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德秀
- 作品数:25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0年-2014年儿童炎性肠病184例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 官德秀于飞鸿王国丽周锦王大勇聂晓璐徐樨巍
- 产毒型艰难梭菌在炎症性肠病患儿中的感染率及阳性患儿的临床特点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了解炎症性肠病(IBD)患儿产毒型艰难梭菌的感染率及阳性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收治的30例IBD患儿及同医院健康体检的30名对照儿童的粪便标本及临床资料,检测其艰难梭菌毒素基因,并分析毒素基因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IBD组30例(UC组、CD组各15例),艰难梭菌毒素基因阳性6例(UC 3例、CD 3例),产毒型艰难梭菌感染率为20%。基因型为艰难梭菌毒素A(tcdA)+艰难梭菌毒素B(tcdB)-5例,tcdA+tcdB+1例;健康对照组30名,产毒型艰难梭菌感染1例,感染率为3%,基因型为tcdA+tcdB-。两组儿童均未检测到二元毒素基因。IBD组粪便标本产毒型艰难梭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44)。UC组缓解期未检测出艰难梭菌毒素基因(0/1),轻度活动期中艰难梭菌毒素基因阳性1例(1/11),中度活动期阳性2例(2/3),不同疾病活动度之间产毒型艰难梭菌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46)。6例艰难梭菌毒素基因阳性患儿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及便血,复发型者有突然加重的特点;所有阳性标本均检测到tcdA,1例合并tcdB+者黏液脓血便表现更重;5例完善结肠镜检查,未发现黄白色隆起或伪膜斑等艰难梭菌肠炎特异性表现;3例有抗菌药物暴露史;6例均对甲硝唑抗艰难梭菌治疗敏感;随访3个月,6例患儿均病情平稳,未复发。结论IBD患儿较健康儿童产毒型艰难梭菌感染率高。tcdA+tcdB+者临床表现更重。结肠镜检查无特异性表现。临床上应加强对IBD患儿产毒型艰难梭菌感染检测的认识。
- 李迪郭姝官德秀赵春娜徐樨巍
- 胃液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儿童幽门螺杆菌及宿主基因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胃液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克拉霉素敏感性和宿主CYP2C19基因代谢型方法的准确性,旨在寻求一种方便、快速、准确检测儿童HP感染,克拉霉素敏感性和CYP2C19基因代谢型的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123例13C呼气试验检查阳性的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儿进行电子胃镜检查,胃镜下取胃黏膜并收集胃液标本。从胃液中提取DNA,然后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Rnase P酶和cag H以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通过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别检测HP23SrRNA和宿主CYP2C19基因代谢型。研究共利用5对引物和9条探针进行HPcag H基因和23SrRNA基因,以及人Rnase P基因和CYP2C19*2、CYP2C19*3基因检测。将胃液结果与胃黏膜活检标本HP培养和E-test药敏试验及CYP2C19基因代谢型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以胃黏膜HP培养、E-test药敏试验及CYP2C19基因代谢型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胃液实时PCR检测HP感染诊断敏感度为100%(94/94)、准确度为76.4%(94/123);检测克拉霉素是否耐药敏感度为98.9%(90/91)、特异度为66.7%(2/3),阳性符合率为98.9%(90/91)、阴性符合率为66.7%(2/3)、准确度为97.9%(92/94);检测宿主CYP2C19基因代谢型的准确度为90.0%(90/100)。结论胃液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是检测儿童HP感染、克拉霉素敏感性和宿主CYP2C19基因代谢型有效方法,儿童临床值得推广。
- 李东丹彭贤慧房永利王国丽周锦于飞鸿官德秀郭景何利华张建中周丽雅张晶徐樨巍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液耐药儿童
- 儿童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19年
- 目的探讨儿童胃黏膜活检幽门螺杆菌(Hp)培养菌株耐药性及影响耐药率的因素。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246例13C呼气试验阳性的Hp感染患儿,电子胃镜下采集胃窦黏膜标本进行Hp培养,对获得的Hp菌株采用E-test法进行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同时对患儿年龄、性别、内镜诊断、组织学表现、根除治疗次数等因素与抗生素耐药率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46例患儿胃黏膜标本中174例Hp培养阳性,Hp阳性率为70.7%。总体耐药率情况显示,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6.55%(168/174例)、57.47%(100/174例)、4.02%(7/174例)、1.15%(2/174例)。单一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占43.10%(75/174株),其中单一克拉霉素耐药率为93.33%(70/75株),单一甲硝唑耐药率为6.67%(5/75株);多重耐药率显示,双重耐药率为54.02%(94/174株),其中克拉霉素+甲硝唑双重耐药率占52.30%(91/94株),克拉霉素+四环素双重耐药率占1.72%(3/94株);而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三重耐药率为1.15%(2/174株);克拉霉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四环素四重耐药率为1.15%(2/174株)。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克拉霉素在曾进行过根除治疗后失败患儿中的耐药率[98.7%(148/150例)]高于未曾进行过根除治疗患儿[83.3%(20/2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10,P<0.05)。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与患儿年龄、性别、内镜诊断、组织学表现的关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Hp对克拉霉素、甲硝唑有很高的耐药率,对阿莫西林、四环素的耐药率较低,甲硝唑与克拉霉素双重耐药情况严重。
