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斐

作品数:21 被引量:103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经济管理
  • 16篇社会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社会
  • 3篇图式
  • 3篇权力
  • 3篇文化图式
  • 3篇乡村
  • 3篇光棍
  • 2篇政治
  • 2篇文化
  • 2篇流动性
  • 2篇庙会
  • 2篇讲理
  • 2篇本体论
  • 2篇春秋
  • 2篇春秋时期
  • 1篇大院
  • 1篇地方精英
  • 1篇地方政治
  • 1篇东线
  • 1篇动听
  • 1篇性学

机构

  • 16篇南京理工大学
  • 5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1篇李晓斐

传媒

  • 2篇北京社会科学
  • 2篇思想战线
  • 2篇广西民族大学...
  • 2篇学术评论
  • 1篇开放时代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理论月刊
  • 1篇西北民族研究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原生态民族文...
  • 1篇青海民族大学...
  • 1篇中国研究
  • 1篇信访与治理研...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乡村善治的文化逻辑——以河南省S乡地方秩序变迁为例
2023年
立足乡村社会内部,通过对具体村庄地方政治变迁及其文化机制的考察,对本土性乡村善治的形成提供文化解释。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S乡的河村与沟村特定的经济形态与村民行为相互交织,形成了地方政治逐步走向良好秩序的变迁过程。两个村庄地方政治变迁背后,隐藏的是两种不同的情感意义模式,即“弱者的尊严感”与“光棍—眼子”人观。在这两种文化机制下,河村与沟村地方政治的参与动机之中的积极能动性,也经历了从内卷到再生的过程,成为理解走向乡村善治之路的关键。由此,遵循以村民为主体的内在意义世界,以此为基础促成当地村民与包括基层政府在内的国家权力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实现乡村善治的要义所在。
李晓斐
关键词:乡村善治
庙会、公共性与乡村发展的文化意涵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以一个持续不断的乡村庙会实践为例,探讨公共活动对于乡村发展的意义所在。文章首先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路村庙会的内容、地点、组织及其变迁的具体过程;其次从社区内部核心观念的角度讨论了路村庙会实践背后的文化意涵;最后分析了公共活动之于乡村社区发展的文化意义,指出村庄公共活动,特别是公共活动背后核心观念的重建,对于转型期乡村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李晓斐
关键词:公共生活乡村发展
田野中的乡村与乡村田野工作的新挑战
2018年
从中国乡村的基本单位、乡村的开放度、乡村内部整合度三个方面入手,揭示中国乡村研究不断深化的进程;与此同时,以社区为中心的传统的乡村田野工作从确立之后日益发展壮大,成为影响深远的主要方法范式。然而,当下中国乡村流动性与离散的时代特征,给传统田野工作带来了全新挑战;有鉴于此,以向外流动的多点、向内收缩的多点、水平的多点、垂直的多点为内容的四维一体的乡村多点田野工作,或可成为富有成效的应对方法与路径。
李晓斐
关键词:共同体流动性
分离与回归:中国乡村百年实践中的现代性与反思被引量:4
2016年
清末以来,随着现代性的不断深入,中国乡村首次出现真正意义的分离与断裂,乡村被建构为落后的他者被加以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乡村在革命话语与阶级斗争意识形态下,以一种"另类"方式被重新整合进国家的革命与建设中;改革开放开启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现代性实践重新占据主导地位,却不期然地造成广大乡村的再次分离,"三农"问题随之凸显;21世纪以来,新农村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实现乡村发展的重要路径。然而将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二元对立的思维仍然存在。由此,跳出二元对立陷阱,进行以乡村本土为根基的现代化实践,对于当今乡村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李晓斐
