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闻文
- 作品数:231 被引量:2,041H指数:27
- 供职机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Pipeline系统结合改良微创TLIF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
- 吴闻文李振宙商卫林侯树勋
- 关键词:内植物盘源性腰痛
- 对腰椎Schmorl结节形成的探讨被引量:12
- 2003年
- 目的:探讨腰椎Schmorl结节的形成及其与下腰痛和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12个下腰椎Schmorl结节来自10例严重下腰痛伴或不伴坐骨神经痛患者。均行腰椎X线摄片和CT扫描,并将术中完整切除的12个Schmorl结节病灶标本作组织学检查。结果:CT扫描发现Schmorl结节形成区软骨终板下有一类圆形、多囊状骨密度不规则区,边缘通常硬化,呈骨坏死改变。组织学检查发现,在CT片上显示的骨密度不规则区实际上是骨坏死区。骨坏死区表面的软骨终板通常完整,软骨下髓腔内脂肪细胞消失,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和缺血性纤维软骨形成,小梁骨内骨细胞消失或死亡,形成空骨陷窝。结论:X线片上显示的经典Schmorl结节实际上是椎体软骨终板下的片状骨坏死灶,软骨终板通常是完整的,有无髓核突出与Schmorl结节形成无关。
- 彭宝淦吴闻文侯树勋商卫林王晓宏杨毅
- 关键词:发病机制骨坏死下腰痛
- 高原汽车驾驶员腰背肌中值频谱斜率的动态观察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连续对驾驶员长途驾驶后 ,腰背肌等长收缩时中值频谱斜率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 ,并以此对腰背肌的疲劳进行评价。方法 :连续 5d使用Sorensen法对 8名男性高原货物卡车驾驶员 (平均年龄 2 9 6岁 )进行长途驾驶后腰背肌等长收缩的耐力测试 ,并通过体表电极对腰背肌中值频谱 (MF)的变化进行记录。把 8位驾驶员每天测量的MF之斜率合并 ,动态观察总体MF斜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结果 :本组 8位受试者总体MF斜率与时间呈显著的负相关 (R =- 0 83,P <0 0 5 )。该结果表明驾驶员在高原地区连续长途驾驶 ,其腰背肌耐力疲劳逐步累积。结论 :本研究尝试性地通过中值频谱斜率动态变化的规律对肌肉的疲劳进行评价 ,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 于红吴闻文梁红英侯树勋孙菲何丽华王生
- 关键词:肌疲劳肌电描记术汽车驾驶员腰背肌
- 经皮腰椎间孔成形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6
- 2008年
- 目的:观察经皮腰椎间孔成形、经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2007年4月~2007年7月收治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其中L3/44例,L4/512例,L5/S110例。应用自制椎间孔成形器械行经皮腰椎间孔扩大成形、经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9个月时腰痛及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情况,术后9个月时采用MacNab功能评分判断疗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5~120m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量20~50ml,平均35ml。2例患者术后1周出现下肢"日光烧灼综合征",均为L5/S1椎间盘突出,经过脉冲电刺激治疗1周后缓解;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9个月,腰痛VAS评分术前6.3±2.5分,术后1d2.1±1.3分,术后3个月1.8±1.6分,术后9个月1.5±1.1分;腿痛VAS评分术前8.6±2.1分,术后1d1.1±0.7分,术后3个月0.5±0.6分,术后9个月0.3±0.1分;术后腰痛和腿痛的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1)。按照MacNab评分标准,术后9个月随访时优18例,良8例,优良率为100%。结论:经皮腰椎间孔成形、经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创伤小、近期疗效好。
- 李振宙吴闻文侯树勋商卫林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
- 联合半月板移植与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关节镜手术技术及临床效果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联合半月板移植和前交叉韧带(ACL)重建的微创手术技术、围手术期处理及临床效果。方法对8例膝关节半月板切除伴有ACL损伤的患者,同期实施关节镜下半月板移植与ACL重建微创手术。内侧半月板移植采用前后角骨栓固定方法,外侧半月板移植采用前后角骨桥固定方法。ACL重建术采用自体腘绳肌腱移植,股骨端内纽扣固定、胫骨端可吸收界面钉固定的方法。全部手术过程在关节镜下完成。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记分和IKDC分级评价。关节稳定性检查包括Lachman试验、抽屉试验和轴移试验。膝关节活动度通过测量双膝活动度的差值评价。平均随访20.4个月(5-42个月)。结果本组病例没有因移植物失败需ACL翻修或取出移植半月板者。患侧膝关节屈曲度较健侧减少9°±6°,伸直度较健侧减少3°±2°。术前患膝Lachman试验Ⅱ°。阳性2例,Ⅲ°。阳性6例,抽屉试验Ⅱ°阳性3例,Ⅲ°阳性5例,所有患膝轴移试验阳性。术后患膝Lachman试验阴性6例,Ⅰ°和Ⅱ°阳性各1例。前抽屉试验阴性6例,Ⅰ°阳性2例。所有患膝轴移试验阴性。Lysholm记分在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KDC分级正常和接近正常者所占比率在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MRI示ACL移植物位置适当,移植半月板1例前角和1例后角有Ⅱ°损伤信号影,其余半月板外形良好,有内部信号不均匀现象。结论对适当选择的半月板切除伴有ACL损伤患者,联合半月板移植与ACL重建术可较好地恢复膝关节稳定性,改善功能。虽然其在全关节镜下的微创操作技术上有一定难度,但此术式是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治疗方法。
- 章亚东侯树勋张轶超罗殿中衷鸿宾史亚民吴闻文
- 关键词:半月板同种异体前交叉韧带重建关节镜
- 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诊断
- <正>目的:讨论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诊断。方法:对23例有下腰痛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行神经根封闭,椎间盘切除、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或前路椎间盘摘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单纯椎间盘摘除术...
