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朱晓青

朱晓青

作品数:39 被引量:330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视网膜
  • 14篇网膜
  • 14篇超声
  • 7篇生物显微镜
  • 7篇内障
  • 7篇显微镜
  • 7篇白内障
  • 7篇病变
  • 7篇超声乳化
  • 7篇超声生物
  • 7篇超声生物显微...
  • 6篇眼底
  • 5篇血管
  • 5篇血管造影
  • 5篇眼前节
  • 5篇荧光
  • 5篇造影
  • 5篇视网膜病
  • 5篇视网膜病变
  • 5篇手术

机构

  • 3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悉尼大学
  • 1篇北京博爱医院
  • 1篇廊坊市人民医...

作者

  • 38篇朱晓青
  • 17篇魏文斌
  • 13篇田蓓
  • 10篇杨文利
  • 6篇王兰
  • 5篇宋旭东
  • 5篇翁乃清
  • 4篇施玉英
  • 4篇李志辉
  • 3篇汪东生
  • 3篇王光璐
  • 3篇胡士敏
  • 3篇刘磊
  • 2篇刘月明
  • 2篇李辽青
  • 2篇陈惠茹
  • 2篇史雪辉
  • 2篇丁宁
  • 2篇李根林
  • 2篇王景昭

传媒

  • 10篇眼科
  • 6篇中华眼科杂志
  • 3篇眼科新进展
  • 3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国外医学(眼...
  • 2篇中华眼科医学...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眼科研究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6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视网膜色素变性393例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视网膜色素变性(RP)患者的临床表型特点。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7年1月至2014年5月就诊于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的RP患者393例。方法回顾并总结该393例RP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特点及临床表现特点。主要指标RP的发病年龄、眼前后段常见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结果RP患者多为双眼发病(98.0%),无明显性别偏向(男:女:1:0.98)。视力下降(78.4%)和夜盲(86.5%)是常见且典型的主诉。大多患者为近视(52.2%),最佳矫正视力多处于0.1~0.6之间(55.5%)。后囊下型并发性白内障(16.5%)是RP常见的眼前段并发症,眼底主要表现为视盘颜色偏淡(40.9%)、动静脉变细(分别为57.1%和56.9%)及色素沉着,以骨细胞样色素(63.6%)为主且大多弥漫分布(64.5%),部分患者同时合并脉络膜萎缩(32.9%)和黄斑前膜(30.3%)。典型性RP(58.9%)是该病的主要类型,其次为无色素性RP(12.6%)。结论RP的临床表型多样,除典型的视神经蜡样萎缩、血管变细和骨细胞样色素沉着三联征外,尚有多种眼前段及后段的变异表现和并发症。
田蓓朱晓青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变性
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的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是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概念、分类、流行病学、病理和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检查方法、鉴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对这一疾病给予全面系统的描述。对先天性青光眼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意义。
朱晓青
关键词:青光眼
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及诊断眼部睫状体脱离被引量:72
1999年
目的探讨眼部睫状体脱离的形态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对173例睫状体脱离的患眼与健眼的形态进行观察,并对其测量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睫状体脱离眼均为360°全周脱离,而非某一象限的脱离。UBM探查睫状体脱离的特征性表现:巩膜与睫状体间存在无回声区,睫状突位置前移、前旋,睫状体平坦部向玻璃体中轴部位移动,部分患者可见睫状体平坦部呈层间分离。部分患者可显示虹膜、睫状体与巩膜附着点完全脱离,形成睫状体离断,离断的范围可为眼球的某一象限而非眼球全周,致使前房与睫状体上腔之间形成完全沟通的瘘口。脱离眼的前房深度(2115±589)μm较未脱离眼的前房深度(2736±441)μm浅(t=4.49,P<0.001),前房变浅的原因是睫状突前移、前旋导致虹膜根部膨隆。结论应用UBM检查可以明确地诊断睫状体脱离,且不受屈光间质条件的限制,将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杨文利刘磊朱晓青李志辉王兰郑邦和
关键词:超声生物显微镜睫状体脱离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青光眼疾病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1997年
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技术产生类似低倍显微镜检查效果研究眼前节断面图象的一种影像学仪器,本文通过UBM对瞳孔阻滞性青光眼、虹膜高褶型青光眼、睫状体脉络膜上腔积液、恶性青光眼、色素播散综合征以及抗青光眼术后的眼前节结构变化观察,从而阐述了UBM在眼前节疾病,尤其是青光眼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评价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使用性。
朱晓青
关键词:青光眼超声生物显微镜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小瞳孔的处理被引量:5
1999年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处理小瞳孔的方式。采用粘弹剂或非切开方式的瞳孔成形术扩大瞳孔。20例小瞳孔术中均得到扩大,且成功地行前囊连续环形撕囊和超声乳化手术。采用粘弹剂或非切开方式的瞳孔成形术扩大瞳孔,是有效的和经济的手术方法,几乎适用于所有的小瞳孔白内障手术。
朱晓青宋旭东施玉英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小瞳孔
Marfan综合征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探讨
2002年
Marfan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也可能为结缔组织异常,5%~11%发生视网膜脱离.晶状体脱位时视网膜脱离发生率8%~38%.其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选择及成功率文献报道差异较大(75%~100%).现将我院经手术治疗的Marfan综合征合并视网膜脱离29例35眼报道如下.
魏文斌朱晓青翁乃清陈慧茹王景昭徐日理程景宁
关键词:术式MARFAN综合征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
劈核技术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
宋旭东施玉英朱晓青
自Kelman1967年首次报道用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白内障以来,随着显微手术技术和超乳设备、器械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近几年已多采用小切口超声乳化后植入人工晶体治疗白内障的新技术。因其具有组织损伤小、切口愈合快、术后散光减少及...
关键词:
关键词: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劈核技术
Stargardts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分析Stargardts病(STGD)患者视网膜和脉络膜在荧光素造影检查中可能出现的异常变化。方法对65例(130眼)STGD患者行常规眼科检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结果FFA检查:所有病例黄斑部呈现斑点状透见荧光,部分带有斑点状遮蔽荧光。44眼呈现典型的"牛眼征",4眼黄斑萎缩区显露脉络膜的粗大血管,56眼黄斑区以外散在点状透见荧光,116眼呈暗脉络膜征,22眼视盘高荧光,6眼视盘分支静脉充盈迟缓,1眼可见小血管着染伴渗漏。结论根据STGD患者出现的FFA异常变化,可以初步了解其所处的病变程度,提示FFA是一种诊断STGD病的有效手段。
田洁朱晓青孟淑敏李根林
关键词: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离心式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长期预后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比较离心式全视网膜光凝(CPRP)与分次模式完成全视网膜光凝(MSPRP)治疗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长期预后情况。方法采用病例系列研究,选择2013年8月~2014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治疗的NPDR患者114例(114只眼),随机分为CPRP组(58例58只眼)和MSPRP组(56例56只眼),随访18个月。观察两组视力预后、激光能量密度、视网膜微动脉瘤消退、硬性渗出和棉絮斑消失、视网膜微血管异常、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等情况。结果随访观察显示,CPRP组有效控制43只眼,稳定14只眼;MSPRP组有效控制41只眼,稳定14只眼;两组各有1例新增的NP区和视网膜血管微动脉瘤,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2%及98.2%。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黄斑水肿或加重,未出现新生血管及无明显无灌注区存在。两组患眼治疗前CMT组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18个月,两组CM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离心式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良好。
田蓓张茉莉朱晓青魏文斌
关键词:全视网膜光凝糖尿病
青光眼与白内障的联合手术被引量:1
2001年
朱晓青魏文斌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眼外科手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