ组粗脂肪消化率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饲粮精氨酸水平对蓝狐碳水化合物消化率和干物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3)食入氮量以Ⅴ组最低,Ⅰ组最高,2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Ⅴ组粪氮排出量较Ⅰ组降低11.73%(P〈0.05);Ⅴ组氮沉积较Ⅰ组提高20.54%(P〈0.05);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均以Ⅴ组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或P〈0.05);饲粮精氨酸水平对尿氮排出量无显著影响(P〉0.05)。4)Ⅳ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Ⅴ组和Ⅵ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极显著低于Ⅰ组、Ⅱ组和Ⅲ组(P〈0.01);饲粮精氨酸水平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各项指标,育成期雌性蓝狐饲粮中添加0.8%精氨酸(饲粮总精氨酸水平为2.41%)可提高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减少血清尿素氮含量,建议育成期每只雌性蓝狐精氨酸摄入量在4.22-4.24 g/d之间。
孙皓然张铁涛刘志樊燕燕周宁黄健李光玉
关键词:精氨酸蓝狐育成期氮代谢血清生化指标
饲粮锌水平对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锌水平对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选取8周龄平均体重为(2.21±0.49)kg的健康蓝狐90只,分成5组,通过方差分析调整各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每组18只,公母各占1/2。各组饲粮锌水平分别为39.75(Ⅰ组)、60.00(Ⅱ组)、80.00(Ⅲ组)、100.00(Ⅳ组)、120.00 mg/kg(Ⅴ组)。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公狐平均日增重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母狐Ⅱ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2)公狐干物质消化率Ⅱ组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1),显著高于Ⅲ组和Ⅴ组(P<0.05);脂肪消化率Ⅱ组极显著高于Ⅰ组、Ⅲ组和Ⅳ组(P<0.01);蛋白质消化率Ⅱ组极显著高于Ⅰ组、Ⅳ组和Ⅴ组(P<0.01)。3)公狐食入氮Ⅰ组和Ⅳ组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粪氮Ⅰ组、Ⅳ组和Ⅴ组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母狐尿氮Ⅲ组和Ⅴ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氮沉积Ⅰ组和Ⅱ组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显著高于Ⅲ组(P<0.05);净蛋白质利用率Ⅰ组和Ⅱ组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显著高于Ⅲ组(P<0.05);蛋白质生物学价值Ⅱ组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Ⅰ组和Ⅱ组显著高于Ⅲ组和Ⅴ组(P<0.05)。综合试验结果得出,育成期蓝狐饲粮锌水平为60.00 mg/kg时,可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提高蛋白质利用率,有效减少粪氮和尿氮的排出量。
郭强张铁涛刘志邢思远杨福合邢秀梅
关键词:蓝狐育成期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
饲粮添加黄粉虫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黄粉虫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60日龄健康雄性水貂6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H0组水貂饲喂基础饲粮,饲粮中不添加黄粉虫;H4组、H8组、H12组、H16组水貂的饲粮中分别添加4%、8%、12%、16%的黄粉虫。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2013-08-05至2013-09-15之间,H0组水貂的体重显著高于H16组(P〈0.05),其他试验组水貂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2)各组间水貂的干物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和脂肪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3)各组间食入氮和粪氮排出量差异不显著(P〉0.05),H4组的尿氮排出量显著低于H12组(P〈0.05),H4组的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H12组(P〈0.05)。4)H4、H8和H16组血清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高于H0组(P〈0.01);H4和H8组血清钙含量显著高于H12组(P〈0.05),H16组血清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由此可见,育成期水貂中添加黄粉虫没有明显提高水貂的生产性能,但当鱼粉等价格高于黄粉虫时,在饲粮中添加4%~12%的黄粉虫可等量替代鱼粉、肉骨粉等动物性原料。
张铁涛张海华孙皓然刘志杨福合李光玉
关键词:黄粉虫水貂育成期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
