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梓建

作品数:10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眩晕
  • 8篇阵发
  • 8篇阵发性
  • 8篇位置性
  • 8篇位置性眩晕
  • 8篇良性阵发性位...
  • 4篇半规管
  • 3篇眼震
  • 3篇中西医
  • 3篇中西医结合
  • 3篇中西医结合治...
  • 3篇西医结合治疗
  • 3篇老年
  • 2篇手法
  • 2篇手法复位
  • 2篇后半规管
  • 2篇后半规管良性...
  • 2篇耳石
  • 2篇复位
  • 1篇咽肿瘤

机构

  • 9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济南铁路中心...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0篇朱梓建
  • 5篇刘强
  • 3篇徐豪杰
  • 2篇魏丽萍
  • 2篇许朝霞
  • 2篇刘强
  • 2篇罗霓
  • 1篇刘洪英
  • 1篇张春丽
  • 1篇张春丽
  • 1篇王娟
  • 1篇魏丽萍
  • 1篇范华
  • 1篇许朝霞
  • 1篇刘洪英
  • 1篇蔡晓岚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山东大学基础...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山东大学耳鼻...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07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侧半规管复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侧半规管复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随机将56例外侧半规管复发性BPP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及一般内科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治疗1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复位后残留症状发生率及眩晕残障程度评分(DHI)进行比较,并在6个月内随访患者再次复发情况。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1月后治疗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82.14%,残留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7.86%和39.26%。有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7),残留症状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治疗组DHI(14.48±6.89)、对照组DHI(21.75±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再次复发率为10.71%,对照组再次复发率为28.57%,再次复发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应用手法复位结合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外侧半规管复发性BPP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以降低患者手法复位后的再次复发率,减少残留症状发生率及减轻眩晕残障严重程度。
朱梓建刘强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发率中西医结合治疗
眼震方向可转换型外侧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眼震方向可转换型外侧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LSC-BPPV)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诊治的35例眼震方向可转换型LSC-BPPV患者(可转换型组)的临床资料并观察手法复位的疗效,与同期治疗的38例眼震方向不变型LSC-BPPV患者(不变型组)进行对比,并追踪随访6个月。患者根据眼震方向及持续时间分别采用Barbecue翻滚法、Gufoni法或强迫持续卧位法复位治疗。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5例眼震方向可转换型患者中可自动转换型7例,主动可转换型28例,眼震由离地型转为向地型31例,眼震由向地型转为离地型2例,眼震方向反复多次转换型2例,眼震持续时间>1 min者6例、<1 min者29例。38例眼震方向不变型均为向地型,眼震持续时间全部<1 min。可转换型组首次复位有效率为62.86%(22/35),不变型组为86.84%(33/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2,P=0.018)。多次复位后有效率分别为91.43%(32/35)和97.37%(37/3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1,P=0.265)。可转换型组、不变型组复位成功时所需平均循环次数分别为(2.81±1.21)、(1.56±0.69)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3,P<0.001)。随访6个月后可转换型组与不变型组复发率分别为17.14%和23.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8,P=0.490)。结论准确判断受累半规管侧别及耳石类型是诊治眼震方向可转换型LSCBPPV患者的关键,手法复位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首次复位有效率较眼震方向不变患者低,且复位成功需较多循环次数。
朱梓建刘强
关键词:眩晕眼震耳石手法复位
老年继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 探讨老年继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法复位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32例老年继发性BPPV患者(继发组,其中男13例,女19例,年龄60-89岁)的临床表现和手法复位疗效,与同期治疗的121例老年原发性BPPV患者(原发组,其中男39例,女82例,年龄60-86岁)进行对比,并追踪随访12个月.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继发组占同期全部老年BPPV患者的20.92%(32/153).继发组与原发组性别构成比及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χ2=0.79,P〉0.05;年龄:t=0.37,P〉0.05).继发组中2个或2个以上半规管受累率为21.88%(7/32),高于原发组的6.61%(8/12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P〈0.05).继发组中有5例为双侧半规管发病,发生率为15.63%(5/32);原发组中有4例双侧发病,发生率为3.31%(4/12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P〉0.05).继发组中首次复位有效率为57.50%(23/40),原发组为82.31%(107/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6,P〈0.05).继发组中多次复位有效率为87.50%(35/40),原发组为91.54%(119/13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P〉0.05).继发组首次复位成功时所需平均循环次数为(3.9±1.3)次,而原发组为(2.1±1.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P〈0.05).随访12个月后继发组的复发率为37.50%(15/40),原发组为16.15%(21/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5,P〈0.05).结论 老年继发性BPPV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常继发于突发性聋及头部外伤;双侧及多个半规管受累率较高;首次复位有效率较低,所需循环次数较多,多次复位后有效率与原发组无明显差异但复发率较高.
朱梓建魏丽萍许朝霞徐豪杰刘强罗霓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老年人
改良Epley法治疗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2016年
目的评价改良Epley法治疗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S-BPPV)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05例S-BPPV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55)给予改良Epley法并同时给予常规抗眩晕药物治疗,对照组(n=50)只给予常规抗眩晕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的有效率及平均起效时间。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1周和3个月后的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1周内的平均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Epley法联合抗眩晕药物治疗S-BPPV患者更有效且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朱梓建
关键词:疗效