- 李东丹官德秀郭景房永利郭姝何丽华张建中周丽雅于飞鸿周锦王国丽张晶徐樨巍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抗生素耐药儿童
- 随访评价儿童炎症性肠病的预后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随访评价炎症性肠病(IBD)患儿的预后。方法收集2000年5月至2010年9月在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96例IBD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2010年儿童IBD诊断规范共识意见制定的诊断标准重新诊断,最终获得确诊或拟诊IBD病例共73例,通过书信、电话、见面等方式随访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结果73例IBD患者共随访56例(76.7%),其中34例为溃疡性结肠炎(UC),22例为克罗恩病(CD)。34例UC中,确诊13例,拟诊21例;22例CD中确诊14例,拟诊8例。34例UC中有2例疾病类型不能明确,剩余32例患者疾病类型以全结肠型(46.9%,15例)和左半结肠型(40.6%,13例)为主;CD以回结肠型(16例,72.7%)为主。IBD疾病严重程度以中重型为主,其中UC28例(82.4%),CD20例(90.9%)。随访的IBD患者中,CD无死亡病例,UC有5例(14.7%)死亡。剩余29例UC和22例CD,缓解率分别为55.2%(16例)、68.2%(1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分别有8例(27.6%)的UC和3例(13.6%)的CD患儿曾有复发,16例(55.2%)UC和15例(68.2%)CD患儿病情持续,时有加重,属于慢性持续型。49例IBD患者(87.5%)体力活动不受限制。IBD患儿手术率是19.6%(11例),其中CD手术率明显高于UC[36.4%(8例)比8.8%(3例),P〈0.05]。肠梗阻、肠穿孔和消化道大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7.1%(4例)、7.1%(4例)、1.8%(1例),主要集中在CD组。结论儿童IBD患者按病程分型主要以慢性持续型为主,其次是慢性复发型,绝大多数IBD患者体力活动不受限制。肠梗阻、肠穿孔和消化道大出血等并发症主要集中在CD组,并且CD手术率明显高于UC。
- 官德秀邱晓红丁召路王大勇徐樨巍
- 关键词:结肠炎溃疡性CROHN病预后儿童
- 儿童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影响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药物治疗包括5-氨基水杨酸药物(5-ASA)、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和生物制剂,可以有效诱导和维持缓解,预防疾病并发症。5-ASA是轻中度UC患儿诱导及维持缓解的一线药物;而糖皮质激素用于中重度UC的一线治疗及轻中度UC对5-ASA无效者的二线诱导缓解治疗。免疫调节剂嘌呤类制剂适用于激素依赖、5-ASA不耐受、频繁复发及急性重度UC激素诱导治疗有效后的维持缓解治疗。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和生物制剂英夫利西单抗可作为急性重度UC激素治疗无效的二线治疗。维得利珠单抗和乌司奴单抗可用于抗肿瘤坏死因子-α失败后的二线生物治疗,但尚缺乏在儿童UC中的研究数据。该文旨在对儿童UC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官德秀张永梅吴捷(审校)
- 关键词:儿童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治疗
- 阿达木单克隆抗体治疗儿童克罗恩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评价阿达木单克隆抗体(ADA)治疗儿童克罗恩病(C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1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20例应用ADA治疗的CD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儿童克罗恩病活动指数(PCDAI)和克罗恩病内镜下严重指数(CDEIS)评价CD患儿疾病活动程度及黏膜炎症程度。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结果共纳入20例CD患儿,其中男12例,女8例;疾病诊断年龄(9.5±4.9)岁(0.9~15.1岁);首次应用ADA年龄(10.4±4.8)岁(1.2~16.7岁);应用ADA前疾病持续时间0.9(0.4,1.7)年。20例CD患儿应用ADA治疗前PCDAI评分为(28.5±19.8)分(0~65.0分),疾病活动程度以重度活动(8/20例,40.0%)为主,疾病缓解期4例(4/20例,20.0%)。15例患儿行CDEIS评估:中重度活动9例,内镜下缓解1例。10例(10/20例,50.0%)CD患儿曾应用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FX)治疗,IFX停药原因包括:药物失应答8例(8/10例,80.0%),过敏反应2例(2/10例,20.0%)。ADA治疗第6周,20例CD患儿的PCDAI评分中位数为5.0(0,10.0)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16例CD活动期患儿在ADA治疗第6周时的临床缓解率和临床应答率分别为62.5%(10/16例)、87.5%(14/16例);既往未应用IFX组和既往应用IFX组患儿第6周的临床缓解率和临床应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DA治疗中位时间为5.5(2.6,17.8)个月,期间6例(6/20例,30.0%)临床复发。随访结束时17例(17/20例,85.0%)维持临床缓解;1例临床原发无应答,2例继发失应答。7例发生不良反应,以肺炎(4例)或上呼吸道感染(2例)为主,无肿瘤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ADA在儿童CD患者的诱导和维持临床缓解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 官德秀张晶郭姝于飞鸿周锦王国丽吴捷
