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伟坚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增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卫生状况
  • 2篇城市
  • 1篇多环芳烃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 1篇娱乐
  • 1篇肉制品
  • 1篇肉制品生产
  • 1篇生物燃料
  • 1篇食品
  • 1篇食品添加剂
  • 1篇市售
  • 1篇室内污染
  • 1篇水质
  • 1篇内污染
  • 1篇农村
  • 1篇染病
  • 1篇微生物污染
  • 1篇卫生调查
  • 1篇卫生学

机构

  • 7篇增城市疾病预...
  • 3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广州市黄埔区...

作者

  • 7篇张伟坚
  • 4篇黄奕涛
  • 2篇何志辉
  • 2篇刘涛
  • 2篇林华亮
  • 2篇胡梦珏
  • 2篇张永慧
  • 2篇马文军
  • 2篇石焕桥
  • 2篇罗圆
  • 2篇曾韦霖
  • 2篇杨杏芬
  • 2篇肖建鹏
  • 1篇冯华妹
  • 1篇张建鹏
  • 1篇朱炳辉
  • 1篇许瑛华
  • 1篇杨春
  • 1篇何桂芬
  • 1篇陈凤灵

传媒

  • 3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增城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状况调查被引量:10
2013年
为掌握增城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现状,分别于2012年枯水期(3—4月)和丰水期(7—8月)对该市全部20个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出厂水、末梢水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显示,采用完全处理工艺的水厂有10间(占50%);其余10间水厂属小型集中式供水,均未对水源水进行消毒处理。共采集水样160件,合格51件,合格率为31.9%。丰、枯水期及出厂水与末梢水水样合格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完全处理的水样合格率为63.8%(51/80),高于未处理水样[0%(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合格指标合格率由高至低依次为氨氮(95.0%)>浑浊度(91.3%)>臭和味(89.4%)>菌落总数(88.1%)>肉眼可见物(87.5%)>耐热大肠菌群(76.3%)>总大肠菌群(75.0%)>游离余氯(35.0%)。提示增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水质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黄奕涛张伟坚石焕桥陈权友杨杏芬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卫生调查
增城市蜜饯食品中添加剂含量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了解增城市市售蜜饯食品中的添加剂使用情况,为加强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增城市辖区内超市、糖果批发店及糖果零售摊档抽检不同品种的蜜饯食品,样品均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检测糖精钠、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苯甲酸及山梨酸含量等指标,并进行结果评价。结果共检测259份样品,添加剂总超标率为25.48%,其中糖精钠、甜蜜素、苯甲酸及山梨酸含量超标率分别为21.62%、8.11%、15.44%、3.86%。不同品种蜜饯食品添加剂的总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果批发和零售摊档所销售的蜜饯食品添加剂的超标率较超市高(P<0.01)。结论增城市蜜饯食品中添加剂使用以糖精钠、苯甲酸及甜蜜素为主,应进一步加强对该类食品的卫生监督管理。
张伟坚黄奕涛何桂芬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蜜饯食品
增城市2004年市售熟肉卫生质量分析被引量:13
2005年
为了解增城市市售烧、卤肉制品的卫生状况并作卫生学评价,以便为进一步加强烧、卤肉市场的卫生监督管理提供参考,卫生监督人员,每月不定期对本市辖区内市场、超市烧、卤肉摊档及酒家销售的烧、卤肉制品进行随机抽样468份,样品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及亚硝酸盐含量。468份烧、卤肉制品总体合格率为70.7%,其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及亚硝酸盐含量合格率分别为84.8%、75.4%及98.5%,未检出致病菌。监测结果表明增城市市售烧、卤肉制品的卫生质量不容乐观,细菌尤其是大肠菌群污染严重,市场与超市销售的熟肉制品合格率较低,应进一步加强对烧、卤肉制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环节的卫生监督管理。
张伟坚黄奕涛邓燕红陈凤灵
关键词:卫生质量分析市售卤肉制品卫生学评价肉制品生产
增城市社区老人活动中心牌具卫生状况分析
2011年
目的:了解增城市社区老人活动中心(下面简称中心)牌具卫生质量状况。方法:调查增城市内8家较大规模的中心,随机抽取122份牌具样本进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等微生物学检测。结果:经常消毒组和未经常消毒组的牌具表面细菌总数超标率分别为11.4%和76.9%,大肠菌群总检出率为5.7%,沙门氏致病菌和HBsAg均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经常消毒组未检出,而在未经常消毒组中检出4份,检出率为7.7%。结论:增城市社区老人活动中心牌具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为避免由其引起的健康卫生问题发生,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这类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