传统的流动与流动的传统性——以豫西南W乡为例
2020年
以河南省W乡的回民葬礼为例,在再现回民葬礼具体场景基础上,分别讨论了"传统"在当地葬礼中所呈现出的3种不同的表述与实践方式:对传统的本真性理解与想象、对葬礼回汉糅合新传统的合理化解释,以及普通村民日常生活意义上对传统背后民间逻辑的朴素表达。传统在日常实践中的复杂性与丰富性,说明了传统不仅仅是现代性背景下的瓦解或重构,传统概念本身更成了一种流动性的修辞,其在野的状态与多样化操演赋予普通民众日常实践以意义。因此,从"传统的流动"到"流动的传统性",应是把握传统概念的一个可能方向。
李晓斐
关键词:流动性
乡土社会“中心个人”的文化生产与当代转型——以河南省路村调查为例被引量:5
2016年
从差序格局入手,讨论并澄清"中心个人"的概念与内涵;以河南省路村的田野调查资料为例,阐释了成功"中心个人"所需具备的文化特质:会做人、公平公正、为集体利益考虑。这三个特质形成递进结构,一起建构了"中心个人"的文化生产。在后集体时代的当下,文化生产的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公平公正与为集体利益考虑日益为个人利益合理化所替代,"中心个人"呈现出痞子型人物的趋势;借助克里斯玛权威概念,分析了"中心个人"具有的草根权威特征,进而深化对乡土社会地方政治的理解。
李晓斐
关键词:文化生产
传记社会学的可能与可为——评鲍磊《传记社会学:理论议题》
2024年
在当今中国,伴随着知识的传播与普及,社会各界对社会学这一学科已不再陌生,越来越多的社会学专业性词汇,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的常用词汇。由于学科蕴育环境的变化,社会学在持续的分化与再组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分支学科,在学科疆界的不断扩张中,与其他学科交流互动,新的交叉性学科纷纷涌现,如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文化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老年社会学、医疗社会学以及时下热议的计算社会学、人工智能社会学等。
李晓斐
关键词:老年社会学交叉性学科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
当代乡贤:地方精英抑或民间权威被引量:45
2016年
分别梳理了地方精英与民间权威的概念与脉络,指出地方精英更强调客观支配、民间权威更侧重于本土文化建构的特征。当代乡贤的核心特质,即介于自身的客观支配力与当地人们的主观认定之间,认为乡贤具有由当地特定文化观念体系塑造与建构的特质。从乡村治理的意义上,讨论了乡贤文化与乡贤培育的真正意义,乡贤文化不仅仅是指乡贤本人的嘉言善行,更指的是能够建构或生长出乡贤的本土文化体系。培育乡贤更意味着对乡村社会本土文化观念的尊重、培育与引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乡贤得以生长的文化土壤。
李晓斐
关键词:地方精英主观认定
社会被引量:1
2021年
社会的含义经历了从同伴交往到独立实体性领域的抽象化和实体化的过程,经过涂尔干等经典理论家阐述后,实体化社会概念进入社会科学领域。从莫斯、拉德克利夫-布朗、埃文斯-普理查德到维克多·特纳,虽然其研究侧重点不同,但均可觉察其中的实在总体社会观脉络。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实体社会观念在反思二元对立过程中被消解,日益被强调权力关系与动态过程的多重网络所取代。21世纪以来人类学的本体论转向从本体层面进一步突破社会的概念范畴,将社会视为人类与非人类的各种异质性要素相互联结与重组的过程。社会概念在中国知识界也经历了从结社交往到实在总体的变化,在本体论转向等思潮影响下,当代中国学者日益强调本土传统思想文化对拓展社会概念的价值与智慧。
李晓斐
关键词:社会本体论
当代乡贤:理论、实践与培育被引量:36
2018年
当代乡贤的概念在理论上与传统士绅、地方精英、民间权威既一脉相承又有很大区别,当代乡贤的本质特征包含自身客观影响力、民众主观认定、特定文化土壤与本土地域边界,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在当代乡贤的实践层面,当下乡贤培育实践主要有三大误区,忽视社会结构的变迁、忽视主观认定的维度、官方文化与民间本土文化的二元割裂;基于此,对上下贯通的自生性社会结构的塑造、对村民客观行动能力的扶植、以及对本土文化观念体系的挖掘与引领,应该成为当代乡贤培育的应有策略。
李晓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