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骏飞 作品数:26 被引量:135 H指数:7 供职机构: 解放军第105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南京军区面上课题 南京军区科技创新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12例肝豆状核变性诊断分析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2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特殊检查结果。结果 12例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诊断延误,发病年龄为11~46岁,7例治疗后症状缓解,其中5例随访1~5年,病情无变化2例(16.6%),死亡1例(8.3%)。结论本病以肝病为首发症状者居多,易被长期误诊或诊断不明,早期驱铜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张骏飞 刘红娟 刘波 宋海燕 陈从新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铜蓝蛋白 肝硬化 皖北地区2010—201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特点及对部队野外驻训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调查2010年1月—2013年12月皖北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疫情的流行趋势,为部队制定野外驻训HFRS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史及检验结果分析、文献复习等方法调查2010年1月—2013年12月皖北6个地级市的HFRS人群发病率、发病季节和性别等流行病学资料,并对当地健康居民和常驻疫区健康官兵检测病毒Ig G抗体,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10年1月—2013年12月,皖北地区累计报告HFRS病例642例,死亡14例;2010、2011和2012年监测点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分别为6.42%、7.14%和7.69%,常驻疫区官兵隐性感染率分别为1.03%、0.93%和1.82%,低于当地人群(P均<0.05),但2013年二者隐性感染率无明显差异,分别为7.02%和5.77%(P>0.05),而同年该驻军野外训练频次有明显增加。结论皖北地区近4年来HFRS疫情基本平稳,但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仍处在较高水平,而2013年驻地部队隐性感染率上升明显,应强化对野外作业官兵保护教育。 刘波 张骏飞 陈从新 宋海燕 董静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发病率 疾病报告 流行病学研究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近期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取健康孕妇正常分娩婴儿的脐带,分离、培养获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采用荧光标记的鼠抗人PE-CD29、FITC-CD34、PE-CD44和FITC-CD45抗体标记,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进行鉴定。在35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8例(A组)患者经前臂静脉进行UC-MSCs移植,8例(B组)患者经股动脉插管行肝动脉移植,两组移植的UC-MSC数量为>5×107。另19例(C组)患者仅接受内科综合支持治疗。观察患者血生化指标、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及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12周时,C组患者死亡7例(36.8%),而A组死亡1例(12.5%),B组死亡2例(25.0%),细胞移植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患者TBIL、Cr、ALB、INR和MELD分别为36.8±12.4μmol/L、70.6±18.6μmol/L、34.5±5.6g/L、1.2±0.2和18.6±3.2,B组分别为50.2±15.4μmol/L、66.5±20.0μmol/L、35.5±3.4g/L、1.1±0.2和18.7±3.4,而C组则分别为43.9±17.2μmol/L、89.4±25.6μmol/L、29.5±5.3g/L、1.6±0.3和22.7±3.9,前两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C组(P<0.05);16例进行细胞移植的患者术中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未发生与移植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近期生存率,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刘波 董静 张骏飞 宋海燕 陈曦 陈照林 陈从新关键词:肝衰竭 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α-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5年随访与复发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评价α-干扰素(interferon-alpha,IFN-α)治疗乙肝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年随访的复发情况并探讨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过5年随访的169例近期应答者。记录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治疗方案和复发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复发率,χ^2和t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后第1、2、3、4、5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21.9%、28.4%、32.0%、33.1%、34.3%。单因素分析中,年龄、基线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HBVDNA)水平、停药时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水平、停药时血清HB-sAg较基线下降程度、HBV基因型及干扰素疗程与复发相关。Cox回归显示,干扰素疗程与治疗结束时血清HBsAg水平RR(95%CI)分别为0.640(0.413-0.991)和1.789(1.218-2.629),是影响IFN-ɑ治疗近期应答者复发的主要指标。治疗结束时血清HBsAg≥2lgIU/ml所得复发的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和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分别为49.5%和90.6%。结论 IFN-ɑ疗程过短和治疗结束时HBsAg水平仍高是近期应答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延长IFN-ɑ疗程可以降低复发风险,血清HBsAg定量有助于决定IFN-ɑ个体化治疗疗程。 郭远 宋海燕 张骏飞 董静 潘劲劲 陈照林 陈曦 刘波 陈从新关键词:干扰素Α 复发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在182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包括亚急性和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A组)患者90例和慢性肝衰竭(B组)92例。在A组患者,40例(A1组)只接受基础和苦参碱治疗,50例(A2组)另加拉米夫定治疗;同样地,在B组中,41例(B1)未接受抗病毒治疗,51例(B2)给予拉米夫定治疗。