- 关键词:克罗恩病儿童
- 儿童溃疡性结肠炎合并肠外表现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儿童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合并肠外表现(extraintestinal manifestations,EIM)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诊治的99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EIM分为伴EIM组与不伴EIM组,采用秩和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UC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药物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UC患者EIM存在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99例UC患者,男57例,女42例,发病年龄10.3(6.4,12.6)岁,病程4.2(1.6,10.1)个月。该研究患者以广泛结肠(E3)和全结肠(E4)型(69/99,69.7%)、中重度活动(63/99,63.6%)、结肠黏膜中重度炎症(89/99,89.9%)为主。不伴EIM组77例(77.8%),伴EIM组22例(22.2%),其中5例患者出现2种EIM,EIM以口腔溃疡(9例)、关节病变(7例)、皮肤病变(6例)为主。与不伴EIM组比较,伴EIM组UC患者病变部位E4型(77.3%比44.2%,χ2=7.513,P=0.006)、疾病活动程度中重度活动(81.8%比58.4%,χ2=4.041,P=0.044)、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指数评分[47.5(35.0,57.5)分比35.0(25.0,50.0)分,Z=-2.260,P=0.024]、诊断时C反应蛋白≥8 mg/L的比例(54.5%比19.5%,χ2=10.607,P=0.001)、红细胞沉降率[30.0(13.8,47.8)mm/h比10.0(4.0,19.5)mm/h,Z=-3.918,P<0.001]、诊断后一年内糖皮质激素治疗比例(77.3%比49.4%,χ2=5.403,P=0.020)、生物制剂治疗比例(45.5%比23.4%,χ2=4.112,P=0.043)均明显升高;E3型明显低于不伴EIM组(0比23.4%,χ2=4.813,P=0.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诊断时红细胞沉降率是EIM存在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63,95%CI:1.025~1.103,P=0.001)。结论伴EIM的UC患者病变范围更广泛,疾病活动程度更重,炎性指标明显升高,激素和生物制剂治疗更常见。红细胞沉降率升高是UC患者出现EIM的危险因素。
- 官德秀郭姝梅天璐于飞鸿周锦王国丽吴捷
- 关键词:儿童肠外表现
- 白细胞介素10受体A基因突变导致的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临床特点及基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总结白细胞介素10受体A(interleukin 10 receptor A,IL-10RA)基因突变导致的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very early 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VEO-IBD)患儿临床特点和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到2019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消化科住院的慢性腹泻的患儿中,确诊为VEO-IBD的患儿,其中病因为IL-10RA基因突变的患儿15例,对照组为15例非IL-10RA突变所致VEO-IBD患儿,统计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基因报告。结果IL-10RA基因突变所致的VEO-IBD患儿,克罗恩病(Crohn s disease,CD)11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4例,临床症状以慢性腹泻(15/15例,100.0%)、便血(15/15例,100.0%)为主,肠外表现依次为口腔黏膜溃疡(6/15例,40.0%)、皮肤红斑(5/15例,33.3%);肛周表现依次为直肠会阴瘘5例(5/15,33.3%),肛瘘4例(4/15,26.7%),肛裂3例(3/15,20.0%),直肠会阴瘘、皮赘并存1例(1/15,6.7%);全身表现为IL-10RA基因突变组营养不良13例(13/15例,86.7%),肛周病变13例(13/15例,86.7%);对照组营养不良6例(6/15例,40.0%),肛周病变5例(5/15例,33.3%),此两项指标与IL-10RA基因突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IL-10RA突变患儿中,共检测到9个突变位点,其中c.301c>T(p.R101W)和c.537G>A(p.T179T)为最常见的突变位点。IL-10RA突变导致炎症因子增高,引起肠道炎症反应。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明显延长。结论IL-10RA基因突变导致的VEO-IBD患儿发病年龄早,除消化道症状外,肠外表现和肛周病变较为常见,结肠镜下病变特点以结肠多发溃疡最常见,其次为炎性息肉。c.301c>T(p.R101W)和c.537G>A(p.T179T)为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位点。IL-10RA突变导致炎症因子增高,引起肠道炎症反应。
- 李玉佳官德秀郭姝郭景徐樨巍
- 关键词:慢性腹泻炎症因子
- 2000年-2014年儿童炎性肠病184例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 官德秀于飞鸿王国丽周锦王大勇聂晓璐徐樨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