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正茂
- 作品数:21 被引量:80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腹腔注射氢生理盐水对急性马尾综合征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初探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初步探讨腹腔注射氢生理盐水对急性马尾综合征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00~250g的SD大鼠168只,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实验组。假手术组仅行L5棘突和L5/6间隙黄韧带切除,对照组和实验组建立急性马尾综合征大鼠硅胶条压迫模型;实验组建模术后立刻行5ml/kg氢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以后1次/8h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均行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术后3h、6h、12h、24h、48h和72h分别于每组各取8只大鼠进行热板试验,评价行为学表现,而后麻醉下取T13~L1段脊髓、L4~L6段马尾神经及L5、L6双侧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行丙二醛(MDA)含量检测,分析各时间点的变化。另于术后48h每组各取8只行多聚甲醛灌注后取T13~L1段脊髓、L4~L6段马尾神经及L5、L6双侧DRG,行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取马尾神经行神经纤维蛋白(NF)染色并计算阳性率,取脊髓及DRG行Caspases 3染色后计算阳性指数,行Tunel染色后计算凋亡指数。结果:由于麻醉苏醒时间不一致术后3h各组的缩足潜伏期数据不采用,6h^72h的缩足潜伏期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术后对照组和实验组MDA水平在3h^48h均较同组前一时间点有明显增加(P<0.05),在48h和72h无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在3h时增幅最大,实验组在24h增幅最大(P<0.05);术后3h^72h各时间点马尾、脊髓及背根神经节的MDA水平实验组均比对照组低,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比假手术组低(P<0.01)。假手术组的NF染色阳性纤维率为100%,实验组为(59.08±6.25)%,对照组为(21.35±2.38)%,三组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和实验组脊髓和DRG的Caspases 3阳性指数均明显大于假手术组(P<0.01);实验组的阳性指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脊髓和DRG的Tunel凋亡指数均明显大于假手术组,实验组脊髓和DRG的凋亡指数�
- 官正茂孙学军史建刚贾连顺
- 关键词:马尾综合征氧化应激
- 三种不同培养条件下兔关节软骨细胞增殖速率的差别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观察兔关节软骨细胞在3种不同培养条件下增殖速率的差别。方法:实验于2004-10/2006-10在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实验室完成。取4周龄新西兰雄性兔6只,利用机械与酶消化的方法获得均一性兔关节软骨细胞,在单层培养条件下增殖至第2代;将第2代细胞在高密度条件下转入藻酸盐凝胶24孔培养介质,进行三维培养。根据实验目的,将24孔培养板分为单层培养对照组,三维培养组(培养液不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三维培养组(培养液含50μ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每日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软骨细胞的生长状态,进行细胞计数1周,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比较3种不同培养条件下兔关节软骨细胞的增殖速率。结果:①单层培养细胞24h后开始贴壁生长,细胞形态呈多角形、星形、圆形,72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增殖数目明显增多,细胞增殖呈片状;三维培养条件下的软骨细胞,刚接种至藻酸钠凝胶时,细胞形态为圆形;三维培养(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体系中的软骨细胞从转入三维培养的第3天起,发现细胞出现分裂增殖,局部有细胞团族形成,第7天,凝胶中开始有大量的细胞团族形成。在培养过程中,三维培养软骨细胞形态始终保持圆形。②1周内,单层培养条件下的软骨细胞增殖速率要明显高于三维培养组;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三维培养组的软骨细胞增殖速率明显高于不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三维培养组。结论:单层培养方法短期内(1周)对软骨细胞的增殖作用要优于三维培养方法;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三维培养条件下关节软骨细胞具有促进增殖的作用。
- 吴剑宏王秋根张秋林汤旭日汪方邓迎生谢杨官正茂王谦杨常委
- 关键词:关节软骨细胞藻酸盐细胞培养
- 跟骨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
-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微创治疗的适应症及手术方法等相关问题.
方法:采用斯氏针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及斯氏针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的微创手术方法治疗Sanders Ⅱ型及Ⅲ型跟骨骨折病例共38例,42足,平均随访2年4...
- 王谦官正茂王秋根张秋林汪方汤旭日杨长伟杨新伟吴剑宏谢杨
- 关键词:跟骨骨折微创手术内固定适应症
- 文献传递
- 合并神经损伤的骶骨骨折
- 目的:探讨合并有神经损伤的骶骨骨折的临床处理方法与适应症.
方法:对我院2000年3月-2006年8月确诊合并神经损伤的15例骶骨骨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以Gibbons分型系统对神经功能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
...
