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祥椿

作品数:59 被引量:200H指数:9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9篇小麦
  • 30篇冬小麦
  • 23篇抗条锈
  • 22篇选育
  • 13篇锈病
  • 13篇条锈病
  • 11篇小麦品种
  • 10篇选育报告
  • 10篇品系
  • 8篇冬小麦新品种
  • 8篇育种
  • 7篇新品系
  • 7篇抗病
  • 6篇抗条锈新品系
  • 5篇杂交
  • 5篇小麦条锈病
  • 5篇基因
  • 5篇旱地
  • 4篇品种选育
  • 4篇慢条锈性

机构

  • 21篇甘肃省农业科...
  • 20篇天水农业学校
  • 16篇兰州商学院
  • 5篇甘肃省兰州农...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大学
  • 1篇天水市农业局

作者

  • 59篇周祥椿
  • 41篇杜久元
  • 30篇鲁清林
  • 16篇周刚
  • 16篇白斌
  • 15篇何春雨
  • 14篇张礼军
  • 12篇周洁
  • 4篇张文涛
  • 4篇谢鸣
  • 4篇闫永祥
  • 3篇杨俊海
  • 2篇吴振录
  • 2篇雷振生
  • 2篇尚勋武
  • 2篇袁汉民
  • 2篇井金学
  • 2篇何中虎
  • 2篇刘三才
  • 2篇张勇

传媒

  • 14篇甘肃农业科技
  • 8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甘肃农业
  • 1篇作物杂志
  • 1篇小麦研究

