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彦萍

作品数:137 被引量:519H指数:13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2篇航空宇航科学...
  • 45篇动力工程及工...
  • 14篇机械工程
  • 9篇理学
  • 7篇文化科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4篇叶栅
  • 40篇压气机
  • 26篇气动
  • 21篇涡轮
  • 20篇流场
  • 19篇扩压
  • 18篇扩压叶栅
  • 15篇气动性能
  • 14篇附面层
  • 11篇定常
  • 11篇端壁
  • 11篇射流
  • 11篇数值模拟
  • 11篇值模拟
  • 10篇轴流压气机
  • 10篇非定常
  • 9篇压气机叶栅
  • 9篇涡轮叶栅
  • 9篇冲角
  • 8篇进气道

机构

  • 135篇哈尔滨工业大...
  • 10篇山东理工大学
  • 5篇大连海事大学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杭州电子科技...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 1篇厦门理工学院
  • 1篇三菱重工业株...
  • 1篇中车株洲电机...

作者

  • 135篇宋彦萍
  • 90篇陈浮
  • 54篇王仲奇
  • 20篇陈焕龙
  • 16篇刘华坪
  • 16篇毛明明
  • 15篇赵桂杰
  • 11篇陆华伟
  • 11篇俞建阳
  • 10篇陈绍文
  • 9篇秦勇
  • 9篇徐文远
  • 7篇郭爽
  • 7篇刘雷
  • 7篇王若玉
  • 6篇付云峰
  • 6篇曾令艳
  • 5篇冯岩岩
  • 5篇卞兆喜
  • 5篇芦文才

