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青
- 作品数:8 被引量:72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教育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某医科大学学生甲型H1N1流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学生关于甲型H1N1流感(甲流)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某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以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对甲流知识的知晓程度较低,平均得分7.64分(总分12分);医学专业学生甲流知晓率高于非医学专业,女生高于男生;学生获取甲流知识主要途径是网络,占84.2%,其次是电视广播,占49.1%,课堂获知的仅占15.2%。结论:医学生对甲流知识的知晓情况较差,学校应加强以课堂为主渠道,通过上好健康教育课或者知识讲座切实做好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
- 李美青叶菊风张琼花
-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医学生知识
- 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检测腹泻患者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建立快速的检测方法对腹泻患者中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快速检测。方法利用析因设计试验方法建立并优化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并与普通PCR法对临床腹泻标本进行检测比较。结果析因设计试验确定LAMP最佳反应体系:Mg2+为2.0 mmol,内引物FIP/BIP为1.6μmol,dNTPs为1.6 mmol,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63℃。对12种细菌进行LAMP扩增,仅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获得阳性扩增结果,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基因组DNA和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38.05 fg和15 CFU/ml。对腹泻样本进行直接检测,检测限为150 CFU/g。539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LAMP成功检出13例样本中含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普通PCR检出11例,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9.62%。结论本方法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操作简单、快速、检测成本低,适合基层单位及现场应用。
- 罗敏红胡婷婷冀新凤李美青黄燕惠陈慧芳姚月娴陈清俞守义
- 关键词: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析因设计腹泻
- 伊蚊诱捕器监测法在社区蚊媒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伊蚊诱捕器监测指标与传统蚊媒监测指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气候因素对伊蚊密度的影响。方法利用伊蚊诱捕器在广州市海珠区某社区对蚊媒密度进行为期11个月的常规监测。对伊蚊诱捕器监测指标与传统指标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并对气候因素(温度、湿度)与伊蚊密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伊蚊诱捕器监测指标诱蚊指数、诱卵指数、诱蚊诱卵指数与传统指标(布雷图指数)之间具有相关性(r=0.758,P=0.007;r=0.667,P=0.025;r=0.758,P=0.007),并得回归方程Y=1.045+0.677a-0.590b(Y:布雷图指数,a:诱蚊指数,b:诱卵指数);对气候因素与伊蚊密度进行回归分析,得到:Y=-18.358+1.297a(Y:白纹伊蚊总数,a:温度);Y=-702.837+47.035a(Y:蚊卵总数,a:温度)。结论伊蚊诱捕器监测指标与传统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伊蚊诱捕器监测法的可信性较强,同时,气候因素是影响伊蚊密度的重要因素。
- 李美青刘彬罗雷吴辉绪刘颖邓旭林程燎原胡贵方陈清俞守义
- 关键词:登革热蚊媒布雷图指数
- 广州市中心城区2008-2011年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心城区近4年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市某中心城区2008—2011年STDs年报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趋势及描述性分析。结果近4年来,广州市中心城区STDs报告病例数为4146例,年均发病率为146.71/10万。除尖锐湿疣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外,其余STDs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病种构成,以梅毒比例最高(35.21%),其次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26.97%),尖锐湿疣居第3位(15.97%)。4年内STDs男女性别比为0.98:1,总体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以20~29岁为发病高峰(34.88%);家务及待业、商业服务、离退人员和工人等职业为主要发病人群,占总发病人数的50.48%;发病人群集中在该中心城区与广州市其他县区,占总发病人数的95.59%。结论尖锐湿疣、梅毒是今后STDs的防治工作重点,加强健康宣教,增强全民STDs的防范意识,规范疫情的监测、报告及管理,加强普通人群的监测,做好高危人群的干预工作。
- 黄燕惠余昌泽李美青罗敏红陈清王家骥周志衡俞守义
-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发病率
- 2010-2011年广州市某社区流动人口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20
- 2013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社区流动人口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2010年5月~2011年12月在广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站收集年龄在5岁以内腹泻患儿粪便标本312份,并收集患儿临床资料。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A群轮状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检测粪便标本。结果 312份标本中检出单一病毒感染181例,占58.01%(181/312),轮状病毒(rotavirus,RV)、诺如病毒(norovirus,NV)、腺病毒(adenovirus,Ad)和星状病毒(astrovirus,AstV)检出率分别为44.55%(139/312)、12.50%(39/312)、8.01%(25/312)和6.41%(20/312),混合感染占13.14%(41/312),患儿主要以2岁内为主。调查期间4种病毒阳性标本检出高峰总体分别为10月、8月、5月和11月。结论广州流动人口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多样,以轮状病毒为主,且不同病毒流行高峰有一定差异。
- 胡婷婷冀新凤陈慧芳姚月娴罗敏红李美青黄燕惠罗灿陈清俞守义
- 关键词:轮状病毒腺病毒科腹泻
- 广州市城乡不同季节白纹伊蚊密度、带病毒情况及抗药性监测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监测广州市城市、农村不同季节白纹伊蚊密度、携带登革热病毒及抗敌敌畏情况,为防控登革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伊蚊诱捕器法监测广州市城市(白云区)、农村(从化市某村)不同季节白纹伊蚊密度;用RTPCR法检测自然种群携带登革热病毒情况;用幼虫浸渍法检测白纹伊蚊抗敌敌畏情况。结果城市、农村4个季节之间的阳性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白纹伊蚊的密度高峰均为夏季〔城市、农村,诱蚊诱卵指数(MOI)=40.54、38.14;诱蚊指数(MI)=35.14、37.63;诱卵指数(OI)=36.49、29.90〕,冬季最低,但城市、农村冬季MOI、MI均>0;从捕获的白纹伊蚊体内均未检出登革热病毒;城市白纹伊蚊抗敌敌畏指数,春秋季呈低抗性(指数>2),夏季呈敏感性(<2);农村春秋季高于夏季,但均呈敏感性(<2)。结论广州市城乡白纹伊蚊全年均可监测到,高峰为夏季,未检测到白纹伊蚊体内登革热病毒,敌敌畏对蚊幼虫具有较好的杀灭作用,但应合理选择杀灭时间。
- 李美青刘永权黄燕惠陈惠芳姚月娴刘彬陈清俞守义
- 关键词:登革热白纹伊蚊抗药性
- 广州流动儿童病毒性腹泻监测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了解广州流动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广州市白云区某社区卫生服务站241例流动儿童腹泻患者的人口资料学以及粪便标本,利用酶联免疫技术(ELISA)检测轮状病毒(RV),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标本中诺如病毒(NVs)、星状病毒(AstV),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腺病毒(AdV)。结果 241例患者粪便标本中RV、NVs、AdV、AstV4种病毒总检出率为56.0%(135/241),各病毒检出率分别为43.6%(105/241)、11.2%(27/241)、7.9%(19/241)、6.6%(16/241)。27株NVs阳性毒株均为GII-4;19株AdV中14株为AdV-41型,并有AdV1、2、3、31型的散在感染;AstV感染15株,均为AstV-1型。结论病毒为流动儿童腹泻的重要病因,其中轮状病毒是最主要的病原体,其他依次为NVs、AdV和AstV。
- 冀新凤罗灿胡婷婷罗敏红李美青刘颖陈清俞守义
- 关键词:病毒腹泻流动儿童
- 伊蚊诱捕器效果指标和传统登革热监测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
- 背景: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组急性传染病,包括登革热(Dengue Fever,DF)、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登革休克综合症(DengueShock Synd...
- 李美青
- 关键词:登革热登革热病毒流行病学预警指标