年份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1
  • 10篇2010
  • 4篇2008
  • 11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1
  • 2篇1999
  • 2篇1997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膜覆土免耕穴播栽培技术对冬小麦产量效应的研究被引量:36
2010年
以小麦全生育期及地表全膜覆盖、膜上覆土、一膜连用、穴播为特点的全膜覆土免耕穴播栽培技术,是一项全新的旱作增产措施,本研究设计二因素四水平四重复随机区组试验,从不同密度下产量及其相关因子的层面,对其增产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膜技术可以显著改变冬小麦生育进程,播种期可推迟10d-15d,促使提前返青和成熟,提高越冬前壮苗率,对农艺性状变化具有明显的正效应;大幅增加产量,增产率较CK高22.79%-34.73%,净产量增加1304.11kg/hm2-1715.16kg/hm2;10粒/穴密度能够达到最高产量7055.10kg/hm2,产量的大幅提高获益于诸因子的综合效应,特别是群体、有效分蘖数、有效小穗数、穗粒数和籽粒容重的显著增加。全膜对各性状和产量因子的效应,随种植密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8-10粒/穴密度可以最大化地利用该技术挖掘产量潜力、提高相关因子的生产能力,防止倒伏和后期脱肥早衰;密度小于该范围不利于群体增加,大于它则易于倒伏、脱肥,养分发生严重偏耗,造成减产。该技术在降雨量小于500mm的雨养旱地冬小麦区,能够达到积蓄无效降水、提升深层水分、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前期增加地表温度,后期有效降温的效果,可以挖掘品种产量潜力、提供优良生长环境等作用,有益于各因子的协调生长,从而获得高产。
何春雨周祥椿杜久元鲁清林张礼军周洁白斌周刚
关键词:免耕穴播冬小麦
冬麦北移河西后生长发育及农艺性状比较研究
2008年
不同冬小麦品种在北移区(武威)和原种植区(清水)两地生长发育差异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冬麦北移河西后生育期表现为冬前生长期延长,越冬期延长,拔节至抽穗期缩短,抽穗至成熟期也缩短。农艺性状比较结果表明,冬麦北移河西后,株高降低,单株成穗数增多,并且主穗与分蘖穗的差异缩小,千粒重提高,主穗穗粒数减少,单株生物产量、单株籽粒产量和经济系数等均明显提高。若加强北移区小麦生长后期的田间管理,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粒重,产量可进一步提高。
鲁清林周祥椿柴守玺叶石
关键词:冬小麦北移生长发育农艺性状
冬小麦抗条锈新品系96-22-1-1
周祥椿杜久元鲁清林闫永祥
冬小麦新品系96-22-1-1由天水农校和兰州商学院小麦研究所合作通过杂交选育而成,其亲本组合为Cappelle Desprez/兰天10号,母本含有效抗条锈基因Yr16,国际上认为该基因具有持久抗性。2005、2006...
关键词:
关键词:冬小麦抗条锈
冬小麦抗条锈新品系96-473
周祥椿杜久元鲁清林闫永祥
冬小麦新品系95-3-28由天水农校、兰州商学院小麦研究所合作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系,其亲本组合为Mega/兰天10号,母本含有效抗条锈基因Yr12。2005、2006年参加天水市和省陇南冬小麦高山组区域试验。试...
关键词:
关键词:冬小麦抗条锈
冬小麦抗条锈新品系95-3-28
周祥椿杜久元鲁清林闫永祥
冬小麦新品系95-3-28由天水农校、兰州商学院小麦研究所合作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系,其亲本组合为Mega/兰天10号,母本含有效抗条锈基因Yr12。2005、2006年参加天水市和省陇南冬小麦高山组区域试验。试...
关键词:
关键词:冬小麦抗条锈
冬小麦抗条锈新品系97-31
周祥椿杜久元鲁清林闫永祥
陇南为中国小麦条锈病的核心疫源区,是防治该病的关键地带,为了有效控制条锈病的危害,确立了提高陇南生产品种抗条锈基因丰富度和基因布局的思路。冬小麦新品系97-31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育成的,其亲本组合为Flinor/洛夫林13...
关键词:
关键词:冬小麦抗条锈
不同小麦品种植株光合器官受损对单穗籽粒产量的影响及其补偿效应被引量:24
2004年
为了比较不同小麦品种植株绿色器官的光合功能受损对穗粒重的影响及其补偿效应,用剪叶、包穗、包穗下节的方法对8个冬小麦品种在8种处理下的单穗籽粒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扬花后,各部分绿色器官的光合功能受损对单穗籽粒产量的影响在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包穗使各品种穗粒重损失22.33%~53.11%,多数品种间差异显著;包穗下节及同时剪上三叶片,各品种穗粒重损失4.44%~25.87%和10.08%~30.59%,品种间也有一定的差异;剪旗叶各品种穗粒重损失5.23%~14.42%,品种间差异多不显著;各处理对粒重和穗粒数均有影响。在此条件下,不同品种其植株各部分光合器官对穗粒重的影响各有特点,并且植株个体对穗粒重、粒重的损失能产生一定的补偿效应。不同品种产生补偿效应的能力有一定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补偿效应也不相同。参试各品种中,小偃6号在所有处理条件下的穗粒重损失率都较小,补偿效应明显。
杜久元周祥椿杨立荣
关键词:小麦光合器官籽粒产量
对陇南小麦育种中抗源利用成功率问题的反思被引量:2
2008年
为总结小麦抗条锈育种的经验,分析了1993~2000年对22个重要抗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抗源材料92R137、Ibis具有较好的配合力,在育种中容易利用成功;各材料中优秀组合出现的随机性很大;优异农艺亲本兰天10号对组合的成功起了重要作用。提出在抗锈育种中注意发现综合性状优良、配合力好的优异亲本,运用优异农艺亲本与集中选配组合相结合是提高抗源利用成功率较为稳妥的方案。
杜久元白斌周祥椿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抗源利用率
兼抗条锈、白粉、赤霉三种病害冬小麦新品种兰天22号选育
周祥椿杜久元鲁清林何春雨周刚白斌
本课题是省科技厅下达的科技攻关计划《我国核心疫源区陇南小麦条锈病控制技术体系研究及其应用》(GS042-A41-001-03)项目育成的兼抗条锈、白粉、赤霉三种病害冬小麦新品种兰天22号的选育,由甘肃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选育
陇南小麦生产品种抗条锈病持久性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在我国小麦条锈病常发易变区陇南地区,从1973年起对里勃留拉、N.斯特拉姆潘列、成农4号、清农1号、中梁5号和清农3号6个品种抗杀锈病的持久性进行了鉴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陇南小麦生产品种太多仅经3~8年即丧失抗务锈性的情况下,里勃留拉和N.斯特拉姆潘列在近30年间表现了突出的持久抗性。里勃留拉一年表现免疫,其余年份均发病,但病情指数仅为0.01%~5%。N.斯特拉姆潘列则以表现免疫为主,少数年份发病,病情指数0.1%~2.5%。成农4号也已大面积种植20余年,表现感病的反应型,少数年份病情指数较高.但多年来均能保持正常落黄和较为稳定的产量。此外,清农1号抗性保持16年,但以后却成为高感品种。本文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对小麦蒂锈病抗病性的持久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周祥椿杜久元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