生存患者被随访6个月。结果经过平均1.5个月的治疗,A1组有23例(57.5%)和A2组有16例(32.0%,P<0.05)患者死亡;经过平均2.5个月的治疗,B1组有22例(53.7%)和B2组有24例(47.1%,P>0.05)患者死亡;在A、B两组内,抗病毒治疗可明显提高生存患者血清ALT的复常率;在随访6个月时,80%以上A2组和B2组生存者HBV DNA水平保持阴性,而A1组和B1组生存者血清HBV DNA仍为阳性。结论拉米夫定治疗能提高亚急性和慢加急/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生存率,但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疗效还有待进一步随访。 张骏飞 刘波 杨家宏 宋海燕 陈从新关键词:乙型肝炎 肝衰竭 拉米夫定 疗效 乙型肝炎肝衰竭生存者的继续治疗与随访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随访α-干扰素、拉米夫定和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防治乙型肝炎肝衰竭生存者的中期疗效。方法在多中心选择亚急性或慢加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生存者(A组)110例,分别接受α-干扰素、拉米夫定和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6个月;选择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生存者(B组)110例,分别给予拉米夫定和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6个月。随访18个月。结果在随访18个月时,A组患者全部生存,其中25.6%(10/39)接受α-干扰素治疗的患者,改用拉米夫定治疗,21.1%(15/71)接受拉米夫定或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的患者改用阿德福韦酯治疗;B组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死亡5例(9.4%),接受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的患者死亡6例(10.5%),18.2%(18/99)生存者改用阿德福韦继续治疗。拉米夫定治疗使超过80%患者血清HBVDNA转阴,α-干扰素或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患者HBeAg阴转和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率不比单用拉米夫定治疗者高。结论乙型肝炎肝衰竭生存者长期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对阻断肝纤维化的发展有明显的疗效。由于本组α-干扰素和苦参碱的治疗时间相对较短,其中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宋海燕 刘波 张骏飞 陈从新 马勇 周跃进 潘兴南 郑瑞丹 王全楚 汪茂荣 何长伦 傅青春 陈成伟关键词:乙型肝炎 肝衰竭 拉米夫定 Α-干扰素 苦参碱 肝豆状核变性误诊为肝硬化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以肝硬化为主要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12例误诊为肝硬化的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和误诊原因。结果 12例误诊患者中,发病年龄11~46岁,平均年龄32.6岁,主要见于中年人。病程5 d~6年,平均2.6年,误诊时间最长达29个月,有阳性家族史者3例,均为同胞一代发病。分别有11例和5例患者有血清铜蓝蛋白降低和尿铜增加;裂隙灯下角膜K-F环阳性10例。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被误诊,中年不明原因的肝病要注意本病的可能性,此外还应对确诊患者的一级亲属进行筛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刘红娟 张骏飞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铜蓝蛋白 误诊 肝硬化 新型野战医疗队和训练模式探讨 被引量:6 2017年 新编制下的野战医疗队发生一些变化,抽组和训练变得更为突出。野战医疗队通过参加"卫勤力量-2016B"基地化训练,重新科学组建新编制下的野战医疗队和训练模式,提高野战医疗队的卫勤保障能力、应急救治能力、卫勤持续保障能力和自身保障能力,推动野战医疗队规范建设。 张骏飞 俞明明 赵红 林兵 徐伟才 绳慧峰关键词:野战医疗队 卫勤保障 乙型肝炎肝衰竭和肝衰竭后肝硬化的防治 陈从新 刘波 田瑞霞 马勇 宋海燕 张骏飞 乙型肝炎肝衰竭生存者肝硬化的治疗研究项目来源:自选项目起止时间: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研究背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某些因素作用下会导致病情加重而出现黄疸,即出现慢性乙型肝炎重度,进一步发展则会出现肝衰竭。度过肝衰...关键词:关键词:乙型肝炎 肝衰竭 激素治疗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预后 被引量:7 2017年 背景:大量体内外实验显示,间充质干细胞对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18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59)进行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n=59)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入院1周内分2次进行,先经肝固有动脉注射10 mL干细胞悬液,然后经静脉注射10 mL干细胞悬液,细胞总数为(4.0-4.5)×10~8。于治疗前、治疗1,4周后,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治疗后12周,检测两组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变化;随访观察肝衰竭、并发症及生存情况。结果与结论:(1)观察组治疗后1,4周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白细胞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01);(2)观察组治疗后1周的CD3^+CD4^+T细胞、CD4^+CD25^+Treg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01),CD3^+CD8^+T细胞、CD3^-CD19^+B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治疗后4周的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4^+CD25^+Treg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01),CD3+CD8+T细胞、CD3^-CD19^+B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3)观察组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未发生肝衰竭,对照组5例出现肝衰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52周的累计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5)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减轻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炎症反应,改善肝脏功能,降低肝衰竭发生率和死亡率。 方雪晴 张骏飞 宋海燕 陈照林 董静 潘劲劲 陈曦 刘波 陈从新关键词: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脐带 失代偿期肝硬化 淋巴细胞亚群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