- 汪方谢杨官正茂张秋林王秋根纪方杜明奎吴剑宏汤旭日王谦杨长伟
- 关键词:骶骨骨折神经损伤内固定
- 文献传递
- 掌侧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的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被引量:25
- 2007年
- [目的]初步探讨掌侧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固定治疗不稳定、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掌侧LCP结合克氏针撬拨、植骨等技术治疗不稳定、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35例,比较研究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活动范围等,初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经随访9-24个月(平均17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均获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评定,优20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结论]对不稳定、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掌侧L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防止复位丢失、减少结构性植骨、避免肌腱激惹等并发症。
- 唐昊王秋根张秋林纪方邓迎生吴剑虹汪方汤旭日谢杨官正茂
-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掌侧钢板
- 合并神经损伤的骶骨骨折
- 目的探讨合并有神经损伤的骶骨骨折的临床处理方法与适应症。方法:对我院2000年3月-2006年8月确诊合并神经损伤的15例骶骨骨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以Gibbons分型系统对神经功能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保守治疗4例...
- 汪方张秋林王秋根纪方杜明奎吴健宏汤旭日王谦杨长伟谢杨官正茂
- 文献传递
- GustiloⅢ型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 2008年
- 随着高能量损伤的日益增加,股骨远端骨折病例不断增多,伤情也越来越复杂。股骨远端骨折常存在软组织损伤严重、骨折粉碎、骨折延伸到膝关节等而导致多数病例治疗效果不满意,尤其是GustiloⅢ型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难度更大。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35例GustiloⅢ型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不包括截肢病例),现报告如下。
- 官正茂张秋林纪方王秋根唐昊汤旭日汪方王万宗吴剑宏谢杨王谦曹磊杨长伟
- 关键词: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股骨远端骨折高能量损伤软组织损伤
- 藻酸钠凝胶三维培养条件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兔关节软骨细胞表型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藻酸盐凝胶三维培养条件下兔关节软骨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10/2006-10在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4周龄雄性新西兰兔6只。实验方法:利用机械与酶消化的方法获得均一的兔关节软骨细胞,在单层培养条件下将软骨细胞增殖至P2代;将P2代细胞高密度条件下转入藻酸盐凝胶培养介质,进行三维培养。细胞培养分组:①不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三维培养。②含50μ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三维培养组。③单层培养。实验评估:①三维培养细胞于培养的2,4,6周行冰冻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②单层培养细胞每传代1次行细胞爬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①细胞学外观形态变化:两组藻酸盐凝胶三维培养体系中的软骨细胞在6周的培养过程中始终保持了圆形的细胞外观。单层培养软骨细胞在第5代以前,均保持了星形及多角形的正常软骨细胞外观。②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结果:培养6周后,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三维培养软骨细胞特异性Ⅱ型胶原细胞仍呈强阳性染色,表达水平较转入三维体系前未见降低,培养细胞保持了良好的分化表型。单层培养软骨细胞在第5代以前,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阳性。第6代以后,大部分细胞呈梭形,向成纤维细胞转化,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阴性。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藻酸盐三维培养条件下的关节软骨细胞表型具有维持作用。
- 吴剑宏王秋根张秋林唐昊汤旭日汪方邓迎生谢杨官正茂王谦杨常委
- 关键词:关节软骨细胞细胞培养藻酸盐
- 氢水对急性马尾综合征大鼠神经元损害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 马尾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临床治疗方法,因其一旦出现,将迅速发生不可逆的神经损害,错过最佳手术时机后,即使手术解除马尾压迫,患者运动功能大多数能够恢复,但大、小便、性功能及鞍区感觉障碍难以恢复,致残率非常高,给患者本人造成了...
- 官正茂
- 关键词:马尾综合征氢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甲强龙
- 文献传递
- 下颈椎损伤分型临床应用的可靠性与有效性的评价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评价脊柱创伤研究小组(STSG)提出的下颈椎损伤分型(SLIC)临床应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30例下颈椎外伤患者,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31.74岁,平均54.4岁。损伤节段:C3/4 2例,C4/5 6例,C5/6 7例,C6/7 4例,C3-5 3例,C4-6 例,C3-6 2例。30例患者中8例行非手术治疗,22例行手术治疗。根据SLIC系统进行评分,该系统主要以损伤形态、椎间盘韧带复合体(DLC)的完整性及神经功能状态3个成分为基础。使用组间相关系数(ICC)评价SLIC临床应用的可靠性,使用Cohen’s Kappa评价SLIC指导治疗的有效性。结果损伤形态观察者间信度优(ICC=0.68),DLC完整性观察者间信度良好(ICC=0.51),神经功能状态观察者间信度特优(ICC=10.83),SLIC总得分观察者间信度优(ICC=0.78)。SLIC推荐治疗方案和实际治疗方案达到86.7%的一致性(Kappa=0.706)。若排除得分3~5分的患者,SLIC推荐治疗方案和实际治疗方案达到92.9%的一致性(Kappa=0.837)。结论SLIC简单、标准、可靠性强,能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
- 马君贾连顺邵将周许辉宋滇文朱巍官正茂黄俊俊
- 关键词:颈椎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