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周瑛

周瑛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代偿
  • 2篇失代偿
  • 2篇随访
  • 2篇随访研究
  • 2篇米夫
  • 2篇拉米夫定
  • 2篇肝硬化
  • 2篇肝硬化患者
  • 2篇病毒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血糖
  • 1篇血症
  • 1篇医院内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病毒
  • 1篇乙肝病毒再激...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机构

  • 8篇浙江省人民医...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杭州医学院
  • 1篇杭州市红十字...

作者

  • 8篇周瑛
  • 6篇王洪
  • 4篇王英民
  • 2篇严蓉
  • 2篇徐宁
  • 1篇卢震亚
  • 1篇黄海军
  • 1篇胡庭阳
  • 1篇孙爱华
  • 1篇李召东

传媒

  • 2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第十次浙江省...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慢性乙型肝炎免疫发病机制新进展
2009年
此文介绍了慢性HBV感染的免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并阐述免疫耐受在乙型肝炎慢性化机制中作用的一些研究热点问题。
周瑛徐宁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发病机制
血糖对HBV感染者肝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研究血糖对HBV感染者肝脏损伤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感染科2005年7月至2013年6月期间1364例接受肝活检的HBV感染者,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n=1270)和血糖升高组(n=94),比较两组患者血液生物化学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指标.结果 血糖升高组HBV DNA载量明显低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5,P=0.00);血糖升高组肝脏脂肪变发生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F =30.24,P=0.00),但两组间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可促进HBV感染者肝脏脂肪变的发生。
周瑛王洪严蓉
关键词:血糖肝疾病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三年随访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 了解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对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对60例接受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随防3年,并与102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历史对照组进行比较,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生存率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child基础评分为9.4±2.4,治疗后12、24和36个月的child评分分别为8.3±1.8、6.5±2.2和6.3±0.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中,治疗组患者有20例出现不同程度临床症状改善,而对照组没有类似改变.治疗6、12、24和36个月后,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84.7%(50/59)、89.2%(50/56)、76.8%(40/52)和72%(36/50);12、24和36个月ymdd变异率分别为0、7%(4/56)、17.3%(9/52)及26%(13/50).治疗组1、2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7.7%、50%和46.5%,而对照组分别为71.28%、45%和43.5%,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结论 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能有效改善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long-term lamivudi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after hbv infec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courses and outcomes of lamivudine therapy in 60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were observed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historical control group who did not receive lamivudine therapy. kaplan-meier method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survival rates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child scor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hich were 9.4±2.4 at the baseline and 8.3±1.8, 6.5±2.2, 6.3±0.7 at 12 months,24 months and 36 months of the therapy (p<0.01),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 clinical improvements were observed in 20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but no improvement was observed in the controls. the rates of serum hbv dna clearance was 84.7% (50/59), 89.2% (50/56), 76.8% (40/52) and 72%(36/50) at 6 months, 12 months, 24 months and 36 months of the therapy. a
王英民王洪周瑛
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拉米夫定存活率
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3年随访研究
抗病毒治疗是乙肝后肝硬化重要的治疗方法。对于失代偿患者,抗病毒治疗能否提高生存率,尚存在争论。笔者对60例接受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失代偿肝硬化患者随防观察3年,并与102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历史对照进行比较,旨在了解抗病...
王英民王洪周瑛
文献传递
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乙肝病毒(HBV)再激活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行TACE术后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并发HBV再激活的临床特点,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V再激活的独立危险因子。结果TACE术后出现HBV再激活者27例,其中HBeAg和HBV—DNA阳性者18例;HBeAb和HBV—DNA阳性5例;HBeAb阳性,HBV—DNA阴性者2例;HBeAg阴性、HBV—DNA阳性者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HBsAg阳性、HBeAg阳性和HBV—DNA阳性是HBV再激活的危险因子,其比数比分别为8.66、26.44和58.03;95%可信区间分别为8.6~16.8(p〈0.05)、9.8~22,6(p〈0.01)和995~95.6(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95%可信区间为995~2266(P〈0.01),提示HBV—DNA阳性为HBV再激活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HBV—DNA阳性、HBsAg阳性和HBeAg阳性为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术后HBV再激活的危险因素,其中HBV—DNA阳性为HBV再激活的独立危险因子。
王英民王洪周瑛胡庭阳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乙肝病毒再激活
浙江省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gyrA基因突变与氧氟沙星耐药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浙江省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gyrA基因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突变与氧氟沙星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鉴定392株结核杆菌临床菌株并检测对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及氧氟沙星的药物敏感性,PCR法分别扩增30株氧氟沙星敏感株和52株氧氟沙星耐药株的gyrA基因片段并测序。结果临床菌株对氧氟沙星耐药率为13.3%(52/392)。39株氧氟沙星耐药株gyrA基因编码的90、91和94位氨基酸存在突变,有31株发生Asp94Gly/Asn/Ala/His/Tyr突变为最常见(59.6%),12株发生Ala90Val/Lys突变,3株发生Ser91Pro/Trp突变(其中Ser91Trp为首次报道),7株存在双突变。有1株敏感株gyrA基因扩增片段中存在Asp94Asn突变。所有测序菌株都存在Ser95Thr突变。结论结核杆菌gyrA基因QRDR突变与氧氟沙星耐药密切相关。
严蓉李召东黄海军周瑛王洪孙爱华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GYRA基因突变
SOCS-3基因真核载体的构建及瞬时表达鉴定
2009年
目的构建含小鼠细胞因子信号抑制蛋白-3(SOCS-3)基因的重组pcDNA3.1质粒,同时瞬时转染后,鉴定其在非洲绿猴肾细胞株COS-7中的表达。方法自小鼠肝脏标本中提取RNA进行RT—PCR,经克隆后获得pUC19-SOCS-3质粒,从中切出目的基因片段克隆至质粒pcDNA3.1中,以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SOCS-3。后将构建完成的质粒瞬时转染COS-7细胞株,并随机分为未转染质粒组(对照组)、转染空质粒组和转染重组SOCS-3基因质粒组,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SOCS-3的表达。结果经测序鉴定证实,SOCS-3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核苷酸序列数据库提供的原始序列完全一致;同时经瞬时转染COS-7细胞后,转染重组质粒组的SOCS-3蛋白表达水平(光密度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转空质粒组(P〈0.01)。结论成功构建含小鼠SOCS-3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脂肪代谢中的抑制调节作用提供了技术平台。
周瑛徐宁卢震亚
关键词:真核表达质粒基因重组
医院内真菌性败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为了解国内真菌性败血症的流性病学特征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医院2005-2008年住院患者真菌性败血症的发病情况。结果共40例患者发生真菌性败血症,发生率为4.76/10 000,多为高龄患者,平均年龄(64±16.54)岁,男性(82.5%)多于女性(17.5%),内科患者多见(67.5%),多发生于ICU(57.5%),恶性肿瘤患者多发(32.5%);假丝酵母菌属是常见的致病菌,其中最常见的为热带假丝酵母菌(30.0%),其次为白色假丝酵母菌(25.0%);继发真菌性败血症的危险因素为深静脉置管、肠外营养、长时间使用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入住ICU,其中长时间使用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肠外营养是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真菌性败血症预后差,避免滥用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有助于减少真菌性败血症的发生。
王英民王洪周瑛
关键词:真菌性败血症假丝酵母菌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