非典型眼震表现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西医结合治疗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型眼震表现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36例非典型眼震表现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及一般内科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治疗2周后,分别对2组患者的疗效、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进行比较,并在3个月内随访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45%和6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眩晕残障程度DHI评分(11.25±2.88),对照组眩晕残障程度DHI评分(19.72±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为16.67%,对照组复发率为3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手法复位结合中医辨证疗法治疗非典型眼震表现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眩晕残障严重程度并减少手法复位后的复发率。
朱梓建徐豪杰刘强
关键词:眩晕眼震中西医结合治疗
16例非典型眼震表现的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非典型眼震表现的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SC-BPPV)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非典型眼震表现的PSC-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手法复位的疗效,与同期治疗的28例伴有典型眼震表现的PSC-BPPV患者进行对比,并追踪随访3个月。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6例非典型眼震表现的PSC-BPPV患者中左侧后半规管5例(31.25%),右侧后半规管11例(68.75%)。其中5例为激发位出现扭转成分指向患侧的垂直上跳性眼震,坐位时转为无明显垂直下跳扭转方向指向健侧的眼震,4例为激发位出现扭转成分指向患侧的垂直上跳性眼震,坐位时转为垂直下跳方向但无明显扭转成分的眼震,1例激发位出现无扭转成分的垂直上跳性眼震,回复至坐位时转为无扭转成分的垂直下跳性眼震,2例激发位及回复坐位时均未观察到明显眼震,行水平滚转试验时出现带扭转成分指向患侧的垂直上跳性眼震,4例激发位出现扭转成分指向健侧的垂直下跳性眼震,回复至坐位时出现眼震方向逆转。眼震持续时间>1min者1例、<1min者15例。28例伴有典型眼震的患者在激发位均出现扭转成分指向患侧的垂直上跳性眼震,回复至坐位时观察到方向逆转的眼震,持续时间全部<1min。2组患者均无双侧同时受累情况。所有患者根据眼震方向及持续时间分别采用改良Epley法、Semont解脱法复位治疗。眼震表现不典型组治疗后首日评估复位有效率为62.50%(10/16),眼震表现典型组为92.86%(2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4,P=0.015)。多次复位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15/16)和100.00%(28/2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80,P=0.095)。不典型组首次复位成功时所需平均循环次数为(2.76±1.13)次,而典型组为(1.68±0.6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3,P=0.000)。随访3个月后眼震不典型组与典型组复发率分别为18.
朱梓建刘强
关键词:眩晕半规管眼震手法复位
保留喉功能下咽癌切除与修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对1990~2002年44例行保留喉功能切除术的下咽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4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4%(20/44),32例恢复了喉全功能(72.7%,32/44),出院时42例经口进食,吞咽成功率95.4%(42/44);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8.2%(30/44)和45.4%(20/44)。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对T1~T2期及精心选择的T3下咽癌病例采用有效的术式,达到保留喉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可行的。
张春丽刘洪英许朝霞魏丽萍朱梓建罗霓
关键词:喉切除术喉功能生存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外侧半规管合并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外侧合并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随机将42例老年性外侧合并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及一般内科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治疗2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复位后残留症状发生率及眩晕残障程度评分(DHI)进行比较,并在3个月内随访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48%和80.95%,残留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4.29%和42.8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残留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DHI(13.25±3.68)与对照组DHI(20.52±5.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为19.05%,对照组复发率为38.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手法复位结合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老年外侧合并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以降低患者手法复位后的复发率,减少残留症状发生率及减轻眩晕残障严重程度。
朱梓建刘强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半规管老年中西医结合治疗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手术治疗的麻醉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 ,OSAS)患者手术治疗的麻醉处理。方法 :72例OSAS患者手术前先正压通气治疗 (continuepositiveairwaypressure ,CPAP)和评价上气道 ,5 5例患者经鼻或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在手术完毕患者完全清醒后拔除插管。结果 :72例患者中 ,轻度 16例、中度 2 4例、重度 32例。合并有晨起高血压 2 8例 ,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心肌缺血的表现 ;红细胞增多症 12例 ;腭咽平面Ⅰ级 9例、Ⅱ级 2 4例、Ⅲ级的 2 7例、Ⅳ级 12例。术前 3~ 5d行自动调压正压通气治疗(Auto -CPAP) ,经口气管内插管 4 8例 ,经鼻气管内插管 6例 ,均无术中插管困难和术后高血压危象 ,呼吸道梗阻发生。结论 :充分认识OSAHS患者全身麻醉的手术风险 ,术前CPAP治疗和上气道评估 ,术中正确处理、严格掌握气管内插管、术后拔管的时机 ,是保证OSAHS患者手术成功。
刘洪英蔡晓岚王娟魏丽萍张春丽许朝霞朱梓建范华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气道麻醉外科
多管受累的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累及多个半规管的老年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特点和手法复位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诊治的48例多管受累的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手法复位的疗效。结果多管受累的老年性BPPV患者占同期全部老年BPPV患者的21.7%(48/221)。Dix-Hallpike和(或)Roll试验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头位可诱发出相同或不同的眼震。对称性双侧半规管同时受累的BPPV患者17例(35.42%),其中16例患者双侧后半规管同时受累,1例患者双侧前半规管同时受累,3例(6.25%)患者诊断为后半规管并同侧前半规管BPPV,25例(52.08%)患者诊断为后半规管并同侧或对侧水平半规管BPPV,1例(2.08%)患者诊断为一侧前半规管合并同侧水平半规管BPPV,2例(4.17%)患者诊断为多个半规管同时受累。根据患者眼震持续时间其中43例(89.58%)诊断为管结石症,5例(10.42%)诊断为嵴顶结石症。全部患者根据受累半规管及耳石类型采用相应手法复位治疗,首次手法复位后有效率为68.75%,多次复位后总有效率为87.50%。结论多管受累的老年BPPV患者临床中比较常见,尤其以后半规管合并水平半规管的管结石症较为多见,手法复位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准确判断受累半规管及耳石类型是复位成功的关键。
朱梓建徐豪杰刘强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老年患者耳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