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娟玲

作品数:29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文化
  • 4篇地理
  • 4篇地理教学
  • 4篇生态
  • 4篇农民
  • 4篇理教
  • 4篇教学
  • 3篇文化反哺
  • 3篇民俗
  • 3篇课程
  • 3篇课堂
  • 3篇课堂渗透
  • 3篇后喻文化
  • 3篇高中地理
  • 3篇高中地理教学
  • 3篇反哺
  • 3篇本土生态知识
  • 2篇镇压
  • 2篇砂田
  • 2篇生态脆弱

机构

  • 25篇定西师范高等...
  • 4篇定西市安定区...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作者

  • 28篇曹娟玲
  • 12篇梁发祥
  • 4篇罗荣娥
  • 4篇罗卫国
  • 2篇石小俭
  • 1篇王小鹏
  • 1篇焦金鱼
  • 1篇王晔立
  • 1篇林长伟
  • 1篇王宁
  • 1篇张建强
  • 1篇曹瑞林

传媒

  • 3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甘肃高师学报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现代农业
  • 1篇河南农业
  • 1篇甘肃农业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现代中小学教...
  • 1篇节水灌溉
  • 1篇中国农业教育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温州大学学报...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 1篇北京教育学院...
  • 1篇长江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态脆弱区灾变救治及区域发展中本土生态知识的发掘利用被引量:3
2011年
陇中属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当地居民在干旱缺水条件下摸索出的挖水窖蓄水的方法,是在特殊生态环境下积累的重要本土生态知识。这些本土生态知识对当地灾变救治及区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实中由于存在"共性偏颇"现象,本土生态知识被边缘化,没有发挥其应有效用。因此,在生态脆弱区灾变救治和区域发展过程中应树立本土生态知识与普同性知识并存互补观念,秉持开放与宽容理念,做好本土生态知识的保护、挖掘、利用和传承工作。
梁发祥曹娟玲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本土生态知识水窖干旱半干旱区
农民环境教育初探被引量:4
2006年
文章通过对我国农村环境现状、农民环境意识、农民环境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农民环境教育中面临的门槛因素、渠道因素、时间因素、成本因素、场所因素、认识因素等障碍因素的分析,进而提出了提高农民环境教育重要性认识、编写适合农民阅读的宣传教育材料、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阵地作用、构建一支合理的队伍等对策措施。
曹娟玲
关键词:农民环境教育
基于MODIS数据的甘肃河东地区干旱监测研究
2022年
干旱是重大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采用遥感技术对干旱进行动态的监测,获取干旱发生的时间、范围、程度以及趋势变化,对于抗旱救灾和区域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MODIS遥感数据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陆地表面温度(LST)为基础,构建NDVI-Ts特征空间,利用该特征空间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监测和分析了2016年4~9月甘肃河东地区旱情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对甘肃河东地区进行实时的动态干旱监测是可行的;旱情的空间变化,主要以干旱和重旱为主,由东南部甘南高原、陇南山地,向西北部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区呈现出由轻旱向重旱的过渡性变化明显;旱情的时间变化,4月和8月重旱面积比最大,高达53.8%和41.9%,旱情最为严重。
王晔立曹娟玲张建强王小鹏
关键词:干旱地表温度植被指数
陇中地区传统保墒镇压法“躟谷”及其思考
2014年
谷子在陇中地区具有悠久栽培历史,其生育特性与陇中地区降雨特点相吻合,是谷子在陇中地区很早栽培并能够长期扎根的原因。在谷子的种植实践中,陇中民众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躟谷就是一种古老的镇压保墒措施,目前正面临着失传。由此可以得出谷子种植是陇中地区精耕细作的典范、农业发展需要把传统耕作措施与现代科技成果有机结合起来、需要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曹娟玲石小俭
