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江羽
- 作品数:80 被引量:717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壳幔相互作用对超大型矿床的制约:以藏东新生代成岩成矿为例
- 王江海解广轰周江羽魏启荣
- 该项目研究成果为:将藏东新生代变形历史厘定为三个阶段;将藏东新生代矿床划分为三种成因类型;发现藏东新生代岩浆活动是幕式的,早、晚两期岩浆活动的时间分别为42-24 Ma和16-0 Ma,在两期岩浆活动之间存在一间歇期;铂...
- 关键词:
- 关键词:超大型矿床壳幔相互作用藏东
- 声波时差法对南堡凹陷东营组剥蚀量的恢复被引量:17
- 2009年
- 利用泥岩声波时差法对高49井、高22井、柳4井、柳13井剥蚀厚度进行了恢复,结合地层对比法,恢复了南堡凹陷部分井东营组地层的剥蚀厚度,绘出了剥蚀厚度等值线图。泥岩声波时差法恢复剥蚀厚度的适用条件是未遭剥蚀的老地层压实规律没被改变,关键是泥岩段的选择和声波时差值的准确读取。研究发现:南堡凹陷东营组的剥蚀强度大致可分为东北部的强剥蚀区和中部的弱剥蚀区。
- 彭清华周江羽揭异新
- 关键词:剥蚀厚度声波时差东营组南堡凹陷
- 塔里木盆地北部石炭系盐体塑性形变与油气圈闭被引量:19
- 1999年
- 构造 沉积背景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北部石炭系含盐层系主要形成于干旱炎热气候条件,受海平面变化控制的滨岸潮间蒸发泻湖环境,厚度为80~221 m 。受区域性构造运动的影响,盐体在地史时期曾经历了三次较为明显的塑性流动:第一次发生在早二叠世末期,表现为盐体向南流动了2~2-8 km ;第二次发生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早期,盐体向南流动距离为1 ~2 .8 km ;第三次发生在晚第三纪末期,盐体向北回流,距离为0-5 ~1-2 km 。因盐体塑性流动形成的构造圈闭类型主要有盐脊背斜、盐丘背斜、盐边向斜等。勘探实践证明,盐脊背斜是主要的含油气构造,盐丘背斜。
- 周江羽林忠民周凌方罗传容王燮培肖朝晖
- 关键词:塑性流动圈闭石炭系油气圈闭
- 利用地震波形—振幅响应技术预测海相碎屑岩岩性组合——以北康盆地为例被引量:6
- 2017年
- 利用海相地层的沉积—地震响应关系结合地震波形—振幅响应技术可对砂、泥岩进行识别和精细解释,是低勘探程度地区海相地层岩性判别的重要手段。为此,选取北康盆地上渐新统—下中新统层序,以沉积—地震响应关系为基础,利用地震波形—振幅响应技术识别碎屑岩岩性组合。结果表明:(1)碎屑岩沉积过程与地震响应具有较好的耦合关系。(2)对于厚层砂、泥岩,地震反射界面较好地对应岩性界面,对于薄层砂、泥岩,地震波仅能大致确定砂、泥岩的厚度,地震反射界面与岩性界面不具有对应关系;砂、泥岩薄互层和岩性渐变的碎屑岩的地震响应特征容易产生多解性。(3)在厚度小于1/4波长的情况下,地质体顶、底面界面的反射波会产生干涉效应,该效应是波阻抗与岩层厚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应区别对待薄层砂、泥岩和厚层砂、泥岩以及砂泥岩薄互层的地震响应特征。(4)利用地震波形和振幅分析并结合视波阻抗差在剖面上建立的高精度地震剖面岩相展布,可以为烃源岩和储层预测提供可靠依据。文中方法可为南海海域等低勘探程度地区的岩性识别、烃源岩和储层预测提供可靠依据。
- 赵谦周江羽张莉雷振宇王龙樟严聪聪
- 关键词:地震波形碎屑岩北康盆地
- 银洞坡金矿床的成矿条件研究
- 吴冲龙王根发周江羽高
- “银洞坡金矿床的成矿条件研究”是地矿部重点基础科技项目“黑色岩系层控金矿床形成条件及找矿模式”的第五专题研究成果。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通过对该区区域地质、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及矿床特征的深入研究,证明了银洞坡特...
