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军 作品数:122 被引量:569 H指数:11 供职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雷帕霉素联合环孢素预防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RPM)口服液联合环孢素(CsA)预防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疗效。方法:首次肾移植患者20例,随机分成RPM试验组和硫唑嘌呤(Aza)对照组,每组各10例,分别接受以CsA和类固醇激素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6mo,比较2组人/肾存活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等指标的差异。结果:17例完成治疗者人/肾均存活;仅Aza组1例发生2次急性排斥反应;2组各发生2例严重不良事件。结论:RPM联合CsA可有效预防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并维持肾功能于良好水平,但是也可能增强CsA的肝毒性。 刘斌 明长生 曾凡军 张伟杰 陈知水 林正斌 刘敦贵关键词:雷帕霉素 硫唑嘌呤 环孢素 肾移植 免疫抑制 排斥反应 移植肝穿刺活检268例次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肝移植术后移植肝多种并发症的临床发生情况、病理学特征和活检诊断作用。方法收集1999年1月至2011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207例受者共268次经皮移植肝穿刺活检组织予以HE、Masson及PAS染色和补体CAd、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丙型肝炎病毒(HCV)、巨细胞病毒(CMV)、细胞角蛋白(CK)19免疫组化染色并予以病理学观察分析。结果268例次移植肝活检中,缺血/再灌注损伤26例次(9.7%)、急性T细胞介导性排斥反应83例次(31.0%)、急性抗体介导性排斥反应12例次(4.5%)、慢性排斥反应31例次(11.6%)、药物性肝损伤70例次(26.1%)、复发性肝病18例次(6.7%)。结论肝移植术后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并可通过活检病理学观察予以明确诊断,肝移植临床中应常规开展移植肝穿刺活检病理学诊断。 郭晖 陈忠华 陈知水 曾凡军 明长生 张伟杰 刘斌 宫念樵 蒋继贫 魏来 杜敦峰 施辉波 陈孝平关键词:肝移植 活组织检查 病理学 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激素撤离对肿瘤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激素撤离对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对54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施行了肝移植,术后根据3个月内是否撤离激素分为激素撤离组(28例)和激素维持组(26例)。比较两组间排斥反应发生率、半年及1年的肿瘤复发率、1年存活率、血他克莫司(FK506)浓度及生化指标的平均值,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间差异。结果激素撤离组和激素维持组排斥反应发生率、半年肿瘤复发率、1年存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激素维持组1年肿瘤复发率明显高于激素撤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两组FK506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及术后半年,两组丙氨酸转氨酶、胆红素总量及肌酐分别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半年,两组胆固醇总量、中餐前血糖水平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3个月内撤离激素是安全的,并不增加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也不需要增加其它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可明显降低肿瘤复发率,提高患者的长期存活率。 陈知水 何凡 曾凡军 明长生 蒋继贫 杜敦峰 刘斌 张伟杰 刘敦贵 陈忠华关键词:肝移植 激素 肝肿瘤 肝移植术后早期黄疸的原因分析及处理体会 2006年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早期黄疸的原因,总结诊断和处理体会。方法 17例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出现黄疸20次,其中3例行背驮式肝移植,14例行经典式肝移植,术后应用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及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术后早期每日复查血液生化,当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正常值时,立即行多普勒超声、血管造影等辅助检查,明确产生黄疸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结果 导致黄疸的原因,5例次为免疫抑制剂中毒,其中2例次停用FK5063~5d,1例次将FK506更换为西罗莫司,2例次减少FK506的用量,黄疸消退;5例次为急性排斥反应,经激素冲击治疗,2~4周黄疸消退;6例次为胆道狭窄、梗阻,其中1例次未进行处理,3d后黄疸逐渐消退,另5例次中,4例次采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置管术(ERCP)及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次日血清胆红素下降,另1例次ERCP效果不佳,2个月后行胆肠吻合术;1例次为肝动脉栓塞,立即手术取栓;1例次为肝右静脉栓塞,用尿激酶溶栓;1例次为静脉营养所致黄疸,肝功能恶化;1例次因供肝有轻微肝硬化,药物中毒后,黄疸逐渐加重,停用免疫抑制剂,行血浆吸附治疗,效果不佳。结论 肝移植术后早期黄疸常见,原因多为免疫抑制剂中毒、急性排斥反应、胆道狭窄及阻塞、肝动脉栓塞等;产生黄疸的原因需根据生化指标、多普勒超声、放射学检查以及肝穿刺活检判断;针对黄疸的产生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周绍棠 曾凡军 陈知水 陈忠华关键词:肝移植 手术期间 黄疸 全内脏转位者供肝移植一例 2011年 全内脏转位是临床上少见的先天性畸形,因胚胎发育过程中内脏旋转发生障碍所致,发生率约0.01%,其内脏的分布与常人相反。以前认为,全内脏转位者不适合接受肝移植,也不适合作为供肝者,但随着肝移植技术的进步,目前全内脏转位者接受肝移植已有不少成功的报道,而其作为供肝者则相当罕见。