陇中民俗事象探析
2013年
陇中民俗事象主要有:一是生产民俗"放鹞子",即用鹞子驱赶麻雀,以制止麻雀对秋粮的危害,这是动物食物链中天敌关系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二是禁忌民俗"掏了燕,死一院",阻止小孩掏燕子窝的真正目的是基于崇尚燕子与人亲近的习性以及感恩于燕子捕捉害虫为人类造福的美德而着意保护燕子,是一种包含求善忌恶道德内核的生态禁忌民俗;三是生活民俗"挖水窖",这是陇中人探索出的通过挖水窖储蓄雨季的天然降水以备旱季人畜饮用的方法,是当地民众在与自然斗争实践中创造的"抗风险适应"知识;四是巫医习俗"诧冲气",这是传统巫医习俗在现代医疗保障欠缺环境下的延续。这些民俗事象从不同侧面反映出陇中人淳朴、善良、勤劳、节俭和坚韧的性格。
梁发祥曹娟玲
关键词:民俗事象
陇中砂田的起源及其效益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砂田是一种源于陇中地区的抗旱保墒耕作措施,是当地农民基于生态环境结构性缺陷而创设的补救性适应措施。砂田具有保墒增湿、抑盐压碱、增温防寒、防止土壤侵蚀等生态价值,砂田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曹娟玲
关键词:砂田生态价值
“121”集雨节灌工程和引洮工程:陇中地区水资源的时空调配措施被引量:1
2018年
陇中(甘肃中部)地区降雨稀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干旱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严重的人畜饮水困难,并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解决面临的干旱缺水及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问题,历经陇中地区民众长期探索和政府不懈努力,实施了"121"集雨节灌工程和引洮工程两项水资源时空调配措施.当前最为关键的是将两大措施紧密结合,通过引洮工程彻底解决陇中地区民众的生活饮水问题,继续发挥"121"集雨节灌工程在山区庭院经济中的浇灌功能,最大限度发挥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实现源足流畅效高的目标.
曹娟玲
关键词:水资源引洮工程
安定区利用“反哺”形式开展农民环境教育的条件与措施
2010年
定西市安定区生态脆弱与经济贫困高度耦合,属典型的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调查显示,该区农民的环境意识整体欠佳。由于信息传播渠道匮乏,使得政府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农民环境教育和农民利用大众传媒获取环境知识均受到限制。在当前"后喻文化"和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下,通过在校中小学生利用"反哺"形式开展农民环境教育成为可能。安定区应通过邀请家长与学生一道参与环保专题活动、利用家庭作业形式让学生向家长传播环保知识以及由学生带动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绿色生活"习惯等"小手拉大手"活动,积极开展农民环境教育的尝试。
梁发祥曹娟玲罗荣娥曹瑞林罗卫国
关键词:后喻文化文化反哺
定西市安定区农业用水存在的矛盾及对策被引量:1
2008年
分析了安定区在农业生产用水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水资源严重短缺与农业用水较大浪费并存、农民极度节约生活用水与大量浪费生产用水并存、山区农民积极创造条件开辟水浇地与大量原有水川地失灌弃耕并存、水利工程低于成本供水与农民用水负担过重同时并存等现象。提出了要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培养农民科学的灌溉知识及农业节水意识;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推进节水设施的建设;完善节水灌溉管理政策和机制,为节水措施落实提供软环境;健全农业用水价格形成机制及水费征收方式,发挥水价对节水的调节作用等相应的对策措施。
曹娟玲
关键词:农业用水节水灌溉水价
农民环境意识的偏失及矫正——来自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的调查被引量:6
2010年
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调查显示该区域农民的环境意识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偏失,表现在农民的浅层环境意识和深层环境意识不平衡、不同年龄段农民的环境意识不平衡和农民的环境知识与环保行为脱节等方面。为了提高农民环境意识,为区域环境保护及生态重建提供软件条件,亟需通过如下农民环境教育措施予以矫正:明确政府自身职责,强化对农民环境教育的战略认识;挖掘本土知识,实现环境教育内容的本土化;发挥中小学生的作用,积极推进环境"反哺"教育;注重利益需求,推动农民环境"知识"向环保"行为"有效转变。
梁发祥曹娟玲罗荣娥曹瑞林罗卫国
关键词:农民环境意识偏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