饲粮蛋氨酸水平对繁殖期蓝狐繁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蛋氨酸水平对繁殖期蓝狐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健康雌性初产蓝狐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蓝狐,均为单笼饲养。Ⅰ、Ⅱ、Ⅲ、Ⅳ和Ⅴ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0%、0.45%、0.70%、0.95%和1.20%蛋氨酸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014年2月10日至2014年5月31日。结果表明:Ⅱ、Ⅲ和Ⅳ组蓝狐最先开始发情,也最早结束,Ⅰ和Ⅴ组蓝狐发情时间稍晚。受配率、受胎率均以Ⅱ组最高,Ⅱ组受配率分别比Ⅰ、Ⅲ、Ⅳ和Ⅴ组高出17%、3%、10%及14%。窝产仔数和初生个体重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初生窝重随着饲粮蛋氨酸水平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且Ⅰ和Ⅱ组显著高于Ⅴ组(P<0.05);Ⅱ组初生成活率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0.45%蛋氨酸,即饲粮中蛋氨酸水平为0.98%时,可满足繁殖期蓝狐对蛋氨酸的需要。
郭俊刚张铁涛吴学壮刘志高秀华杨福合邢秀梅岳志刚
关键词:蛋氨酸繁殖期蓝狐发情时间繁殖性能
育成期水貂不同铜源相对生物学利用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铜源及水平对育成期水貂血清铜、锌和铁含量及血清氮代谢、脂类和抗氧化指标影响,以及水貂对不同铜源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选择60日龄健康、体重接近的水貂240只,随机分成10组,每组2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貂。试验采用3×3+1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种铜源(硫酸铜、碱式氯化铜、蛋氨酸铜)和3个铜添加水平(10、25、40mg/kg),预试期7d,正试期45d。结果表明:水貂血清铜含量随饲粮铜添加水平增加呈极显著线性增加(P=0.0004)。水貂血清总胆固醇(P=0.0015)、甘油三酯(P=0.0021)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101)含量随饲粮铜添加水平增加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降低,然而水貂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却未受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影响(P=0.5790)。水貂血清铜蓝蛋白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随饲粮铜添加水平增加呈极显著线性升高(P=0.0001)。以血清铜蓝蛋白活性为指标,以硫酸铜为参比标准物(100%),碱式氯化铜和蛋氨酸铜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分别为109.93%和131.06%。以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为指标,以硫酸铜为参比标准物(100%),碱式氯化铜和蛋氨酸铜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分别为111.01%和118.10%。由此可见,饲粮添加40mg/kg的铜(基础饲粮铜含量8.05mg/kg)能提高育成期水貂血清抗氧化酶的活性;育成期水貂3组铜源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为:蛋氨酸螯合铜>碱式氯化铜>硫酸铜。
吴学壮张铁涛于淼刘志郭俊刚高秀华杨福合邢秀梅
关键词:水貂碱式氯化铜蛋氨酸铜相对生物学利用率血清生化指标
半胱胺对冬毛期雄性水貂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半胱胺对冬毛期雄性水貂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双因子试验设计,影响因素为半胱胺添加水平和添加方式。选取167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雄性水貂56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60、90、120 mg/kg半胱胺的试验饲粮,半胱胺添加方式为连续添加,Ⅴ、Ⅵ、Ⅶ组试验饲粮分别同Ⅱ、Ⅲ、Ⅳ组,半胱胺添加方式为间隔添加(连续添加1周,间隔1周)。预试期7 d,正试期51 d。结果表明:1)Ⅲ、Ⅴ、Ⅵ、Ⅶ组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Ⅳ组(P<0.01),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Ⅳ组(P<0.01);间隔添加组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极显著优于连续添加组(P<0.01);90 mg/kg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120 mg/kg组(P<0.01)。各半胱胺添加组的毛皮品质均有所改善,Ⅵ、Ⅶ组皮长及针毛、绒毛长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间隔添加组针毛长度极显著高于连续添加组(P<0.01),90 mg/kg组针毛长度显著高于60和120 mg/kg组(P<0.05)。半胱胺添加水平和添加方式的交互作用对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及针毛、绒毛长度产生了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2)各半胱胺添加组粗蛋白质消化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物质、粗脂肪消化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各半胱胺添加组粪氮排出量较对照组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Ⅵ组氮沉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及Ⅱ、Ⅳ组(P<0.05),间隔添加组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生物学价值较连续添加组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半胱胺能够促进冬毛期雄性水貂的生长,并提高毛皮品质、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冬毛期雄性水貂饲粮中半胱胺的最适添加水平为90 mg/kg,添加方式为间隔添加(连�
樊燕燕孙伟丽王卓孙皓然刘志王红艳杨福李光玉
关键词:水貂半胱胺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
饲粮铜水平对冬毛期雌性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毛皮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水平对冬毛期雌性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毛皮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115日龄左右的健康雌性蓝狐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以五水硫酸铜(Cu SO_4·5H_2O)为铜源,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2.22、32.22、72.22、152.22 mg/kg的铜配成5种试验饲粮,5种试验饲粮铜水平分别为7.78(Ⅰ组,作为对照组)、20(Ⅱ组)、40(Ⅲ组)、80(Ⅳ组)、160 mg/kg(Ⅴ组)。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60 d。结果表明:1)Ⅲ、Ⅳ和Ⅴ组蓝狐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蓝狐的终末体重及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2)各组蓝狐的干物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及氮沉积差异不显著(P>0.05);Ⅲ、Ⅳ组蓝狐的脂肪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铜排出量随着饲粮铜水平的升高极显著的增加(P<0.01)。3)Ⅴ组蓝狐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Ⅱ组(P<0.05);Ⅴ组蓝狐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各组蓝狐血清铜蓝蛋白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蓝狐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及Ⅱ和Ⅲ组(P<0.05)。4)Ⅴ组蓝狐肝脏铜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铜、锌、铁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5)饲粮铜水平并未显著影响蓝狐的体长和干皮长(P>0.05);Ⅲ和Ⅴ组蓝狐针毛长和绒毛长显著大于Ⅱ和Ⅳ组(P<0.05);Ⅴ组蓝狐皮张颜色显著深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饲粮中添加32.22 mg/kg铜即铜水平为40.00 mg/kg时,冬毛期雌性蓝狐可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毛皮品质,同时铜的排放量较低。
刘志吴学壮郭强张铁涛郭俊刚高秀华杨福合邢秀梅
关键词:营养物质消化率毛皮品质蓝狐
饲粮铜源及水平对育成期雄性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氮、铜代谢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源及水平对育成期雄性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氮、铜代谢的影响。采用3×3+1双因素试验设计,设3种铜源(硫酸铜、碱式氯化铜、蛋氨酸铜)和3个铜添加水平(10、25、40 mg/kg),1个对照组。选择60日龄健康、体重接近的美国短毛黑雄性水貂120只,随机分成10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貂。预试期7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1)水貂的平均日采食量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呈极显著线性增加(P<0.01),并且平均日增重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也呈线性增加(P=0.053)。2)水貂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呈极显著线性增加(P<0.01),并且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也呈显著线性增加(P<0.05)。3)水貂铜摄入量、粪铜排泄量、尿铜排泄量以及铜沉积量均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呈极显著线性增加(P<0.01),然而铜的表观吸收率却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呈极显著线性降低(P<0.01)。水貂对碱式氯化铜和蛋氨酸铜的表观吸收率极显著高于对硫酸铜的表观吸收率(P<0.01)。水貂氮沉积量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而呈显著线性增加(P<0.05)。由此可见,基础饲粮中铜含量为8.05 mg/kg时,饲粮添加40 mg/kg的铜能改善育成期雄性水貂生长性能,提高水貂粗脂肪表观消化率;育成期雄性水貂对碱式氯化铜和蛋氨酸铜的表观吸收率高于对硫酸铜的表观吸收率。
