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育群
- 作品数:60 被引量:199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中国古代医学对呼吸、循环机理认识之误被引量:10
- 1994年
- 中国古代医学对呼吸、循环机理认识之误廖育群一、问题的提出科学史研究者在中国古典医籍中,似乎找到了许多足以说明古人对呼吸及血液循环早已有所认识的证据,因而对此大加褒誉。例如在评价《黄帝内经》一书的价值肘,贾得道氏称:“《内经》对血液循环已有明确肯定的认...
- 廖育群
- 实现高水平的中医研究
- 2007年
-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细部与全局的互补关系,这是实现高水平中医研究的关键之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要想真正看清一幅图画,就必须看清它的每一个细部。既然承认中医也是一门学问,就应该像对待其他知识体系一样自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脚踏实地地从了解细部入手。
- 廖育群
- 关键词:中医药《自然辩证法》知识体系细部恩格斯
- 科学对中医的影响被引量:2
- 2006年
- 廖育群
- 关键词:中医中国文化中国人
- 《医者意也-认识中国传统医学》
- 廖育群
- 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实用技术,医家究竟如何以“意”来构建这门学问,似乎并无人深究。本文从剖析“医者意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多种含意与表现形式入手,以求理解中国传统医学的“神韵”所在;沿着医学的轨迹,而不是文人的雅兴来探索传...
- 关键词:
- 周潜川、廖厚泽与《古脉法》被引量:2
- 2001年
- 全文介绍流传民间的未刊医学著作《古脉法》,并就其内容与成书经过加以介绍。据此可知虽然自晋代王叔和《脉经》成书以来,中医即一直采用“独取寸口”这样一种诊脉方法,但古籍所述“分经候脉”的原始脉诊方法却被一些医家视为失传的脉诊精华加以“继承”与“阐述”。然而《古脉法》中所叙述的“分经候脉”之法,并非早期脉诊方法的原始本貌,而是后世医家所创造的新的、体系化的“分经候脉法”。因而言其为“古”,不过是基于尊古、复古之心态。此外,由于这种脉诊方法保存于道教传人之手,故亦可作为深入研究“道教医学”具体内容的素材。
- 廖育群
- 关键词:脉诊道教医学中医学史
- “上医医国”与“人文医医”
- 2006年
- “医医”是讨论的正题
在此次论坛讨论中,听到许多人提到古语“上医医国”,并以此赞誉中医,其实并不贴切。因为“医国”者指的是政冶家,而不是治疗躯体疾患的医生。正像古人还有一句话,谓之“缘医以知政”,也只是一个类比,是说借助冶疗躯体疾患的医学道理与方法,可以知道应该如何治理人类社会的问题。例如古代医学认为脉道不通,可使气血郁滞,并由此引发种种疾病;社会也是如此,商品需要流通,经济才能繁荣。所以首先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使用概念要准确,不要“之乎者也”地引经据典,似乎很有学问,其实风马牛不相及。
- 廖育群
- 关键词:人文人类社会躯体医生
- 太极·元气·阴阳·腹——中国传统文化与日本“腹诊”的形成被引量:4
- 2001年
- 此乃舞台上医家亮相时常用的开场白,也可说是“江湖神医”展示技艺、获取患者信任的看家本领。如何才能做到“病家不必开口,便知病源何在”,最主要的手段不外望色观形、闻声诊脉。即略去“望闻问切”四诊之中的“问”,仅靠其他三法获取信息、做出诊断。然如此这般仍不足说明医家的技艺超群,必令其无由望色、观形、闻声,单靠诊脉做出诊断才算高明。
- 廖育群
- 关键词:出诊医家诊脉腹诊四诊开场白
- 阐释——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被引量:1
- 2004年
- 本文针对传统医学具有长期积淀而成,且仍具有一定活力的特点,指出传统医学的史学性研究具有特殊意义与价值。通过对方剂问题以及实验室研究局限性的分析,进一步论说史学研究在"中医现代化"方面的价值。
- 廖育群
- 关键词:史学研究方剂中医现代化
- 中医能否如此解读与捍卫?被引量:2
- 2007年
- 有报道说:《思考中医》①出版后,“已历经9次加印,总印数达9万余册,成为了2004年度社科文化类图书中不可多得的亮点。”②其实,近年出版的此类著作还有若干,而且印数也同样十分可观。例如,仅据我手持之书的较早印次言:《大话中医》第1次印刷5千册③,《中医存亡论》第1次印刷6千册④,《挽救中医:中医遭遇的制度陷阱和资本阴谋》2次印刷1万册①,
- 廖育群
- 关键词:中医知识运气学说文化类西医学习中医中医政策
- 今本《黄帝内经》研究被引量:12
- 1988年
- 本文在深入考察今本《黄帝内经》一书具体内容的基础上,指出由《素问》与《灵枢》两部独立著作组成的传世本《黄帝内经》,并非《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黄帝内经十八卷"。进而对该书的成书年代、内容结构、各学派不同的思想理论等问题作了较前人更为深入具体的论证。
- 廖育群
- 关键词:汉书·艺文志今本灵枢医学著作针经成书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