- 商卫林侯树勋吴闻文王晓宁李振宙
- 文献传递
-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年以上随访的疗效评价被引量:33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143例获得10年以上长期随访的单节段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后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随访时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并判断不同年龄段患者,不同椎间盘突出严重程度患者的随访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14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手术时间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其中男80例,女63例;患者手术时年龄18~66岁,平均37.85岁;随访时间10~15年,平均12.7年。按照手术时年龄将患者分为30岁以下,30~50岁,50岁以上3组分别进行疗效评价;所有获得随访的患者中87例收集到了术前的CT扫描结果,根据CT测量椎间盘突出的严重程度将87例患者分为Ⅰ、Ⅱ、Ⅲ度共3组进行疗效评价。2011年对所有患者行末次随访,选择JOA评分和ODI指数评价其总体手术效果和各组间疗效有无差异,使用改良Macnab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①143例患者术前JOA评分为5.11±2.02,末次随访为12.51±2.35;术前ODI评分为33.98±7.42,末次随访为13.39±6.79,末次随访时JOA与ODI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达到了83.2%(119/143),复发率为6.3%。②30岁以下组与其他年龄组相比术后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两组间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椎间盘突出Ⅲ度的患者术后JOA和ODI评分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长期随访证实单节段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良好,复发率低,是多数该病患者的首选手术方法;②青年患者(30岁以下)施行该手术后部分患者51%(19/37)会有经常出现的腰背痛;③椎间盘突出程度严重的患者行单纯椎板开窗减压术远期疗效差于相对轻度突出的患者。
- 郭继东侯树勋李利史亚民吴闻文王华东商卫林
-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椎板切除术椎间盘切除术随访研究
- 单纯后路腰椎减压术对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 本文主要讲述了随着老年社会到来,因各种原因需要进行腰推手术的老年患者也越来越多。由于部分老年患者合并疾病较多、存在严重骨质疏松等原因,需要采用最简单、快速的手术方法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以减少手术风险,避免手术并发症。...
- 吴叶商卫林卜国云任东风张宇鹏吴闻文侯树勋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临床疗效老年群体
- 经皮无头全螺纹变螺距空心钉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 张建张伟佳吴克俭吴闻文李文峰
- 关键词:微创骨盆骨折空心钉
-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发病机制被引量:40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腰椎后路切除的 17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的 19个经腰椎间盘造影术证实的疼痛腰椎间盘 ;同时收集 12个在MRIT2 加权像上信号强度明显减弱、无腰痛症状的生理老化椎间盘和 10个正常对照椎间盘 ,行组织学检查和P物质、神经丝蛋白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结果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的疼痛椎间盘在组织学上的显著特征表现为 ,一条从髓核至纤维环外层的血管化肉芽组织条带区 ,其间伴有 1个或多个裂隙 ;肉芽组织条带区与椎间盘造影术后CT上显示的纤维环裂隙一致 ,肉芽组织之外的纤维环结构基本正常。生理老化椎间盘和正常对照椎间盘表现为与年龄相关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 ,疼痛椎间盘中P物质、神经丝蛋白和血管活性肠肽 3种神经肽阳性神经纤维分布数量和比例 ,较正常对照椎间盘和生理老化椎间盘明显增多 ;神经纤维主要沿伴有裂隙的肉芽组织条带区分布 ;疼痛椎间盘髓核中可见P物质和神经丝蛋白的阳性神经纤维分布。结论 椎间盘后方神经分布广泛的肉芽组织条带区是椎间盘造影术疼痛和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起源部位。肉芽组织条带可能起源于椎间盘的创伤修复过程。
- 彭宝淦吴闻文侯树勋张春丽杨毅王晓宏付小兵
- 关键词:发病机制腰痛腰椎椎间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