吴学壮高秀华杨福合张铁涛崔虎刘志郭俊刚邢秀梅
关键词:蛋氨酸铜碱式氯化铜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饲粮铜、锌含量及其互作效应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铜、锌和氮代谢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锌含量及其互作效应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铜、锌和氮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3×3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别在基础饲粮(不添加铜、锌)基础上添加3个水平(0、15和30 mg/kg)的铜(以硫酸铜形式)和3个水平(0、150和300 mg/kg)的锌(以硫酸锌形式)。选用(60±3)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雄性水貂108只,随机分成9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60 d。结果表明:1)饲粮铜含量对水貂平均日增重(P=0.069)和料重比(P=0.058)有影响趋势。以平均日增重为响应指标,通过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估测育成期水貂铜、锌适宜含量分别为51和117 mg/kg时,此时水貂可以获得最大平均日增重14.10 g。2)饲粮铜含量对水貂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19),对铜的表观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01);饲粮锌含量对水貂粗脂肪和铜的表观消化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铜、锌含量的互作效应对水貂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铜的表观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02)。3)饲粮铜含量对水貂铜的摄入量、粪铜和尿铜的排出量以及铜沉积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01);饲粮铜、锌含量的互作效应对铜沉积量有显著影响(P=0.019),对粪铜的排出量有极显著影响(P=0.001)。饲粮锌含量对水貂锌的摄入量、粪锌和尿锌的排出量以及锌沉积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01);饲粮铜、锌含量的互作效应对锌代谢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铜、锌含量以及二者的互作效应对水貂氮代谢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综合试验结果得出,饲粮中铜、锌含量分别为51、117 mg/kg时,育成期水貂可以获得最大平均日增重;饲粮中铜含量为39.83 mg/kg时,育成期水貂对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较高,对锌的表观消化率和锌的代谢没有产生显著影响;饲粮锌铜比例大于40时,会降�
吴学壮刘志郭俊刚崔虎万春孟王忠成高秀华杨福合邢秀梅
关键词:平均日增重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饲粮L-精氨酸添加水平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L-精氨酸添加水平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选取(60±3)日龄健康雌性水貂70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7组水貂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L-精氨酸含量为1.45%)基础上添加0(Ⅰ组)、0.2%(Ⅱ组)、0.4%(Ⅲ组)、0.6%(Ⅳ组)、0.8%(Ⅴ组)、1.0%(Ⅵ组)和1.2%(Ⅶ组)L-精氨酸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Ⅲ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高于其他各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显著高于Ⅱ组和Ⅵ组(P〈0.05)。Ⅲ组的干物质排出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5)。Ⅳ组的干物质消化率高于其他各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的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Ⅱ组、Ⅲ组、Ⅴ组和Ⅶ组(P〈0.05)。Ⅳ组的脂肪消化率显著高于Ⅴ组、Ⅵ组和Ⅶ组(P〈0.05)。Ⅲ组的食入氮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1),显著高于Ⅴ组和Ⅵ组(P〈0.05)。Ⅲ组的粪氮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1)。Ⅲ组的氮沉积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Ⅵ组(P〈0.01),显著高于Ⅱ组和Ⅴ组(P〈0.05)。Ⅲ组和Ⅳ组的净蛋白质利用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和Ⅳ组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Ⅰ组(P〈0.05)。由此得出,饲粮L-精氨酸添加水平为0.4%~0.6%(L-精氨酸总含量为1.85%~2.05%)时,育成期水貂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及蛋白质生物学价值较为理想。
万春孟张铁涛吴学壮刘志郭俊刚高秀华杨福合邢秀梅岳志刚
关键词:育成期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