- 关键词:
- 关键词:成矿条件金矿床黑色岩系岩系
- 青藏高原东缘古近纪粗碎屑岩沉积学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23
- 2003年
- 青藏高原东缘古近纪盆地的填图和沉积学研究表明,在青藏高原东缘区域性走滑-挤压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古近纪盆地内广泛发育厚层—巨厚层状的紫红色粗碎屑岩系。其沉积特征指示为一种近源快速堆积的泥石流和辫状河道沉积体,形成于干旱炎热气候条件下的典型陆内冲积扇环境。盆地充填序列、粗碎屑岩层序、动植物化石和盆地内岩浆岩^(40)Ar-^(39)Ar年代学等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古近纪盆地内粗碎屑岩大约形成于38~29 Ma。该时期与青藏高原东缘北段(横断山地区)古近纪盆地的形成和南段(兰坪—思茅地区)大盆地的裂解时间基本一致,这很可能预示着青藏高原在晚始新世—早渐新世期间曾发生过整体的快速构造隆升。
- 周江羽王江海An YINBK HORTONMS SPURLIN
- 关键词:青藏高原古近纪沉积学构造隆升
-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始新统地层对比被引量:7
- 2008年
-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属于伸展断陷盆地,由于其复杂的构造作用、独特的几何形态、多物源供应、具多个沉积沉降中心以及侧向相变快的特点,给地层划分和对比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利用钻井岩性、地球物理、古生物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对岔路河断陷始新统地层进行了划分对比。结果显示,岔路河断陷始新统地层由老到新划分为双阳组、奢岭组和永吉组,指出了相应的地层划分和对比依据,并与渤海湾盆地进行了古生物化石地层对比,阐述了二者在成因上可能存在的关系。
- 马良周江羽王旭丽揭异新邱玉超苗红波李楠
- 关键词:地层对比层序地层格架始新统岔路河断陷伊通盆地
- 胶东西北部地区冲积型砂金的聚集规律及成矿条件
- 周江羽
- 典型盆地(凹陷)天然气运移、聚集的数学模式
- 吴冲龙张洪年周江羽韩志军刘
- 该项目为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大中型气田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及勘探技术研究”的下属二级专题,其主要任务是综合典型盆地(凹陷)的研究来说明现有盆地模拟系统存在的地质模型过于简化,概念模型过于抽象、数字模型过于单一的缺陷,建...
- 关键词:
-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油气聚集油气运移构造盆地
- 南海西北次海盆物源供给模式及油气勘探前景被引量:9
- 2012年
- 基于地震资料,从物源供给模式入手,分析南海北部深水区西北次海盆的沉积层序、物源特征及其油气勘探前景。其物源供给具有相对多期多物源体系特征,初始扩张期沉积中心位于盆地北部边缘,北部陆架-陆坡物源体系作用显著;初始热沉降期,沉积中心开始从盆地边缘向中央转移,北部陆架-陆坡、中-西沙隆起区物源体系具有大规模物源供给,在盆地两侧斜坡坡脚对称发育大量具有下超反射特征的裙积扇以及具有杂乱反射特征的块体搬运沉积体;稳定热沉降期,沉积中心转移至盆地中央,北部陆架-陆坡、西沙海槽物源体系作用存在短期明显加强,中-西沙隆起区物源体系逐渐削弱,盆地内发育大规模深水扇及深水水道。与相邻中—高勘探程度区相比,显示出良好的勘探潜力。
- 刘睿周江羽张莉刘晓峰易海廖锦芳
- 关键词:物源分析深水油气勘探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