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琴
-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玉米醇溶蛋白动物体内植入后的免疫学分析方法初探
- 2013年
- 目的:为了考察玉米醇溶蛋白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前景,需要检测玉米醇溶蛋白植入后的免疫反应。本实验中我们将玉米醇溶蛋白管植入SD(Sprague Dawley)大鼠皮下,流式细胞仪检测植入后大鼠外周血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含量的变化;对不同部位植入材料的组织学切片方法进行改进,用于后续机体免疫反应分析。方法:雄性SD大鼠八只,随机分成两组:空白对照组、材料植入组。分别于植入后一、二和四周对实验大鼠进行眼眶取血,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含量。皮下或肌袋植入材料四周后,将玉米醇溶蛋白管或三维多孔支架连同周围组织一起取出,用改进的石蜡切片方法制备组织切片,HE染色后观察。结果:玉米醇溶蛋白管植入后一周,蛋白管植入组CD4+(T-test,P<0.01)和CD8+(T-test,P<0.05)T淋巴细胞的含量下降。植入后两周和四周,蛋白管植入组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含量(T-test,P>0.05)均无明显变化。植入后一、二和四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蛋白管植入组CD4+/CD8+的比值(T-Test,P>0.05)均无显著差异。改进后的切片方法可以制备出完整的、并且耐HE(hematoxylin-eosin)和免疫组化染色处理的组织学切片。结论: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出了大鼠皮下植入玉米蛋白管后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的含量变化。并且,克服了切片制备过程中材料的脆性问题和贴片不牢固问题,可以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处理,为进一步深入地分析玉米醇溶蛋白植入机体后的免疫反应打下了基础。
- 徐琴韩亦龙王国武宫泽阳夫王瑾晔
- 关键词:玉米醇溶蛋白植入免疫
- 玉米蛋白3-D多孔支架材料仿生矿化的初步研究
- 2014年
- 为了提高玉米蛋白的骨诱导性和骨结合性,以促进其在骨组织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将玉米蛋白多孔支架材料浸泡于5倍模拟体液(5×SBF)中,尝试在不同的条件下对玉米蛋白多孔支架材料表面进行仿生矿化。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观察仿生矿化后多孔支架材料各个表面的形貌,能谱(EDS)计算出钙磷比(Ca/P)比。在5倍模拟体液中浸泡后,材料各表面均形成了分布和尺寸相对均匀的微米级(2~10 um)颗粒。其钙磷比接近羟基磷灰石,可以认为获得了比较理想的玉米蛋白-羟基磷灰石多孔支架复合材料。
- 黄经春李伟迎徐琴孙立魁王瑾晔
- 关键词:玉米蛋白多孔支架模拟体液仿生矿化钙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