2006年,我院行1例全内脏转位者供肝移植,取得良好的效果,受者长期存活,现报告如下。 刘斌 曾凡军 朱兰 陈知水 明长生关键词:全内脏转位 供肝移植 胚胎发育过程 先天性畸形 肝移植技术 长期存活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护理体会 某科自1990年8月至2005年4月共为尿毒症患者施行活体亲属供肾移植80例,仅占同期全部肾移植的3%,其人/肾1年存活达96.6%,比同期尸体肾移植的92%高出许多。该院作为国内开展活体亲属肾移植最早、且实施例数最多的... 易敏莉 艾萍 黄建敏 杨敏 曾凡军关键词:肾移植 尿毒症 活体移植 护理管理 文献传递 自体肾移植术治疗长段输尿管缺损10例报告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总结采用自体肾移植术治疗长段输尿管缺损的临床疗效和体会。方法对10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在经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时出现长段输尿管黏膜袖套状剥脱或全层撕脱,内镜下放置双 J 管失败,无法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或再植,于损伤发生2 h 至9 d 后行自体肾移植术。结果1例术前肾功能严重减退患者术后7 d 出现移植肾栓塞,其余9例随访5~75个月,移植肾血流灌注良好,肾功能维持正常水平;1例术后4个月出现膀胱吻合口狭窄致自体移植肾中度积水,给予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尿路感染1例,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未见复发。结论针对医源性长段输尿管撕脱伤患者,及时施行自体肾移植可以有效恢复尿路完整性并保持肾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刘斌 卢峡 施辉波 蒋继贫 曾凡军关键词:自体肾移植 输尿管 长段缺损 胰肾联合移植中胃十二指肠动脉的重建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总结胰肾联合移植中胃十二指肠动脉重建的经验,分析胃十二指肠动脉重建对术后外科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00年1月至2013年8月施行68例胰腺移植,其中65例胰肾同期移植及3例肾移植后胰腺移植。60例采用联合切取法获取供者肝胰肾,肝总动脉末端和胃十二指肠动脉起始段分配给肝脏,胰腺移植前常规重建胃十二指肠动脉;8例联合切取胰肾,保留胃十二指肠动脉。结果8例胃十二指肠动脉完好,无需重建。1例因动脉吻合张力过大未行胃十二指肠动脉重建。59例重建胃十二指肠动脉,2例重建失败。65例恢复胃十二指肠动脉血液供应。术后15例(22.1%)发生19‘次外科并发症,再次手术的原因为出血(8.8%)、移植胰血栓形成(2.9%)、移植胰坏死性胰腺炎(1.5%)、感染(10.3%)。5例因外科并发症切除移植胰,原因为移植胰血栓形成(2例)、十二指肠吻合口出血(2例)及坏死性胰腺炎(1例)。63例停用胰岛素,65例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胃十二指肠动脉重建可保证移植胰腺和十二指肠节段的良好血液供应,可能有助于降低胰腺移植后外科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失败率。 罗鲜樟 王心强 陈艳 宫念樵 朱兰 曾凡军 张伟杰 陈知水 明长生关键词:胰腺移植 胃十二指肠动脉 血管重建 外科并发症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护理 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总结80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80例活体亲属肾移植供受者的护理,观察供受者的心理活动和治疗特征,针对性的制定护理方案、提高供受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80例供肾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至今全部存活。肾功能正常,均恢复日常工作。1例受者术后14个月因感染并肝功能衰竭死亡;另1例术后12天因肺内出血致呼吸道梗阻死亡。人/肾1年存活率为96.6%。结论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效果明显优于同期尸体供肾移植,但目前我国施行数量太少,尚需要大力推广。 易敏莉 黄建敏 艾萍 杨敏 曾凡军关键词:活体亲属 肾移植 护理 肾移植患者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研究肾移植患者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测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具有完整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资料的尸体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心功能分级、是否再次移植、透析时间长短、HLA配型情况、供肾热缺血时间、供肾冷缺血时间以及血管开放后泌尿时间进行严格的记录和评估。用一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初步找出与DGF发生相关的因素,再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找出导致DGF发生的各项高危险因素,建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本组患者DGF发生率为16.51%。由一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发现在α=0.05的水准上,DGF与心功能分级、透析时间、HLA-Ⅰ类错配、HLA总错配及移植肾冷缺血时间有关,但与是否再次移植、性别、年龄、血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肾脏热缺血时间、血管开放后泌尿时间等均无明显的相关性。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发现患者心功能分级、HLA-Ⅰ类抗原错配和移植肾冷缺血时间是影响DGF的重要因素。结论DGF的发生不是移植肾冷保存时间过长或其它任何单一因素导致的,而是由供肾质量、免疫学因素和受者功能状况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应用DGF的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可以计算出患者发生DGF的概率,从而进行必要的临床干预,预防DGF的发生。 陈杰 曾凡军 金昊 明长生 陈知水 张伟杰 林正斌 刘敦贵 陈忠华关键词:肾移植 LOGISTIC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