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卫国
- 作品数:29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茂名学院文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知性的胜利
- 2002年
- 张梦阳先生的大著<中国鲁迅学通史(一)--宏观反思卷>(下简称<通史>)延引"原始资料"丰厚,对20世纪鲁迅学研究的每一微小的进展均是以丰富的原始资料为分析的出发点,建立起坚实的立论基础.
- 向卫国
- 关键词:知性三民主义通史张先生鲁迅学鲁迅研究
- 现代诗与“现代意境”——郑愁予《易经》赏读
- 2010年
- 郑愁予(郑文韬,1933-),台湾著名诗人。五十年代台湾三大诗派之一"现代派"的代表诗人。早期诗作被人们认为充满了"浪子"意识,以一首脍炙人口的《错误》风靡海内外。但是。
- 向卫国
- 关键词:现代诗歌审美意象西方诗歌悲剧美
- 关于现代诗歌标准的私语被引量:3
- 2008年
- 论文提出了关于诗歌内容的七条标准:政治正确、情感健康、普世道德、真实信念、意象鲜明、神秘体验、严肃游戏;关于语言形式的两条标准:语言伦理、形式自觉。任何一首具体的诗歌,都必须同时符合"语言伦理"和"形式自觉"这两条形式标准以及七条内容标准中的至少一条,才有可能是好诗。
- 向卫国
- 关键词:现代诗歌
- 世纪之交广东诗歌崛起的文化生态考察被引量:3
- 2005年
-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广东诗歌渐趋繁荣,一系列重大的诗歌活动都与广东有关。这一 现象既反映了诗歌的多元化走势,也是广东的良好诗歌生态环境作用的结果。广东诗歌的文化生态特征主 要表现在:海洋文化与亚热带地理气候的人文影响;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强势与政治宽松环境;外来诗人 及其与广东本土诗人的融合带来的诗歌生长新因子。
- 向卫国
- 关键词:文化生态
- 生命的“细节”史——读黄金明《少年史》的启示
- 2006年
- 向卫国
- 关键词:少年生命
- “境界”新论——并议王国维之审美价值观及其二律背反
- 2002年
- 本文辨析了《人间词话》中的核心概念“境界”一词的内在结构和概念内涵 ,提出一种区别于传统“意境”的全新理解 ;以此为基础探求蕴藏在《人间词话》
- 向卫国
- 关键词:审美价值观二律背反
- 社会结构与“文学”的定位问题再认识
- 2007年
- 文学在社会总体结构中的位置,是一个关系到文学本质的关键问题。过去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过分简单的、教条化的,有些部分甚至是错误的。本文通过重新审理社会的三大结构要素经济基础、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关系,对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存在进行更精确地分析和定位。
- 向卫国
- 关键词: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文学
- 当代视野下地方文学研究的现状和意义被引量:1
- 2005年
-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地方文学研究一直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根本没有达到起码的文化研究的专业水平。本文作者在《茂名文学史纲》的撰写过程中,思考了当代视野下地方文学研究的现状和意义,呼吁有关学者关注处于“亚文学”状态的地方文学。
- 向卫国
- 关键词:地方文学
- 论王小妮的诗歌被引量:3
- 2005年
- “我看见……”是王小妮诗歌的最常用句式,也是理解王小妮诗歌的一把钥匙。从三个方面考察了王小妮的诗歌:主体“我”(即诗人)的个性特征和与万物齐一的精神境界;诗歌文本所呈现的艺术世界,其核心是对诗人所理解的生命本质的呈现,即诗人之所“见”;主体认识和感悟世界的“看”的直观方式以及“处低”的智慧。
- 向卫国
- 扫描与聚焦:70后诗人影像志——读霍俊明《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
- 2009年
- 霍俊明的《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是第一部关于70后诗人/诗歌的研究专著,其主要成就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70后诗人/诗歌的特殊历史语境的分析和描述;二是对70后诗人的整体扫描;三是对70后诗人中的优秀代表进行诗学聚焦,充分地阐述了其诗歌价值和历史地位。总体上说,这本书向读者呈现的是一部70后诗人的影像志。
- 向卫国
- 关键词: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