黄奕涛张伟坚石焕桥
关键词:微生物污染
广州市男性吸烟对其肺功能及体内多环芳烃代谢物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男性居民吸烟对其肺功能以及体内多环芳烃代谢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2年7月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在广州市黄埔区和增城市各抽取1个社区中45岁以上的男性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资料收集包括问卷调查、晨尿中10种羟基多环芳烃浓度检测和肺功能检测。采用协方差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吸烟、肺功能以及尿液中羟基多环芳烃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42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1.30±9.73)岁,其中吸烟者94人(66.20%)。协方差分析控制混杂因素后发现吸烟者肺功能指标1秒率(F=6.84)、用力呼气中段流量(F=5.52)和最大通气量(F=4.54)低于不吸烟者,且尿液中1-羟基萘(F=10.21)、2-羟基萘(F=8.74)和2-+3-羟基芴(F=4.11)浓度高于不吸烟者(P<0.05或P<0.01)。2-羟基菲、3-羟基菲、4-羟基菲、1-羟基芘与峰流速呈负相关(β=-6.34、-6.39、-5.44、-5.03),2-羟基萘与用力呼气中段流量呈负相关(β=-5.91),1-羟基萘、2-羟基萘与最大通气量呈负相关(β=-2.85、-3.11),均P<0.05。结论广州地区男性居民吸烟可降低肺功能并增加多环芳烃的内暴露水平,体内多环芳烃增加与肺功能下降存在相关关系。
刘涛朱炳辉许瑛华张建鹏张伟坚杨春肖建鹏罗圆何志辉曾韦霖胡梦珏林华亮杨杏芬张永慧马文军
关键词:男人吸烟多环芳烃肺功能试验
广州市某农村地区家庭室内生物燃料使用与居民下呼吸道症状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农村地区家庭室内生物燃料使用对居民下呼吸道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在广州增城市某农村地区抽取6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获取室内生物燃料使用和居民下呼吸道症状的情况。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居民呼吸道症状与生物燃料使用的关系,分析中控制年龄、性别、吸烟情况、室内通风情况和厨房使用通风设备情况等因素。结果共调查了266户家庭,645名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其中478人(74.1%)做饭使用生物燃料,167人(25.9%)做饭使用清洁能源。生物燃料组过去半年下呼吸道症状(含干咳、咳痰、气喘、胸闷和呼吸困难症状之一)发生率为51.5%(246/478),清洁能源组发生率为41.3%(69/167)。多因素分析显示,使用生物燃料组发生过咳痰(OR=1.90,95%CI:1.23~2.93)、气喘(OR=6.71,95% CI:1.74~25.85)、胸闷(OR=2.41,95%CI:1.02—5.72)和呼吸困难(OR=5.99,95%CI:1.23~29.28)的风险高于清洁能源组。下呼吸道症状发生风险与生物燃料使用的频率关系有统计学意义,每天都使用生物燃料组相比清洁能源组,出现过和经常出现下呼吸道症状的风险分别是OR=1.72(95%CI:1.14~2.59)和OR=4.10(95%CI:1.40-12.04)。结论广州市农村地区室内生物燃料的使用可能影响居民呼吸系统健康。
肖建鹏刘涛罗圆曾韦霖张伟坚何志辉胡梦珏林华亮张永慧马文军
关键词:生物燃料室内污染呼吸系统疾病
2000-2010年增城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增城市辖内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为提高和规范疫情报告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2000-2010年增城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10年增城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平均漏报率为4.76%;漏报率最高的传染病分别为血吸虫病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均为50.00%),其次是风疹(16.67%);不同年份传染病漏报率呈阶梯式逐步下降趋势并保持较低水平;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漏报率为:县级3.16%、镇级4.18%、社会医疗机构1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6.33,P<0.05);传染病报告及时率92.58%,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及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χ=0.01,P>0.05)。结论加强医务人员的传染病知识培训,提高其对传染病报告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医院高度重视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疫情报告管理人员专职专用,切实开展医院自查制度,才能减少、杜绝传染病漏报现象。
冯华妹姚翠银张伟坚
关键词:传染病漏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