传媒

  • 34篇工程热物理学...
  • 22篇航空动力学报
  • 15篇推进技术
  • 7篇中国工程热物...
  • 5篇中国工程热物...
  • 4篇热能动力工程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2013年动...
  • 3篇汽轮机技术
  • 3篇Chines...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高等工程教育...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实验室研究与...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节能技术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动力工程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9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12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8篇2005
  • 13篇2004
  • 5篇2003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吸力面上气膜冷却对涡轮叶栅流场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1999年
利用气动探针测量和墨迹显示方法,对不同实验方案下,带吸力面气膜冷却的某型涡轮导向器叶栅流场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冷气射流与燃气主流的掺混以及卵型涡的形成,使得吸力面根部出现了与通道涡旋向相反的涡系;卵型涡始终以一定形式存在于叶片表面,直到叶栅出口与尾迹相互作用后才达到均匀状态;冷气射流很难进入到通道涡分离线与端壁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中,通道涡分离线明显向端壁方向下移。
陈浮宋彦萍王仲奇
关键词:涡轮叶栅流场气膜冷却
跨声压气机动叶弯、掠对静叶静压脉动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对一单级跨声压气机采用了三种弯、掠动叶后设计工况下的非定常流场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动叶弯、掠对下游静叶表面静压非定常脉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弯、掠动叶都减轻了静叶前缘顶部和根部的静压脉动,使静叶前缘所受到的静压扰动沿径向分布更为均匀,尤其是弯掠动叶的作用最为明显;除去叶片前缘区域,三种弯、掠动叶对下游静叶的顶部压力面和吸力面的扰动都有所减弱,仍然以弯掠动叶的作用最为显著,而在静叶的中部和根部前缘区域之外的表面,动叶的弯、掠对压力扰动的影响不明显.
毛明明宋彦萍王仲奇
关键词:非定常
本研一体化教学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以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被引量:3
2020年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对本研一体化教学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改革理念及发展目标,提出了本研一体化建设举措。建设本研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本科生导师制和研究团队制的培养模式,建设本科生科研与实践教学计划。对本研一体化教学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专业方向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及创新性能力。
王海明曾令艳宋彦萍张昊春
关键词:教学培养模式
基于S2流面方法的自发凝结湿蒸汽流动数值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基于欧拉S2流面计算程序,发展了一种Eulerian/Eulerian模型的湿蒸汽自发凝结流动数值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Moses-Stein喷管和某三级低压蒸汽透平性能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计算喷管中蒸汽的自发凝结现象,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能够合理预测低压蒸汽透平中湿蒸汽对气动参数的影响及气动参数的真实分布规律,为蒸汽透平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气动设计方法和工具。
李得英宋彦萍付云峰陈焕龙
高负荷扩压叶栅中附面层吸除技术实验研究
2012年
通过分析某高负荷压气机叶栅内部的流动状况,确定了端壁开槽吸气以及端壁与吸力面同时开槽吸气两种附面层吸除方案,并在低亚声速条件下进行了风洞吹风实验。结果表明,附面层吸除是一种提高高负荷压气机叶栅气动性能的有效措施,通过吸走附面层流体可以改善壁面附近流动状况,角区分离减弱,流道内高损失区范围减小。随着吸气量的增加,改善压气机叶栅性能的效果越显著。吸气方案不同,其作用机理也不一样。
陈浮俞建阳宋彦萍
关键词:压气机扩压叶栅边界层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对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了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气动激励对圆形孔和扇形孔平板气膜冷却效率和气动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锯齿电极激励器气动激励产生的动量注入效应促使边界层流体加速而提高了冷却气流向下游的延伸能力;锯齿电极激励器气动激励诱导的反肾形涡对削弱了肾形涡对的强度与尺度,减少了下游冷、热流体间的掺混,使得扇形孔的中心线和展向平均气膜冷却效率相对于圆形孔最大提高了130%和300%,肾形涡对控制区内的掺混总压损失显著减小;锯齿电极激励器气动激励导致气膜孔内的流动损失略有增大而使其成为影响总压损失的重要因素;锯齿电极激励器气动激励导致圆形孔的熵增升高了26%,但使得扇形孔的熵增减小了41%。
李国占陈浮俞建阳宋彦萍
关键词:大涡模拟气膜冷却气动损失
跨声速轴流压气机动叶弯和掠效应的应用之一:前掠动叶和正弯动叶
对一单级跨声速轴流压气机的动叶分别进行了前掠和正弯研究,然后针对前掠和正弯叶片各自所存在的问题分别作了改进。对掠动叶中部的叶型做了二维改型以降低中部的激波强度和分离损失;对弯动叶不同截面叶型的安装角进行调整以消除正弯对动...
毛明明宋彦萍王仲奇
关键词:跨声速轴流压气机激波
文献传递
射流控制蜂窝叶顶间隙流动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结合底面射流进一步强化蜂窝叶顶对高负荷涡轮平面叶栅间隙泄漏流动的控制,利用雷诺平均方法研究了间隙泄漏流动及气动损失。结果表明:蜂窝底面射流能强化蜂窝叶顶对间隙泄漏的控制效果,侧壁射流能实现最大降低间隙泄漏量约17.5%,同时下游能量损失下降约4.8%。三维流场分析表明:贴近叶顶的泄漏流体呈阶梯状进入蜂窝内部并卷起形成旋涡结构,抬起上方的泄漏流体穿过间隙;底面施加射流间接增大了蜂窝内部旋涡的展向高度,降低了泄漏流体的通流面积。
王亚博宋彦萍俞建阳付云峰
关键词:射流控制涡轮叶栅
Effects of Boundary Layer Suction o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in a High-load Compressor Cascade被引量:9
2010年
This article is aimed to experimentally validate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boundary layer suction on improving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compressor cascade with a large camber angle. The flow field of the cascade is measured and the ink-trace flow visualization is also presen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boundary layer suction reduces losses near the area of rnidspan in the cascade most effectively for all suction cases under test. Losses of the endwall could remarkably decrease only when the suction is at the position where the boundary layer has separated but still not departed far away from the blade surface. It is evidenced that the higher suction flow rate and the suction position closer to the trailing edge result in greater reduction in losses and the maximum reduction in the total pressure loss accounts to 16.5% for all cases. The suction position plays a greater role in affecting the total pressure loss than the suction flow rate does.
郭爽陈绍文宋彦萍宋宇飞陈浮
关键词:TURBOMACHINERY
机匣与叶顶蜂窝密封对涡轮叶栅顶部泄漏流动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本文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机匣蜂窝和叶顶蜂窝对涡轮叶栅动叶顶部间隙泄漏流动特性及其损失产生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无蜂窝密封的叶栅,机匣蜂窝和叶顶蜂窝在间隙泄漏流动的抑制方面都有积极的效果,相对间隙泄漏量分别降低了52%和8.2%;由于机匣蜂窝与主流的接触面积较大带来额外损失,使得涡轮叶栅出口损失增加了约2.66%,而叶顶蜂窝内叶栅出口损失减少了1.87%。
付云峰宋彦萍陈聪陈浮
关键词:涡轮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